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清高者不适合从政:孙权女婿朱据被矫杀之原因分析

原创作者:余世亮

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司马迁对伯夷和叔齐之死发出如下感叹:

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所困扰,连酒糟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去世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

为什么要把司马迁的话摘录在本文卷首,是因为读了三国孙权女婿朱据的传记,感慨万分,又没有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只得借助《伯夷列传》中司马迁的话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大臣和将领。朱据是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将女儿孙鲁育嫁给朱据,并任命他为左将军,封云阳侯。丞相步骘去世后,孙权又任命朱据为丞相。

东吴丞相朱据,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加上他又是孙权女婿。他在东吴权势和关系里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朱据竟然被孙弘矫诏害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谦谦君子朱据


根据《三国志·朱据传》记载,朱据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一,才貌双全。朱据不仅仪表堂堂、体格健壮,而且口才极佳,擅长论辩解难,江东士人中鲜有能胜过他的。

孙权因为欣赏朱据,所以在他当上吴王后(222年),便征召他为五官郎中,补任侍御史。当时,朱据年仅28岁。

等到辅义中郎将张温因罪被免职后,孙权忧心于手下没有良将名帅,为此长吁短叹,追思吕蒙和被免职张温的好处,以为朱据文武双全,可以继任吕蒙、张温的事业,因此便任命朱据为建义校尉,领兵驻守湖孰。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征召朱据至京将公主孙鲁育嫁给他(因此孙鲁育被称为“朱公主”或“朱主”),任命朱据为左将军(当时,以右为尊),封爵云阳侯。


第二,忠信乐易。朱据为人谦虚、喜欢交际,且视金钱如粪土,经常拿钱财来资助贫寒的士人,因此他的俸禄虽然优厚却常常入不敷出。

黄武初年(222年),朱据被征召任命为五官郎中,补任侍御史。当时选曹尚书暨艳,憎恶贪赃枉法者身处官位,打算将这些人全部淘汰。朱据觉得天下还没有安定,应该让他们以功赎过,抛弃他们的缺点而用其所长,以荐举清廉之人的方式来激励污浊者,如此就足以阻止邪恶而勉励善事,如果一时间降职处分者太多,恐怕会有后患。暨艳不听,最终自己败亡。

朱据劝导暨艳,并不仅仅是从政治出发,主要是从与人为善角度来看待人、使用人的,朱据建议暨艳重要是看人的长处,而不是要眼里只有他人的不足。


第三,君子坦荡荡。嘉禾五年(236年),吴国开始铸造大钱,一枚币值相当于五百枚五铢钱。朱据的部队应当接受兵饷三万缗,被工匠王遂冒名领取了这笔钱,典校吕壹怀疑实际上是被朱据贪污,便拷问主管兵饷之人,直到打死在杖下。朱据哀怜此人无辜受刑,就用质地优良的棺木殓葬他。吕壹又上表说,朱据为了隐瞒事情真相,才厚葬他的部下。孙权多次责问朱据,朱据无法为自己辩明,只好坐草垫上等待治罪。几个月后,典军吏刘助发现事情的真相,向上报告,钱是王遂所贪污。孙权这才醒悟过来,极为感动,他说:“朱据尚且被冤枉,更何况一般的官员百姓!”于是彻底地追查吕壹的罪责,奖赏刘助一百万钱。

从吕壹陷害朱据一事来看,作为正人君子朱据来说,是非常失败的:一是内部管理不善,发生贪污事件;二是发现兵饷三万缗不见了,没有任何应对措施,孙权多次责问朱据,他无法为自己辩白;三是自视清高,只为被冤枉的部下厚葬而不能为他清洗冤情,且认为自己正不怕影子斜,对吕壹的陷害,只是坐等被人治罪。朱据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软弱,或许就成了朱他最终被矫杀埋下伏笔。


二、祸起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东吴东宫称为“南宫”,故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

