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名著(发言稿整理)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北师大文学院的李煜晖,非常荣幸,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平台邀请我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名著。应该说这个问题不管是从家庭教育,还是从学校教育来看,都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学业成就方面的问题、习惯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心里没有一个压舱石,也就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名著阅读特别重要,但是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自觉主动的、科学有效地养成一个名著阅读的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又经常是束手无策。所以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个人阅读的经验,还有一些文献研究的成果,跟大家初步的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的想法。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认识到名著阅读的意义。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认识到它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才会有一个内部的动机,有了这个动机以后,才能谈得上习惯和方法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我想谈一谈现在这样的一种学生的学习压力下,家庭教育环境下,怎么帮孩子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或者说哪些习惯是最重要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去提高名著阅读质量。现在很多语文教育的学者,包括一些文学家,经常鼓励孩子读书,他持有一种观点是开卷有益,开卷有益对不对,那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卷有益的基础上,使他的阅读更加专业化,获得更丰富的滋养,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一个东西。

一、怎样让孩子认识到名著阅读的意义

(一)什么是名著。我们通常所说的名著,一般指的是什么书,或者说是什么样的书,或者说什么样的书才具有名著的资格

1.从名著的本体性价值来看,名著的内容,名著的语言,它应该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占领了当时的精神和语言的高地的一些作品

提到法国作家,想到圣·埃克苏佩里,想到《小王子》;提到英国作家,想到莎士比亚;提到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家,很多人会想到曹雪芹,现当代文学你会想到鲁迅。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是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具有深刻性、前瞻性、普适性,他们的语言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应该说人的语言它就是人存在本身,你观察一个人,到最后看这个人的什么?不是看他穿什么衣服,看他吃多少饭,看他从事什么工作,看他有怎样的社会地位,你看这个人要看他的语言,透过语言来看他的思想,看他的性情。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我们读很多文学类的名著,包括科普类的作品,他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影响特别大。所以我想第一个标准就是说这一本书,它是否能够占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里边精神和语言的高地,它是不是具有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这样的一种艺术价值,这是我们衡量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2.所谓的名著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结构性的意义

现在很多学校,让孩子去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去读《古文观止》,那么这些书它算不算名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不算,它是一个著名的工具书。为什么这样讲,它是选篇,文选式、文集式,那么选篇,它是把历朝历代的各种精华集合到一起来,让大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纵览全貌,萃取其中最优秀的东西,但是它本身各个篇章之间是缺乏联系的。我们再看《朝花夕拾》,看《呐喊》,看《彷徨》,《故事新编》的时候,你会发现鲁迅这些书,包括《野草》,它不是一种松散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结构,是每一篇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每一篇和每一篇之间,都有内在的关联,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类似于主图、园林、群像,这样一个宏大的艺术景观。所以它的整体性意义,比如说《呐喊》,体现在对于社会的病苦的揭露,对于愚昧麻木的民众的启蒙上,它是在这个立场上才写下了《狂人日记》,才写下了《孔乙己》,才写下了《阿Q正传》,所以他内在的思想精神有连贯性、一致性。《史记》也是一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说他是文学名著、史学名著,为什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至于像《红楼梦》四大名著这些贯通型的小说,毋容置疑它本身就有整体性的意义;像《老人与海》,它的硬汉精神不完全是从老人去战胜这个大马林鱼,战胜鲨鱼,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点对点地体现出来。一开场他就是把它当成一个硬汉来写,一个人出海,连续出海84天,最后一条有经济价值的鱼都没打上来,你第85天还会不会信心满满的出场,如果你还会出海的话,那这就是硬汉,为什么,他经得住打击,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所以一直到他回来,我们说整本书,他体现出来的是海明威心里边儿那种带有一点儿柔情的,尽管身体极度衰老,但是精神永不屈服的这样的一个硬汉形象。所以它具有一种整体性的意义,而这种整体性的意义和观念,它对我们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都是有启发性的。

(二)为什么要读名著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读名著有什么用处,我想我们自己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很多老师会说读名著很简单,因为它能够提高你的学业水平,是不是这样?当然是。

1.学业水平

读名著,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读名著,对别的学科有影响,对语文学科的影响更大。我们看现在孩子们写作文,经常是用一些网络的语言,用一些电视剧的素材,用一些时事新闻,你看完他作文以后,感觉到好像里面缺少一些语文学习的痕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东西非常少,就文章这个材料厚度不够,文化气息不浓,美学价值不足。为什么?因为他读书少,知识不够,知识不够对人的谈吐、修养也会产生影响。所以从知识层面来讲,阅读名著他就弥补了我们现在的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他以文选选篇为中心的,这样的一种结构上的缺憾。人类的好书浩如烟海,你读得越多,你知识越丰富,知识越丰富,知识水平越高,你的表达能力越强,所以他对人的能力,也是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完全体现在一种能把知识用到这个写作中这个狭义的这样一个层面。

