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藏》为本 论千年儒学的传承与传播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大儒张载“横渠四句”的这两句话堪称古今儒家门人的修身立命之范。儒学,作为在我国乃至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流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1月27日,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儒学文献总集《儒藏》亮相天府书展。《儒藏》总主编、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和成都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成都大学教授谭平,以及部分国内外传统文化爱好者就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与传播展开了讨论。

活动开始,舒大刚教授通过线上方式简单介绍了《儒藏》这部书的编纂出版过程。四川大学版《儒藏》的编纂工作始于1997年,先后被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大项目。今年10月份,最后一批成果共203册出版,这也标志着该书历时二十五年的编纂工作正式结束。作为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儒藏》共656册(经部265册、论部117册、史部274册),累计5亿余字。全书收录了先秦至民初儒学文献5000余种,是对2500余年间儒家各宗、各派、各类成果的最大结集。

值得一提的是,《儒藏》创新性采用“三藏二十四目”的编纂体例,并运用了“影印加点校”“叙录加提要”等方式,这样既可保留古籍原貌,又能订正原刻本错误。所谓“三藏二十四目”,指的是该书主要分为经、论、史三部大类。“经部”即以经书为主体的经注、经解和经说系列;“论部”即以儒家理论阐发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子学、礼教、政论、杂议系列;“史部”则是记载儒学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人物、流派、制度、书目、学校等系列。三大类其下再分二十四小类,如周易、尚书、诗经、历代学案、儒林碑刻等内容。这套编纂体系最大特点在于解决了《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编纂法可能造成的内容交叉而难以明确分类的弊端,使之类别明晰一目了然,同时还将尽可能地完成对2500多年来儒学成果及其历史的收录。

有学者认为,《儒藏》的编纂可谓儒学当代复兴的重要标志。那么,儒学的意义又该是什么?谭平教授在现场告诉记者,“儒学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精神家园,也是为我们提供了立德立人的人生观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价值观,而儒家学说也是一个积极入世关注人生的学说。几千年来,我们那些伟大的祖先通过这种人文的滋养,形成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深厚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儒学   立命   大儒   儒家   经部   成都   流派   学说   天府   古籍   四川大学   文献   千年   成果   教授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