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陕甘回乱中的几个重要人物(4)

清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爆发回民反清运动,随即甘肃境内回民也纷纷揭竿而起。面对如此局面,清政府决定出兵镇压。先后有张芾、胜保、多隆阿、杨岳斌、穆图善、左宗棠等清军统帅参与其中。我们今天就试着探寻一番他们的故事。

张芾

张芾(1814~1862)名黼侯,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江西巡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咸丰十年(1860年)张芾因抵抗太平天国不力,被免职回原籍补服母丧。此时,陕西的清军被调往南方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陕西兵力空虚。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张芾奉诏督办陕西团练,协同陕西巡抚瑛棨防剿进逼陕境的天平军与捻军。

同治元年(1862年)三四月间,陕西爆发回民反清运动。陕西巡抚瑛棨认为张芾“有乡望”,请他对回民进行劝慰,张芾当即答应。

五月初六,张芾带着临潼知县缪树本、回绅马百龄等人到临潼油坊街,召集回民进行劝谕、安抚。谈判中,张芾要求回军交出其首领任武,但回军拒绝。在五月初七晚上的谈判中,终告破裂,张芾及随员被绑至仓头镇(现属大荔县韦林镇)。

五月十三日(6月9日),张芾被回民军杀死于渭河滩。随后,回军迅猛发展,一路所向披靡,于六月底将陕西省城西安团团围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多隆阿被太平军所阻,清政府只得又命直隶提督成明率京兵从山西驰援。成明率京兵和豫勇共五千人由朝邑入陕, 在洛水南岸为回军所败。成明退至朝邑,豫勇逃往大荔。清政府又急调胜保入陕。


胜保

胜保(?-1863年),本名苏完瓜尔佳•胜保,字克斋,满洲镶白旗人,举人出身,清军统帅,清末重要将领。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抗击英法联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清政府命令多隆阿督办陕西军务,但多隆阿的部队在途中被太平军所阻。七月,胜保奉诏。八月,带兵入陕。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陕西军务,所有陕西军官均受其节制。

胜保率军由潼关西进时,就不断遭到回民起义军的袭击。临潼一战,伤兵勇千余人,接着又于斜口镇遭到起义军的堵截,只得缩回临潼,后绕道进入西安。胜保进入西安后,不但不救援各地,反而在西安城中过起了酗酒渔猎、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

当时,西安附近的回民军集中于咸阳渭河沿岸,以苏家沟、渭城为根据地,屡败清军。同治二年(1863年)冬,胜保集中兵力攻打苏家沟,然而军中早有士兵暗通回军,便在军营中散播谣言说:“回子厉害,一回抵三汉”。造成尚未开战,自己先乱的局面。结果,清军与回军刚一接战,就自乱阵脚、互相踩踏,死伤无数。回军趁机奋力掩杀,胜保军丢下数万尸体大败而逃。

胜保“派兵勇及百姓马步兵共四万余人,大战于苏家沟,……及与回民战,望风逃窜,兵马自相践踏,死者数万”。

与此同时,回民军乘胜保军集中于西安,东部兵力空虚之机,于同州一带发动进攻,在敷水镇生擒署潼关协副将哈连升,夺取其营垒军械,并进逼澄城、郃阳、朝邑等地。胜保奉命赶回潼关,与新授西安将军穆腾阿等督军镇压同州一带起义军。由于粮道被起义军切断,军食不足,清军不敢出战。

胜保不得不奏称:

“陕回族类繁多,贼马过众,此剿彼窜,东突西驰。臣所部兵勇只有一万数千人,……非再添兵万余不能早就荡平。”

胜保本人本来就专横跋扈,自以为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又通过党护苗沛霖和宋景诗的势力,拥兵养寇,糜费军饷无数,早就遭众大臣弹劾。慈禧太后念其有功于己,暂未问罪。加之在陕期间,欺上瞒下,大小数十败仗,均上报为大捷。陕西各级官员对胜保的无耻冒功行为感到不满,纷纷上书朝廷弹劾。朝廷震怒,命多隆阿接管陕西军务,押解胜保回京。

同治四年(1863年)七月,清政府以“讳败为胜,捏报战功,挟制朝廷”等多条罪状,赐胜保自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太平军   渭河   潼关   太平天国   捻军   起义军   同治   回民   陕西   西安   清末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