(一)孙和与孙霸同年分别被立为太子和鲁王。赤乌五年(242年)正月,孙和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同年八月,孙权封孙霸为鲁王。孙和与孙霸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等第和品级。群臣诸如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子和鲁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要求鲁王出镇地方。太子和鲁王自此分宫别僚,由此造成“二宫之争”的开端。鲁王认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所害;现在有了自己的侍御宾客后,便共同诋毁太子及相关支持者,欲除之后快,取而代之 。


(二)陆逊卷入“二宫之争”而受到孙权责备,并未引起朱据的警觉。赤乌七年(244年)陆逊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孙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赤乌九年(246年),朱据升任骠骑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骠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的武将官职,比如在曹魏,司马懿曾被封为骠骑将军。所以,对于朱据来说,此时已经成为东吴地位最显赫的武将之一。

当时,东吴内部爆发的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此背景下,多位大臣因为牵涉其中,所以受到了影响,比如支持太子孙和的陆逊,因为遭到了孙权的责备,所以气愤去世。在陆逊病逝后,刚被孙权任命朱据为骠骑将军,但是他并没有认真反省陆逊被孙权责备之事,又与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继续支持太子孙和。

与此相对应的是,丞相步骘、上大将军吕岱、右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则依附鲁王孙霸,谋划着如何夺嫡废储。两宫之争使得吴国内耗不止,几乎陷入政治危机。


(三)朱据作为孙权的女婿,并没有很好地领会孙权处理“二宫之争”的真正意图。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接替已故的步骘继任丞相一职。孙权任命朱据为相的初衷,是希望他能起到弥合“太子党”与“鲁王党”之间矛盾的作用,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朱据为相期间,多次在孙权面前表示要誓死保卫太子,态度十分恳切。更多次上书维护太子孙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化解,反而呈扩大之势。

朱据作为孙权的女婿,并没有很好地领会孙权的意图。孙和与孙霸都是孙权非常喜欢的儿子,朱据又是他最为器重的女婿。孙权原本希望朱据发挥家里人的作用,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想不到朱据与江东的豪门望族一起坚定维护太子孙和的地位。这让孙权十分难堪。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下诏废黜孙和为南阳王(三年后被权臣孙峻逼令自杀),将孙霸赐死,并大肆诛杀、贬斥孙和与孙霸的党羽。经此一劫,东吴朝堂近乎被清空。不久,孙权又册立幼子孙亮为储君。

到了此时朱据还是没有反省自己,他支持孙和的行为是违背孙权意愿的行为,甚至还不合时宜地与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以泥涂首,将自己捆绑起来,多次到宫殿外为孙和求情,为此孙权十分反感,斥责他们无事找事。其后朱据上表进谏,孙权大怒,将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满门诛杀,朱据与屈晃被拖进宫中,杖打了一百下。

许多官员都因劝谏而获罪,史载“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孙权虽然罢免朱据的相位,并没有直接杀掉他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孙权对朱据才能的器重,主要还是想顾及女儿的颜面,为此将朱据贬为新都郡丞,并打算过几年后再将他召回朝中。然而,中书令孙弘因嫉恨朱据的缘故,利用孙权病重在床、罕闻外事的良机,竟然矫诏将还没有正式上任的朱据赐死。朱据死时五十七岁。

三、并非无缘无故

孙权器重朱据的才能与品行,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朱据,还一直重用朱据,最后官至丞相,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为什么朱据后来又被孙权罢官,甚至孙权身边的暨艳、孙弘等人都想害死他呢?朱据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孙权心中的分量已在下降,且孙权身边的人却看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说,朱据被孙权抛弃是有原因的,大致过程如下:

(一)偏听偏信魏国间谍隐蕃,朱据被罢官。在孙权称帝之后,魏明帝曹叡十分不满。于是,魏明帝曹叡悄悄召见隐蕃,让他作为细作混入吴国,命令他一定要想办法在吴国谋取吴国廷尉一职,伺机陷害、离间大臣,挑起吴国内斗,从而削弱东吴的整体实力。

