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二):夏朝灭亡之后留下了哪些后代?

上文我们讲到了后羿的妻子玄妻拉拢寒浞,利用后羿外出打猎的机会发动政变,夺取了后羿的王位,然后玄妻又嫁给了寒浞,并生下过浇和戈豷。

故事讲到这儿,后羿的这个妻子,玄妻看起来是一位道德上颇有污点的人物,然而故事背后的真相却并非如此。玄妻出身于有仍氏,和夏王相的王后同族,她原本有一个儿子,是仲康的心腹亲信。后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杀害了玄妻儿子全家,而且还强迫玄妻嫁给自自。因此,自从玄妻被迫嫁给后羿之后,在她的心里就只剩下了两个字:复仇。最终,在玄妻的一番谋划之下,后羿国破家亡,身死国灭。这么算来,玄妻才是这场复仇大戏的总导演,而寒浞不过是个工具而已。

寒浞杀死了后羿的全家,夺取了王位之后,想起当年被后羿放逐的夏王相,尚在人世,这对自己的王位可是个威胁。于是他派出杀手去刺杀夏相。夏相被杀的时候,他的妻子后缗(mín)正怀有身孕,侥幸钻狗洞逃脱,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在那里生下了夏相的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之后,出落的是一表人才,而且文武兼备,成为了有仍氏有名的青年才俊。我们前面说过,寒浞的妻子玄妻也出身于有仍氏,所以他的儿子过浇就听说了少康。得知少康是夏王相遗腹子之后,过浇立刻派人去有仍氏追杀少康,少康只得逃离有仍氏,去投奔了帝舜的后裔有虞氏。有虞氏的国君虞思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他见到少康之后,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欣赏,因此效仿当年他家先祖,帝舜迎娶帝尧的两个女儿的故事,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少康,而且还把纶邑这个地方分封给少康,作为他光复夏朝的根据地。

少康在纶邑收拢了不少对东夷君主心怀不满的夏朝遗民,实力开始逐渐壮大。当年后羿放逐夏相的时候,夏朝大臣伯靡不愿意归顺后羿,弃官出走,逃亡到有鬲氏。这有鬲氏也是夏朝的外戚,是少康祖母的娘家。伯靡依靠有鬲氏的支持,又联合了和夏后氏同样出自于姒姓的斟灌氏和斟寻氏两国。在他们的支持下,已然形成了一股反抗东夷统治的重要力量。

伯靡听说少康在纶邑发展壮大的消息,立刻派来使者进行联络,请求少康早日出兵,光复夏朝。少康得到了伯靡的支持,对于复国就更有信心了。他认为,如今的寒浞已经老迈昏聩,关键是他的那两个儿子,过浇和戈豷。这俩人才是寒浞政权真正的支柱。

于是,少康一面派出了著名的女间谍女艾,打入过国内部。女艾也是不负所托,她乔装打扮,混入过国,一番操作之后,竟然成功地以女佣的身份混进了过浇的宫廷,最后找到机会,趁着过浇外出狩猎的机会,刺杀了过浇。

另一方面,少康的儿子季杼(zhù)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了。因此,少康就派季杼前往戈国。到了戈国之后,季杼假装自己是来求和的,他用重金贿赂戈豷,假意请求戈豷去劝说寒浞,放过自己父子,以及夏朝的遗臣遗民。戈豷信以为真,因此放松了警惕。结果季杼突然发兵攻打戈豷,戈豷兵败被杀,戈国灭亡。

除掉了寒浞的两个儿子之后,少康正式起兵,讨伐寒浞,为父报仇。伯靡也是率领三国联军赶来支援,最终寒浞兵败身死,少康重登王位,恢复了夏朝。这就是夏朝历史上的“少康复国”。

少康复国之后,夏朝和东夷之间的战争仍然在继续,直到少康去世,季杼继位之后,夏朝才最终重创东夷,把版图扩张到了“东海之滨”。不过这里的“东海”指的是今天的黄海。在史籍中,季杼在位期间,被认为是夏朝的盛世。《国语》中就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季杼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人。因此夏后氏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

后来,居住在淮河泗水一带的九个强大的东夷部族,纷纷派遣使者向夏朝称臣纳贡,接受夏朝的封土和封号。中国的封建制度也就此初具雏形。后来,三国时代的魏文帝曹丕,曾经说过一句非常通透的话:“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这夏朝当然也不例外。随着夏朝的王位传到了季杼的八世孙,夏朝的第十六代国君夏桀(jié)的手上,夏朝故事的终章也就被翻开了。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夏桀这个人也是孔武有力,敢徒手和豺狼搏斗,能徒步奔跑,追上马拉战车。夏桀在位期间,夏朝的国力早已开始衰败,各地的封国对夏朝也不再那么恭敬。因此,夏桀继位之初,经常出征那些不顺从的诸侯国,比如《国语》中提到的有施氏,《左传》里提到的有缗氏,等等。

