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2项!我国计算机领域“最具权威”科技奖揭晓,湖南大学斩获特等奖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湖南大学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其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楚波教授等的项目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仅2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胡玉鹏教授团队的项目和刘璇教授团队参与的项目分别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CCF科技成果奖”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设立,是我国计算机领域最具权威的科技奖项之一。主要授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优秀成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湖大本次获奖的三个项目吧。

科技进步特等奖——

“面向多AI并发的高效异步并行处理技术及其超声影像实时智能判读应用”

该项目面向超算云平台和资源受限终端对多AI模型并发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博弈的弹性计算框架及多AI高效异步并行处理算法,并应用于医学超声检查构建了云端协同的智能判读系统,能够实现超声影像的实时智能质量控制

技术发明二等奖——

“安全高效的海量数据存储与协同计算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形成了“面向新型存储介质的高效容错编码及可靠存储技术”“面向云存储的大数据安全可靠存储技术”,以及“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安全协同计算技术”等重要的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已应用到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发明二等奖——

“面向‘云+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分布计算新技术”

该项目围绕新型分布式系统网络环境动态开放、计算节点形态和能力多样、协同行为跨越信息物理两个维度等特征,发明了具有复杂网络分布式数据分发、云端共生分布式计算支撑、信物融合分布式高效协同等特征的分布计算技术体系,成果在关键领域大型指挥控制系统等“云+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湖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科研成果日渐丰硕。学院计算机科学跻身ESI全球前1%,还牵头主持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刘楚波教授,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主要涉及并行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博弈论、人工智能、近似算法与随机算法。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胡玉鹏教授,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存储系统等领域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已主持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多部,提交行业标准2项。

刘璇教授,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感知等相关方向研究。在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9项,获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5项。兼任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审稿人、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相关程序委员和组织委员会委员。

此次荣获CCF科技成果奖,充分展现了学校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工程领域的科研实力,也是对学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进一步肯定。未来,湖南大学将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以及各教学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努力产出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欢迎关注“湖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大学的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湖南大学官微、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湖南大学   领域   特等奖   高效   分布式   工程学院   教授   权威   我国   计算机   科学   科技奖   项目   全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