读、思、达的成就,你看书多了以后,古代的和现代的,同样一个问题有什么差别,古代和现代的同样一种语言有什么共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选择有哪些共同的价值观,有哪些文化差异,你会发现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表达,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就贯通起来,那么名著阅读,当把一个人的这种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贯通起来、综合起来以后,它对于其他学科也是有帮助的。

我们现在在推动高考的命题改革,大家如果关心的话,你看一看,除了语文以外,其他学科的试卷,甚至包括自然科学的试卷,这个文字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对文字的理解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光靠每周上那么几节课,做不到,必须要课后去做功夫。所以你的阅读的速度也好,阅读的质量也好,你读、思、达的整体能力也好,才会有提升,所以这是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我们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就是他对人的学业水平有影响。

那么,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参加中考,参加高考,是目的还是手段,我想应该说它是手段。它真正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让我们的儿童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个能够让我们培养出来的青少年,贡献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成为有用的人才,也就是说考上北大、清华不是目的,是实现我们目的的一种方法。

2.健康生活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人生理念之下,我们就要关注这个孩子,他考上理想的大学,他这个时候他心理上的问题怎么办?如果我们用不恰当的方法,使他达到了这样的一种功利目的,而忽视了他内在的心理健康,将来孩子到社会上,他很难做到个人的幸福生活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比如说当他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很多孩子容易沮丧,容易受挫,一蹶不振,甚至是抑郁,当现在这种内卷化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学生在竞争中,就感到焦虑不安,就是每天心里面都波动起伏,当他遇到一些很强大或者很优秀的人物的时候,他会没有自信、很自卑。不管是说话,还是办事,还是处理一些问题,感觉畏畏葸葸的,不是能够一种很大方、磊落,很坦荡的样子,这些都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谁来帮助他,在人生的一些困难的时候,谁来帮助他做出选择,做出抉择,光靠家长和老师是没用的,因为你太近了,近了以后,影响力就小,你要让学生从小就跟一些伟大的人物和心灵去对话,让他们看到磨难是怎么锻造人的。你如果对《平凡的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对《活着》有深刻的认识,长大了以后就不怕苦。你如果对苏东坡有深刻的认识,那么长大了以后,你就不怕折磨,很多问题看的就通达。对鲁迅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你就知道,怎么样在面对绝望的时候来反抗绝望,用脚踏实地的奋斗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也就是说名著阅读最后读来读去被读到哪儿去了?我想他是读到了我们孩子的身上,读到了孩子的心里,将来他跟这个社会来进行对抗的时候,或者说跟一些困难和问题进行对抗的时候,他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3.人生境界

如果我们再往远处想一想,那人生其实不光是功利的,我这么多年搞读书教育,有一个感受,就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是人生的这个境界还没有完全打开。我特别希望中国人更多地关心一些更为抽象的,更为超功利的,甚至是超道德的问题。比如说审美问题,比如说生活的情趣问题,它是一种很高雅的东西,比如说怎么样对待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怎么样在现实中去找到价值,来过的沉静而且安乐,怎么样去欣赏生活之美,怎么样去体会存在的快乐,那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它是一种超越道德的,一种达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一种境界,所以我想读书它更长远的意义在什么,在于我们对抗人生的虚无感,已经不再是克服具体的困难,它在于对抗我们人存在本身,它所带来的一种焦虑、不安、忐忑,使我们能够沉浸在生命里边。当然这种沉浸,不是自私的,你也要去奉献社会,道德层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找到榜样,找到伟大的人物精神的力量。

(三)名著阅读的意义

1.格局。人生不只有眼前的成绩,功利的目的要非功利的手段获得。

人为什么要读书,等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你再去读就晚了。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把眼光稍微放得远一点,我们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阅读这件事情,它首先包含了功利的目的,但是功利的目的要通过非功利的手段来获得。这是一切人文学科儿的共性,人文学科儿就是研究人怎么生活,研究人本身,研究人生的。越是重要的东西,它越是要通过非功利的手段来获得,比如说爱情,比如说尊严,比如说梦想,如果我们只是这样汲汲以求,得到了以后反而失去了价值,这就是一种悖论,那这个悖论靠什么解决,靠我们对名著阅读的意义的认识来解决。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我想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教学生读书就是要深化儿童对阅读本身的觉解。