夏桀作为君主,除了勇武,也很好色。夏桀每次击败一个诸侯,都会从国中挑选美貌女子,纳入后宫。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夏桀从有施氏选来的美女妺(mò)喜。自妺喜进宫之后,夏桀更是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不再理会朝政。大臣关龙逢入宫劝谏,却被夏桀下令驱赶。关龙逢坚持不肯离去,触怒了夏桀,结果被夏桀以炮烙之刑虐杀。

妺喜喜欢听撕裂绢绸的声音,于是夏桀就命人把大量昂贵的绢绸撕碎。妺喜嫌弃王宫枯燥无趣,夏桀就派人建造倾宫作为行宫,宫中用玉石建造了奢华的琼室和瑶台,还有象廊,玉床,种种奢靡陈设,应有尽有。甚至就连接见诸侯、朝臣的时候,夏桀也让妺喜穿着男装坐在自己腿上,国家大事,全凭妺喜发言决断。

夏朝全民对夏桀的倒行逆施都愤恨不已,大家都诅咒夏桀早点归天。夏桀听说之后,只是笑笑,然后狂妄地说道:“我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死,我也不会死”。这话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指着天上的太阳,骂道:“你这太阳何时灭亡,我情愿和你同归于尽”。

在夏王朝日薄西山的同时,东方子姓的商国却开始崛起,蒸蒸日上。当时在位的商国国君商汤,宽厚仁慈,修政爱民,可以算得上是“每每与桀相反”。夏桀听说商汤威望日隆,心中猜忌,就趁着一次商汤入朝觐见的机会,把他抓了起来,囚禁在了钧台。商汤手下著名的那位贤相伊尹听说之后,赶紧派人四处搜罗珠宝珍玩、名马美女,献给夏桀,这才救回了商汤。

商汤获救回国之后,立刻加快了反夏的步伐。而夏桀无缘无故的囚禁受人爱戴的商汤,也让夏桀大失人心。传说一天之内,背弃夏桀,投奔商汤的诸侯,就多达五百家之多。这商国原本就是夏朝册封的方伯,也就是一方霸主,有代表夏王征讨诸侯的权利。于是,商汤就以此为理由,先后攻灭了夏、商之间的葛国、洛国、荆国、苏国、董国、温国等等好几个国家,国力大增。

而这时候,夏桀却仍然沉浸在琼室瑶台的温柔乡里。眼见夏、商两国的国力已经逆转,商汤采纳了伊尹的谋略,停止向夏朝进贡,以此来试探夏朝的实力。夏桀听说商汤拒绝朝贡,立刻传令九夷各部,讨伐商汤。看到东夷各国仍然尊奉夏朝,出兵伐商,商汤赶紧派人向夏桀请罪求和,献上了更丰厚的贡赋。

又过了几年,商汤派到各国刺探情报的细作纷纷回报,说夏桀在夏国国内已经是人心丧尽,各国诸侯对夏桀全都心怀怨愤。于是,商汤又一次停止朝贡。这次夏桀又下令给九夷各部,让他们讨伐商汤。但这一次,东夷各国再也没人理会夏桀的王命了。见此情形,商汤知道时机已到,立刻亲率商国大军,出征夏桀。夏、商两国在鸣条大战一场,商军大获全胜,夏桀只带着少数亲信,逃亡南巢。以此为标志,商朝取代了夏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斩尽杀绝、斩草除根这种事,在南北朝以前的中国是不流行的,那时候讲究的是“二王三恪”,也就是说新朝建立之后,要礼敬前朝宗室,分封土地,赐予爵位,让他们能够继续祭祀自家的宗庙。这样既可以怀柔、安抚前朝的遗臣遗民,也能够显示本朝承续前朝法统,立国有所渊源。因此,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夏后氏家族为杞国的国君。后来周朝也是如此。

所以春秋时期,先贤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考察,学习夏礼。不过在商朝,杞国也是多次被撤封或者绝嗣,然后又被恢复封国,国运并不稳定。包括之后到了周朝,杞国也是一路颠沛流离,屡次在周边邻国的欺压之下,被迫迁徙。所以有学者认为,古书《列子》里面提到的“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说的并不是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而是体现了杞国,也就是夏朝遗民,数百年经历磨难之后建立起来的忧患意识。

除了杞国之外,南方的越国宗室也可能是夏朝的后裔。根据记载,少康复国之后,曾经把他的小儿子无余分封在了会稽山南,号称“于越”,这也就是越国的由来。之后,春秋末期的霸主越王勾践,就曾经据此以夏朝后裔自居。直到今天,在浙江绍兴,还有一座“禹陵村”。据说就是当年无余受封之后,立庙祭祀先祖大禹的地方。

除了这些中原诸侯之外,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夏朝还有一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著名的后代,那就是在战国以及秦汉两朝拥有过强大军事实力,后来还曾经一度深入中原,灭亡了秦朝的匈奴人。司马迁认为,匈奴王室挛鞮(luán dī)氏就是夏桀的儿子淳维的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夏朝   后羿   国君   商汤   东夷   遗民   商朝   前朝   王位   诸侯   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