东吴黄龙二年(230),隐蕃假装从曹魏叛逃,投奔吴国。隐蕃私底下凭借出众的辩才获得了东吴豪杰们的亲善,其中朱据、廷尉郝普等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隐蕃是曹魏派来的细作,所以,他们称赞隐蕃有王佐之才,与他极为亲善。太常潘濬之子骑都尉潘翥也与他亲善,从卫将军全琮以下官员都与他交往。


当然,对于当时的东吴来说,也有一些大臣拒绝和隐蕃往来,并且对此人保持戒备,比如杨迪、潘濬。潘濬还为此痛斥其子一顿。外人都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反感隐蕃。黄龙三年(231)隐蕃果然反叛,等到隐蕃被诛杀后,大家才明白过来。

因为之前和隐蕃比较亲近,朱据受到波及,他被软禁在家里,过了四年才被重新启用。对此,个人认为,虽然孙权对女婿朱据网开一面,但是朱据在孙权心里的好印象,差了好多。

(二)一错再错没有领会孙权的意图,朱据被失信。孙权为什么刻意让孙和与孙霸享受相同的礼遇?这个问题已有多位专家学者作出解答。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一定会为大家所接受,但是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开二宫之争的谜底,大家对此不会有太多异议。

现在我们从孙权的角度来解释,他为什么要给孙和与孙霸同等礼遇?


第一,孙权是想磨炼孙和,期望这位太子能像自己一样忍辱负重。赤乌五年(242年),孙和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而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也是十九岁,事实就是这样凑巧。现在东吴政权在孙权的领导下,已与蜀国结盟与魏国抗争,外患基本消除,为了培养和锻炼孙和,孙权只能从加强人格修养及把控政治艺术等方面来调教孙和。

然而,东吴的大臣都没有懂得孙权的这一层意思,大家全部跟着着急。甚至还发生孙和的侍从藏匿于孙权的床下,偷听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沉不住气的孙和就此还秘密请陆逊为自己出面申辩,希望陆逊能上书劝说孙权不要废了自己这个储君。这既让孙权对太子孙和十分失望,又对不明事理的陆逊等大臣而痛心。

回头我们看曹丕是如何赢得曹操信任,就知道东吴大臣们做错了什么?曹操喜欢曹植,曹丕是很清楚的,为此曹丕向谋臣贾诩请教。问道:“我不能输,怎么办好?”贾诩是聪明人,知道曹丕所问何事,也不拐弯抹角,说道:“你修养品德,勤于学习,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的道义便可。”这都火烧眉毛了,还要曹丕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安心学习,提高修养,这是哪门子法子?曹丕又问道:“先生可否说得明朗些?”曹丕眼巴巴地等着贾诩说话,贾诩却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无奈之下,心有不甘的曹丕只好回府。

贾诩提醒正是时候,越是在夺嫡之争的白热化时刻,越要有耐心,以德服人,赢在细节。曹丕细细想来,确实是这么回事,他很感谢贾诩的提醒。正是贾诩的点拨,让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曹丕冷静了下来,也让曹丕在接下来的夺嫡之战中不骄不躁,曹丕自然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二,不排除孙权通过给孙霸与太子孙和一样的礼遇,看看身边大臣如何应对,进而从中发现东吴潜在的危机。其实,孙权这一试,让他大失所望,原来东吴内部就此出现支持太子的“太子党”和支持鲁王的“鲁王党”,这让孙权非常失望。为此,孙权想来一个“和稀泥”,他首先与太子缓和紧张关系,接着让身边大臣方面减少内斗。比如,赤乌九年(246年)起,太子党人诸葛恪升大将军,鲁王党人吕岱和步骘分别荣升为上大将军或丞相。这些人物并无正面发生冲突的记载。

