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幸福、享受生活

不知不觉间,一种全民焦虑的氤氲开始蔓延。从城市发酵生长向乡村扩散,很多人开始逃遁寻找新生活,也有很多人硬扛着,几乎每个人都处于无归属的忐忑之中。在无节奏的“快”中,幸福被没有来由的焦躁架空,我们整天很忙,但又无所事事。当我们看到时间白色的裂缝,当我们从生存的樊笼里探出头来——那些幸福的有关的传言,我们暂且聆听,我们端坐如梨。如果感到不幸福,那么去三个地方走走:一是绝症病房,去看看那些时日不多的病人是如何善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生命的;二是监狱,去看看那些囚犯是如何渴求自由的生活;三是殡仪馆,去感受一下那些生命逝去后令人恐惧的安静。享受本应是一种人生的特殊体验,但是越来越喧嚣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却逐渐的背离了享受的本质,我们变得提得起,放不下,为了享受而享受,把占有当作享受的终极目的。有人为了拥有财富而目不斜视,有人为了追求权势而心无旁鹜,放弃了许多美好与真诚;有人在获得金钱的同时丧失了廉耻与自尊,在得到权势的同时失去朋友和真情;那些没有获得金钱权利的会高声概叹:上帝对我不公平,人生真是一场痛苦的煎熬!马尔福德认为:正是由于我们都是宇宙中那“无限力量”的一分子,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无穷的潜力,人类会创造出所有的“可能”,让梦想变为现实,而生活的目的,便是通往无穷尽的幸福!我始终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不是一种有意的目的,而是一种对人生的自然态度。生活在急速节奏的纷繁都市,有时难免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复杂纷乱的关系网。惠特曼说:“我这样做一个人,已经够了。”我现在活着,而且也许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也已经够了。用这种眼光看起来,这个问题便变得非常简单,答案也只有一个了。松浦弥太郎,被认为是日本最会生活的人。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理念: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他把日常生活当成一份工作来规划:周末绝不可以加班。每个工作日要参加两次茶歇,要安排时间陪孩子,和朋友喝茶,坚持一周买一次花。坚持定期理头发,坚持每个季度出去旅行一次,坚持一年四个季节里,有四次不可错过的享受当季美食的机会。松浦表示:“我从来没发现生活可以如此美好。”他的这个人生理念影响了很多日本人,让人们纷纷意识到,原来日常生活才是我们值得好好去享受的。当我们已经懂得享受生活,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不再只是平凡事物,而是变得可爱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当你被工作节奏压得喘不过气时,别忘了偶尔慢下来,享受轻松生活的乐趣。停下来调整好步伐,再次出发时才能更神采奕奕。生活的目的是:我们应当从生活中取得最美妙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怎样过着美好的日子,确保明日要比今日过得更加充实丰富,不再碌碌无为。生活的目的亦是感恩,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的目的也是奋斗,我们要带着勇气,向痛苦和疾病发起挑战,我们用心的力量,管理我们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与疾病的不适分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富有,生来就拥有的财产:我们拥有四肢、五官和身体,健康和生命;我们拥有阳光、空气和水,拥有大自然,拥有书本的知识和智慧,思想和观念;爱情、家庭和事业;我们应该好好的享受人生,享受清凉和炎热,温暖和寒冷;享受四季、时间和空间;不仅仅享受休闲平和与宁静,也享受忙碌与烦躁;享受青春和活力、衰老与迟缓;享受缘起时的相爱与欢聚,也享受缘尽时的失落与别离;享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顺境与逆境;享受富有与贫穷。其实造成不快乐的原因往往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你自己,快乐是自己的一种感觉,并不由别人来控制和决定。要学着去品位痛苦,享受挫折。当痛苦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时候,逃避是无用的,还不如回过头来细数痛苦,或许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会发觉自己已经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其实享受生活,是一种感知.生活中的春华秋实、云卷云舒都值得体味。一缕阳光、一江春水、一语问候、一叶秋意,都是生活里醉人的点点滴滴。享受生活,需要一种心境。平静地坐看时光流逝,平静地细数人世坎坷,这些都是享受生活的意境。生活的意义,不在权势和金钱,不在物质和名利,而在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情,去领悟生活中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生活,有苦有甜。甜又甜的感觉,苦有苦的滋味。享受生活,就是既可以坦然地面对苦难,也可淡淡地经历喜悦。学会享受生活,才会用平和的心态真诚地面对世界,享受生活的富与贫、美与丑、苦与乐。“如果你处境艰难,不用担心,它会好转的。如果你春风得意,无须炫耀,它会改变的。”——John A Simone

当我觉得无所事事,或者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又或者陷入低落情绪时,这些问题能快速帮助我转变看问题的视角,或者至少能让我从中看到事情解决的曙光,让我本来糟糕的一天慢慢呈现出希望的色彩。小题大做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之一。许多“大事”之所以成为了大事,或者是因为自我恐吓,或者是听信了别人的消极想法,或者是没有给自己积极设问。无论事情有多糟糕,在它的当前状态中,你总能找到能够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让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我只需跳出消极思维的局限,发现其中的转机,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虽然一些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但这不意味着你不能对此感觉良好。而就我的经验而言,我认为接受比拒绝更好,接受你脑中的消极想法,那些消极的想法就不再是你一言一行的主导者,在经过一小段的困难时期后,你将重新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一切。要让事情改变,就得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个人如果不先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让自己变得更趋于完美,幸运就不可能落在他的身上。人生如戏,我们穿梭于不同的角色之间。面对工作,接受挑战。面对爱人,甘愿示弱。面对孩子,放下“架子”。 面对父母,敞开心胸。面对朋友,彻底放松。面对自我,摘掉面具。“生命像是一场连续的抛球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工作是橡皮球,掉在地上还会弹回来;但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却是玻璃球,掉在地上会不可避免地支离破碎。”岁月是流淌在血液里面的经历,是藏在心灵树洞里的故事。然而它也会轻易地从你的生活姿态里流露出来,并获得回应。只要你不再自卑,万物为之静好。其实,大多数的事情,就事论事好了,尤其不要把一件事的不成功,扩展成一个人的不成功。把一时的不成功,当成一辈子的不成功。就算整个世界都否认你,只要你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事情就可能有变化。只要你相信自己,所有的丧失,就都会褪掉可怕的魔衣,显露出不堪一击的本色。眼泪溃堤而出之后,也许奇迹将翩然而至。只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活,将永远得不到幸福。人就这么一辈子,好好地去珍惜它,善待它,把握它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幸福   目的   权势   消极   痛苦   事情   生命   人生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