觉解这个词,是冯友兰先生提出来的,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那怎么提高,就是要抓住他青少年的时代,这个时代,被称为阅读的黄金时代,它是一个人心里最纯净的时候,想的不是那么多,记忆力又特别好,情感也很丰富,求知欲也比较旺盛,这个时代读书能够给人的一生埋下种子。你需要的时候,你猛然醒悟,你才会发现,原来我今天过得很不开心,我今天的价值很多没有得到实现,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在该读书的时候没有读书,或者没有人引导我。那么成年人认识到了以后,我们怎么样把它转化为儿童自己的认识,靠说教是没有用的,就是你把我刚才的话去给学生讲,或者用你更加精彩、更加精炼的语言给学生讲一遍,他也不会发现其中的意义。我想第一个问题,就是把读书教育融入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整体的语境中。你要打开你的人生的格局,就是不要每天碎碎念地跟孩子天天讲成绩,你以为天天讲成绩,成绩就会提高吗。监督、管理,你这样的话就把他整个阅读的兴趣给毁掉了。

2.示范。营造家庭和学校的话语环境,用阅读话语实现代际沟通。

家长、老师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示范。示范,当你格局打开了以后,自己先读书。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教书之前先读书》,我这话是对老师讲的,那么对家长也是一样的。你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阅读,热爱名著阅读,首先我们自己要读几本书。很多家长讲,我读书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热爱名著阅读,也不完全是,他对你自己本身人生的觉解,也是有帮助的,他对你从事的这种工作也是有帮助的。那么这种帮助体现在对孩子的帮助上,他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就是你读的书多了,孩子看到你的时候,你总是手不释卷的在看书,你就有了和他共同探讨问题的话语环境。我们现在家庭,中国的家庭里边,亲子之间的话语环境不是很好,里边充满了对抗,充满了焦虑,充满了冲突,充满了生活的具象,而缺少了生活的抽象,充满了眼前的苟且,而少了一些诗和远方的东西。中国人本来就含蓄,大家家庭的人住在一起,有的时候不好谈一些抽象的文学,艺术的问题。我们总觉得张不开口,但是你越是张不开口,我们这种家庭的话语环境就越差,所以你的读书就给孩子带来一种示范作用,同时也带来一种话语环境,你用这种话语环境来实现代际的沟通。

有的时候我们跟孩子讲问题,也是希望他能够学习好,但是你直接给他讲没有什么用,可能你跟他聊聊《红楼梦》,聊聊《呐喊》,他突然产生兴趣了,你想让他不读都很难。所以孩子的教育,它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它不是说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3.耐心。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第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要有耐心。不光是说有格局,还要有示范,要春风化雨,沾被卉木,要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现在家长很着急,尤其是这个中年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成就了,或者有一些老师,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了,有一定的这种学科教学的地位。他总觉得我看的问题很透,我一言既出,你应该是遵守照办,马上就应该发生改变,为什么迟迟不肯动作。所以我们看看王阳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捡”。我们教育他应该像对待那个刚萌芽的草木一样,应该畅达之,畅达之就使他舒展开来,而不能把它捆起来,严格的去要求,所以你不能够没事经常用一种强制的手段,要感染它,要有耐心,要去等待,日长月化,慢慢他就能进入到这种状态里边儿。要这样说,那实在进入不了,那也没关系,总比我们的强制要求产生的逆反心理要强的多。

所以这就是我给大家提出来的关于怎么样能够让孩子认识的名著阅读的意义,提这么三点建议。

二、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习惯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我们的老一辈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听有听的习惯,你能不能注意力集中的听人讲话,说有说的习惯,你是不是想清楚了再说,读有读的习惯,写有写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了以后,就像一个发动机在控制汽车一样,给你整个的学习活动提供一种充足的动力,它是一种持久的东西,对阅读来讲三个习惯特别重要。

(一)手不释卷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就是手不释卷的习惯。这个习惯是针对现在的一种认识误区来讲的,我跟很多家长、老师聊过,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大家一提到名著阅读,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时间,特别是没有整块的时间。那么这种观念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呢,就是好像名著阅读必须得起一个很大的范儿,然后拿出来一个非常完整的,没有人干扰,没有人打扰的时间。然后坐在那里,泡一壶茶,焚一炉香,然后翻一页纸,煞有介事的看,好像只有这种情况下才叫读书,或者说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读书。

我想非常客观的告诉大家,你这么想,你想太多了。现在的社会信息爆炸,生活节奏特别快,工作压力非常大,而且总是有各种各样意外情况打乱你的生活。成年人是被一种事务性的东西打乱,未成年人有不同的学科,他的大脑像一个漏斗一样,从四面八方接收了不同学科的信息,我这个一天或者这两天时间,什么都不干专心看一本儿书,这是白日做梦。所以我们一定要排除这样的一种中国古代田园牧歌式的阅读梦想,或者我称它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阅读空想。在现代社会里边儿,我们给读书找到一个它生存的空间。什么空间?就是散碎时间,散碎时间怎么读?就是要见缝插针的阅读,我们普通人一分钟能看300字,像我们平常以这个为工作的,可以看500字甚至600字、700字都没问题。如果我们每天把散碎时间利用起来,现在书也很方便,电子书也有,拿一ipad就可以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这读五分钟,那读十分钟,三十分钟就将近一万字,一年365天300多万字。整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我们学生课外阅读,总的量也无非是180多万字,一年就完成了。

