众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为何只有李幼斌版的《亮剑》能广受好评?



近年来国内的影视作品可谓是层出不穷,而带着浓厚情怀的“抗日系列”电视剧自然也是频繁上映。那么在众多电视连续剧中,为何只有为数不多的电视剧能受观众好评呢?

作为一个观影爱好者,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李幼斌老师版本的《亮剑》来和其他影视剧做个对比,它之所以会深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喜爱,原来还有这么多细节。

一、服装和道具方面的差距

李幼斌老师版本的《亮剑》,剧组在服装和道具细节方面真的十分用心,把曾经艰苦的生活条件体现得淋漓尽致。

认真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能很清楚地记得,演员的服装道具方面无论是从八路军副总指挥到旅级干部,再到李云龙这样的团级干部甚至到新兵。他们的服装明显都是陈旧不堪的,而且衣服上都带有很深的泥垢,除了新发的新兵军装看上去要十分干净。战士们的衣服基本都是又脏又乱皱皱巴巴的,与新军装基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衬托了抗日期间我国军民的基本生活状态,朴素的服装,陈年的泥垢无不反映了他们当时紧张的状态,频繁要与敌人作战,那种紧张的节奏下根本顾不上频繁地对自己的贴身衣物进行清洗,艰苦的条件映射出当时的时代生活背景,剧组在这方面简直是十分的用心。

再看看另外的一些“神剧”,无论是剧中的长官还是士兵甚至护士,他们在生活方面那相对比李幼斌的《亮剑》而言简直就是另一副天地,同一个题材,同一个时代背景,这样真的尊重历史吗?

衣服全部是崭新的不说,就连男演员发型都是个个满头发胶,女演员个个画浓妆,擦粉底,穿长裙白袜,一心就想着谈情说爱吧!试问这个样子是像去上战场打仗的?确定是从艰苦时代过来的?抽雪茄,住别墅,就算放在现代,那也是妥妥的享受人生啊!根本就与历史时代不符,简直就离谱。

二、演员演技方面的差距

李幼斌版《亮剑》从主演到群演,每个人的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十分有特点,让观众能有深刻的印象。人们能从演员的表情上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那淳朴而又大大咧咧的善良。

李云龙我们就先不说,就像剧中“王有胜”这样的群众演员,他那种嘴角向下的微笑就是放到现在,就连很多专业演员也很难模仿出来,可见每一个演员们对待自己的作品有多么地用心。

而其他的电视剧里“小鲜肉”那种尬演,一众面瘫般的表情根本就完全与之对比,主演都是这种,群演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对于作品赋予一丁点基本的演技和灵魂,那观众的反响必然是可想而知。

在演技的各种动作方面,就连一个简单的敬礼,李幼斌也是下足了功夫。李幼斌本身也是部队文工团的军人,有军籍,他不是不会更标准的动作。只是由于演技需要,他刻意演出各种不标准型的敬礼等其他动作,给李云龙这个角色看上去就是一个缺乏训练的普通老百姓,还时不时经常说几句脏话。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我国广大革命先辈们为了报国守家,他们由民到兵的转变过程。初期的很多基层干部都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军事标准化训练,所以在动作上存在各种不规范,很多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为了不受日本人欺凌毅然决然的选择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语气没那么文雅也可以说这更贴合时代背景下没有条件读书的普通人,即使让人感觉多少有点不文明,但他依然能靠实力演绎出那种接地气淳朴善良的亲切感。

很多同类作品就缺少这些贴合实际时代感的细节,每个人说话都太过文皱皱,感觉很不现实,也就缺乏人物特点。

三、剧情设计与台词方面。

很多影视作品简直破天荒地拉低“日本鬼子”侵略者的战斗力,看起来就是不太聪明的样子……

且不说很多作品演员饰演日本人说一口流利的中文,除了“八嘎”他们基本就说不出两句日语。日本人不会说日本话?这够不够浮夸?不是观众听不懂日语或者不希望演员说角色语言,就算听不懂下面好歹也有字幕翻译吧,全程中文这样敷衍完全就感觉一眼假,根本不能入戏。




还有一些关于鬼子战斗力方面的拉低更让人吐槽!事实并不否认在我们革命先辈的广大指战员和战士们有很多能力出众的,打过不少漂亮仗,但也并没有夸张到人人都会飞檐走壁,长着三头六臂吧……

要知道这类题材是属于历史军事题材,并不是定位在科幻题材内。侵略者的智商和战斗力就如此低下吗?前辈们用生命捍卫的敌人难道还不够凶残吗?即使要宣扬情怀是不是太过分了,过分到感觉这类剧就是对历史的羞辱。

现在总提倡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苦难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被这类电视剧这样恶搞,还让下一代该如何牢记?

侵略者不是饭桶,他们曾经的恶行历史都历历在目,这是不可扭曲的,要宣扬爱国情怀也要从正面进行引导和宣传,不要过度地夸张,把曾经血淋淋的历史视如儿戏展现到大众的眼前,尊重前辈的付出观众才有深刻感悟。

在剧本设计方面也要尽量贴合实际,既然是军事历史题材,我真的很想知道如何才能手扔手榴弹炸飞机?如何才能研制出一种既能吃又能当弹药的包子……


大家都有基础的认知,飞机飞行的安全高度,火药以及一些正常的物理实验不是没点基本的认识,种种不合常规的操作,很难不让人嗤之以鼻,被众人吐槽更在情理之中。导演是觉得观众智商不够吗?还是本身就没有拿自己的作品当回事,用这种方式来暗讽我们的同胞?真是离谱至极。

看过了众多“抗日系列”题材的电视剧,高下立判一目了然。希望国内影视作品能够真正进步,而不是频繁出品一些粗制滥造,误人子弟的影视作品。导演也要尊重自己的作品,尊重广大的观众,更要尊重历史,尊重自己的题材,把细节做到极致,精益求精,才能真正为观众呈现完美的观影体验,你们觉得呢?

你觉得除了李幼斌版的《亮剑》,同类题材还有哪一部电视剧值得推荐呢?欢迎留言讨论,更多内容,我们下期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影视作品   题材   侵略者   演技   好评   观众   细节   演员   电视剧   作品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