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古代晚婚就是罪,女孩十四岁就出嫁,为何男人这么着急娶?

14岁嫁人生子,30出头就儿孙满堂,这样的年纪嫁人,在我们看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在古代人看来却是再平常不过。

那么为什么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出嫁?难道古代人们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婚姻的那些事儿。

古时候女子的成年叫做及笄,是古代女子15岁的成年礼。咱们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古代女子就已经算作成年,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

而反观男子,20岁加冠,比我们现在的成年还要晚了两年。所以古代男子在成年之后所娶的妻子往往也就十三四岁左右。当然,你和男人喜欢娶年轻女子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但这不是主要的。古代男人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的新生儿死亡率极高,一个原因是古代医疗条件不行,宫外孕,胎儿畸形等情况无法查明,一旦出现大出血,根本没有止血药物。

另外,因为当时的医疗手段落后,导致大多数女性常常难产,导致一尸两命。就算新生儿侥幸生下来,也会因为脆弱的免疫力感染上传染病,就算尊贵帝王家能平安活到成年的也寥寥无几,普通家庭的情况只会更加凄惨。

而选择让女子十三四岁结婚生子,就是因为这个年纪正是年轻的时候,受到创伤,身体恢复快,可对于女子来说,这个年纪下仍旧非常的不利。十三四岁正是发育的阶段,在这个年纪生育,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肚子中的胎儿会和正常发育中的女子抢身体中的营养,孕妇需要营养,而女性本身也是需要营养的。

那么既然结婚那么早,会有这么多危害,古代女子为什么还要这么早嫁人呢?首先说明一点,在古代,并不是所有古代的女子都是在十三四岁就嫁人的,在周礼中记载,女子的结婚年龄为20岁,可见早在几千年前的周朝时期,女人的结婚年龄还是比较晚的,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强制女性早婚早遇。

比如春秋后期的霸主越王勾践规定了女子结婚的年龄为15岁,到战国时,有的国家降低到14岁,其中秦国更是规定女子身高达到一米三就必须要结婚。到了汉代,汉惠帝则规定了女子的结婚年龄为13岁。四岁在宋仁宗时期规定了女子可以结婚的年龄是13岁,明太祖规定女子的结婚年龄为14岁。

我们可以看出,在汉代以后的女子的结婚年龄,普斌都是十三四岁,所以我们会说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嫁人了,这也是一种大体的说法,在历朝历代肯定会有不是那么早结婚的人,没人生咋办?各代君王为了人口也是操碎了心。越王勾践就规定,如果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却不结婚,就要受到处罚。

女子到17岁还不嫁人,那么他们的父母也是有罪的,也就是连坐的惩罚措施。潘惠帝下诏,如果女子到15岁以上还没嫁人,就要罚款600钱,这笔钱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一整年的口粮,一般家庭还真承受不起。西晋时期,晋武帝规定,女子如果到17岁还不结婚,那么官府就会出面将她嫁出去,直接国家包婚配。

不过这种对女子就非常残忍了,因为你不知道将会嫁给一个白发老头还是脾气不好的高壮大汉,负责这事的官吏可不会管你满不满意,直接看谁顺眼就连连看,凑成一对是一对。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连寡妇都不放过,就算是寡夫也要赶紧再嫁再生。

据说唐太宗时还规定,女子15岁以上未成金,那么就会让当地官员把她娶回家。但是这只是指最低婚嫁年龄,却没有明确规定女子婚嫁年龄的上限是多少,就是说只要你想生下来就嫁人也不是不行。正是有了这种强迫女子结婚的法律,才不会有女子很晚才结婚。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女性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拒绝这一说。虽然这种法律最初可能也是为了增加人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很多光棍找不到媳妇的问题。

而在国家的推波助澜下,当属那些权贵们和皇帝最积极,哪个皇帝不是后宫佳丽年年更新,40岁的唐太宗都能在纳,13岁的武则天,51岁的雍正还娶了正值15岁的谦卑皇帝,都如此,下面也是正相效仿。一如苏东坡的好友张先,80岁还娶了个18岁的红姑娘当妾,再比如秦淮发彦杰之一的柳吴氏,20岁就嫁给了六十来岁的老头钱谦益。

但这在南权社会下是合理合法的,可不会有谁觉得老夫少妻是错,不少古代有权有势的男子。娶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妾,从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娶15岁的妻子,到自己七老八十还在娶15岁的妻子,真是将老牛吃嫩草演绎到了极致。这些人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子为妻,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允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是有句话叫男人不管多大都喜欢18岁吗?

当代有钱人终成眷属的情况比比皆是,只要足够优秀,头发花白,也能再当回新郎。总的来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子们早早便嫁人生子,但让这些统治者都费尽心思让女子早婚的另一重要原因却是战争。由于古代战争十分频繁,在战争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最重要的是还会有很多壮丁死于战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只有男人才会拿起刀剑上战场,但是战争就意味着会有兵源数量消减。

据相关资料统计,到大清灭亡大约4500年的历史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共3700多次,没有录入文字的战争更加不计其数。长平之战,秦军一次就坑杀了赵军45万,这样的人员削减,让同志们不得不想着法子扩充人口。

越王勾践、汉惠帝、晋武帝、唐太宗等,他们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是经过了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战争往往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增加人口的数量,也就有了女子早结婚的法律规定。因为在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技术,人口数量多,国家军队中的士兵也会多。

在冷兵器时代,冰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保障。最后,庞大的人口技术可以使得国家繁荣富强。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人口技术的扩大除了可以用来打仗,也表示拥有更多的税收,统治阶级可以剥削更多的人口。在古代时期,由于生产力较低,很多土地需要开垦,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只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才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创造更多的财富,国家才能更富强。

再加上古代还有自然灾害和瘟疫,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大规模瘟疫就有700多次。没有疫苗和抗生素的古代,一旦感染,大部分人只能绝望地等死无休。无尽的战争、瘟疫以及自然灾害,使得古代的平均寿命低得离奇,夏商时期,平均18岁,周秦时期。平均20岁,汉代平均22岁唐代平均27岁宋代平均30岁,清代平均33岁。再来看看我国国家卫建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中国的平均寿命是77岁,这两项一对比,真是非常扎心了。这又绕回了我们原本的话题早婚。

古人的平均寿命就决定了必须早婚,即是为了补充战后人口,更是为了家族的传承不能断后的信仰。我们都听过有一个词语叫人丁兴旺,其实所以古代女子早早嫁人,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繁衍后代,为了保证人丁兴旺,因为一个家族要后继有人。总的来说,古代倡导早婚早育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只有人口总量上去,才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灾难和战争,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女子在尚未成年之前就结婚。

甚至因为男尊女卑思想在当时十分盛行,他们根本不会顾忌女子身体安危,只要他们能够早一点生孩子,就可以有效保障男丁的输出。这其实也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弊端,严格地说,古代男人能够取胜。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现实的需求。#历史#​#古代婚姻#​#历史有知识#​#婚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勾践   古代   着急   人口   时期   平均   年龄   女子   战争   女孩   女性   男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