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诉无门?人民网正式表态,苹果该反思了

在2022年之前,智能手机可以说是最热门的电子消费行业。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2021年的智能手机生产量高达17.6亿台!各大手机厂商每年发布多款旗舰的“机海战术”,可以说是把智能手机产业推到了巅峰。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各种隐藏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统一充电接口”事件,主要就是为了减少电子垃圾;还有工信部一再强调并严惩的第三方恶意软件和弹窗,旨在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没想到的是,近日有关智能手机质保和售后维修的问题也冲上了热搜。至少有上千名用户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大倒苦水”,称自己购买的新机出现黑屏、突然关机等故障后,向厂家反映却一再碰壁,要么是“手机型号停产”、或者就是“配件供应商停产”,用各种借口“推诿扯皮”。

另外,据深圳消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仅2022年第一季度,他们收到的手机、手机维修服务等相关投诉就多达1113件。很显然,部分手机厂商在售后问题上存在着“侥幸心理”,妄图通过混淆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故障责任,来让消费者知难而退。

对此,人民网进行了专门的报道,并正式表态,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不容忽视的,手机厂商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恪守自己制定的“三包”服务政策,积极配合用户解决售后维修等问题。

作为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小米在第一时间响应人民网的呼吁,不仅一如既往地严格履行“三包”售后服务,而且还在此基础之上,把原来的一年售后维修期提升至了36个月。

关于小米11系列,用户反映较多的就是主板问题,而根据小米更新的售后服务政策,不管用户手机是否过保,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主板维修和更换服务。也就是说,从用户激活手机使用开始,在3年之内,小米都将会尽心尽责地帮助用户解决各类问题。

要知道,很多用户的换机频率基本都是两年左右,小米延保3年的决定,就相当于给小米11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质保。这种对用户负责到底的态度,可谓诚意满满,值得很多厂商学习。

相比之下,苹果是真的该反思了。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巨头,苹果本可以拿出利润的“九牛一毛”来做好售后,但实际上,它却总给用户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尤其是面对中国用户,几乎是尖酸刻薄。

在同款产品的价格方面,中国用户的购买价格往往要远高于欧美地区用户,而同样的问题,欧美用户在投诉后,不仅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而且还能得到相应的赔偿。可中国iPhone用户却往往被无视,苹果非但不积极地区处理问题,反而还反过来指责用户是无理取闹。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苹果iPhone多次出现过的“天线门”、“芯片门”、“掉漆门”等各类门事件,尽管被中国网友顶上了热搜,但最终却都是不了了之,也从未听闻有中国iPhone用户得到了相应的赔偿。

苹果之所以有恃无恐,无非是它供应链庞大,很多中企供应商都要靠它吃饭,国内有着数亿规模的“果粉”,而且华为遭遇美国打压,手机业务失去竞争力,苹果自认为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一家独大。

但正所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在苹果对欧菲光等国内供应商“落井下石”之后,央媒就已经发出了“摆脱苹果依赖症”的呼吁,而国内供应商、手机厂商也正在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前不久iPhone 14系列遭遇的“滑铁卢”,或许就是苹果时代落幕的开始。完全可以预料,随着国产手机的不断崛起,如果苹果仍不思进取、只想着割“韭菜”,其结局恐怕只会是黯然收场。对此,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人民网   苹果   用户   智能手机   小米   中国   手机厂商   售后   正式   国内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