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其间,微尘一粒

自以为是个很乐观的人,从小到大也经历了不少事情,很多沟沟坎坎的都能很快挺得过去,磨难没有压服我,反倒让我形成了一种韧性,很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底要做好。


但是,这段时期看俄乌新闻,现场的一些东西让人觉得特别的难受,心情一直很压抑。好想放松一下……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生,是从si那里得到证实的。生与si的对立,才构成对生的执着与对si的摒弃。感于si,其实质是伤于生死。生是何等美好和重要,因为有si的召唤。si是何等可恶,因为它夺去了灿烂美妙的生命。


难以具陈的悲凉,并没有使人迷醉,哀戚戚、晕乎乎不知我为何物。仍然清醒,而且清醒得如此执着、痛苦:人生寄一世,奄忽苦飘尘。人生在世,不仅是命苦朝露,而且身不由己,本是吾体,却非我身!感慨如此深重,非有深刻的自认不能发此言。外在社会是巨澜、是狂飙,人处其间,如落花一瓣,微尘一粒,哪能得心得身?那能极宴娱心意?


因此,极乐,乃是一种逃避,一种暂时的麻醉,缠绕于心的仍是生命意识的焦虑、优煎。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声。这种愁苦不仅是深重的,而且是无去言说的,于是,有人在自己的世界悲伤,有人在自己的世界沉默。 于是,也有人会以为朋友的作品是对自己的感情的伤害! 于是,越是压抑的情感,越是折磨着神经的感叹!


在儒家伦理学说中,人是一种束缚于“天命一皇权一礼德”这一网络的依附性存在、个人没有自身的人格价值和生存理由。而一旦从这个网络中挣脱出来,作为个人首先就面临生命价值这一基本命题。既然具体的目的都是虚假的,那么,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时代的进步要么导致人性的异化,使人变成政治化、社会化的人,从而丧失了个人生存的意义;要么导致人的解放,使每一个人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


怎么又扯远了呢,还是不说为佳。此时的感觉是,只想一个人呆着,甚至有些憧憬,能一个人出去,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去感受久违了的那份淳朴和安逸的氛围,去让自己心情安静下来,能够真的抛开很多世俗的东西,不问人的生生sisi,那会多么美好呀! 三言两语,怎么还是无法凝结我此刻的心情,有时候,或许心灵深处的对话才是最真的自己,一如我与文字的纠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千岁   儒家   飘尘   沟沟坎坎   微尘   深重   执着   清醒   价值   生命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