第三,孙权基于家务事由家里人解决原则,借步骘去世之机任命朱据为丞相,由他出面解决二宫之争,想不到朱据反而成了太子孙和的最大依靠。据此,孙权采取措施立即止损,在任命朱据为丞相的第二年,决定废除孙和太子之位,将孙和幽禁起来,另将鲁王孙霸赐死。

然而,朱据还是没有理解孙权的想法,仍然纠集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向孙权示威要求释放孙和。最终导致孙权和朱据的关系破裂,如果孙权不是看着朱据是自己女婿的面上,说不定就不是对朱据打一百杖了,完全有可能刀起头落了,朱据立即就去向阎王报到了。


(三)自命清高难保自身安全,朱据被矫杀。常言道,墙倒众人推。朱据得势时,自然有万人为其捧场,一旦失势就是可能被人痛打“落人狗”。如果这时朱据还没有采取“自救”措施,反而做出自命不凡清高状,厄运说来就来。虎落平原被犬欺,落汤凤凰不如鸡,自命清高的朱据最后死于中书令孙弘的手里,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平民百姓可以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生坦荡半夜不怕鬼敲门,但是作为政治人物朱据,就不能做一个迂腐的君子,更不能自命清高不去笼络能决定自己身家性命的“小人”。这些小人就是围绕孙权身边的宠臣,比如孙弘、孙峻等人。我们举诸葛恪这一例子,就知道朱据为什么会被人矫杀了。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赤乌十四年(251年),孙权病卧在床,而太子孙亮年纪还小,讨论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孙权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孙峻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坚持担保他,于是孙权就征诸葛恪来建业,任命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在这里可以看到,诸葛恪就是靠“小人”孙峻上位的。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不过此事被孙峻发觉并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假意邀请孙弘一起讨论事情,在座席之间把他杀了。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也就是说,诸葛恪是依靠“小人”孙峻通报消息才避免遇难,同时诸葛恪并没有大发慈悲,给孙弘改过自新的机会,而果断斩杀了孙弘。

朱据和诸葛恪同样遇到孙弘,孙弘既想矫杀朱据,又想矫杀诸葛恪,为什么比诸葛恪更有权有势的朱据被孙弘矫杀,而当时没有多少实力的诸葛恪反而能把孙弘杀了。这关键有二,一是诸葛恪在关键的时刻有孙峻为其通风报信,而朱据在危难之际没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二是朱据坐以待毙,而诸葛恪奋起反击。

基于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朱据只能做个“谦谦君子”;诸葛恪却是一位“政治家”。一个政治家,在危难时刻能够抓住时机化险为夷;一个迂腐的君子,在危难时刻只能听天由命,任人宰割。

伯夷和叔齐“叩马而谏”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和叔齐是“清高”的代表,他所处的朝代已由商更替为周,伯夷和叔齐因不愿吃周朝的米而活活饿死,为此司马迁为他们鸣不平: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其实,司马迁真实意图是借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世人,人是无法逃脱自己所处的时代,伯夷和叔齐生不逢时,司马迁身受腐刑何尝不是如此啊!

但是,我们从清高代表人物伯夷、叔齐的悲惨结局来看,他们选择“清高”,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是个人信仰使然。


孔子就曾说过:“专心、诚信、热爱学习,誓死坚持善良正义。有危险的国家不去,有动乱的国家不居。天下有道、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就隐居。”本文主人公谦谦君子朱据的悲痛教训又告诉世人,违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做官哲学,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其实,不管是否天下是否有道,清高的人都不适合从政。政治是什么?有人说,政治就是斗争。既然是斗争,就得懂斗争规律和斗争艺术。自命清高者,往往既不讲斗争艺术,更不遵循斗争规律,其结果是为了清高而清高,最后死于清高,都跟随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相聚。

你我皆凡人,何必太清高!

(二〇二二年九月四日星期日写于丽水)

注:

①《史记·伯夷传》记载,“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②《论语·泰伯十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③本文除伯夷图片来自网络,其他图片均为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女婿   东吴   吴国   丞相   清高   大臣   子孙   诸葛   太子   将军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