(二)专注注意的习惯

第二是专注注意的习惯。怎么样才能够利用散碎时间见缝插针的阅读,这时候就要从心理学上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他必须要养成专注注意的习惯。不是说你有手,然后你有书,很自然的就手不释卷,也不是说你手里拿着书,眼睛盯着他看,你就进行了阅读,阅读活动是需要一个专注注意的。

你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拿一本书,摇头晃脑的在那读,底下学生在那玩儿他都看不着,他沉浸其中,不管是时间长还是时间短,它这个沉浸的质量是不能发生变化的。所以专注注意的习惯,他的阅读发生了什么作用呢?第一个就是他能够快速的从生活中抽拔出来,进入到阅读的状态。第二个,就是他能够快速的把书放下以后忙于别的事情,隔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这本书还能够迅速进到这里边,这叫什么,这叫迅速集中注意力,并且持久的保持注意力的习惯。

有的家长说,你说的很好,怎么练呢?怎么才能有这习惯?我心里边很慌,我拿出来一本书我看了两分钟,我总想着五分钟以后有别的事,所以我看不下去。这是一种自我心理障碍,你要去调试,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而且随时打断,再开始还能够重新捡起来。你如果明白了这样一个目的指向的话,你在家里就可以跟孩子做游戏,拿一本《论语》带着注释的,我现在就给你三分钟,三分钟背一条,把数据看清楚,三分钟以后给我讲。然后我给你玩别的,再三分钟再背一下,那么这样的一种训练,慢慢就会发现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像拿起来手机一样来看书。

我想在座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有一个感觉,拿一个手机来给你,你不用做任何心理准备,你就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然后工作干完了以后再拿过来,还能迅速集中注意力,为什么?因为你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养成了一种用手机来接受信息的习惯,如果把手机换成书,换成语言文字,不是一个道理吗。所以我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我更加支持儿童远离手机,多亲近纸质书。因为手机里边,很多东西,视频、抖音这些东西,它很多时候是带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就是它本身不具有那个名著的运用价值,它是短、平、快的,就是娱乐时代的一种娱乐化的产品,它是专门儿针对你的心理弱点而设定,所以你很容易就上当了。我克服我的心理弱点,把注意力转移到名著上,很容易就出类拔萃、超群绝伦,这是第二个习惯。

(三)感官贯通的习惯

第三个习惯,是感官贯通的习惯。就是有的时候读书,不光是眼睛读,还要脑子读,然后手一边翻页,可以做一点圈点评注,这叫什么叫“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这话是韩愈讲的。这个“手披”,不是“批注”的意思,是翻阅,一边翻一边念出声音来,如果有可能读书带着笔,你看《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看《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你会发现评点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法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把你的“读、思、达”,那个“达”迅速的跟作者完成一种对接。一本书真正读完了以后,应该是支离破碎的,里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大量自己的话,这本书你才真正的拥有它,而不是放在书架上作一个装点门面的摆设。

读一些文言写成的作品的时候,或者读一些语言质量特别高的作品的时候,还可以朗读。为什么呢?因为朗读,声音就活起来了,一边讲话,一边耳朵听着声音,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自我的封闭的语境,在这个语境下,一边朗读,一边注意着节奏,对理解内容是有帮助的。不光是古典诗词,现代的散文、散文诗、戏剧台词,都适合于朗读。这个时候要让学生能够发声,然后接收、思考,再发声、再接收、再思考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从习惯角度来讲,越是小学生,越让他养成上面我提到的三种习惯。

三、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

让孩子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这个问题很重要,到了中学以后,就尤其的重要。我给大家谈一谈,读书包含哪几种种类型,一般有三种,就是休闲型、学习型和研究型。

(一)阅读的类型

1.休闲型

休闲型阅读是为了愉悦而读的。我小的时候看《金庸全集》,看《古龙全集》,看《梁羽生全集》,没想过要通过它来学语文,就是看着好玩、紧张、刺激、爱不释手,这是一种休闲型的阅读。

2.学习型

学习型阅读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比如说我们看教科书,我们考研的时候,考博的时候去复习那些教材,它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

3.研究型

研究型阅读是以增长学问为目的的。学问和知识有什么不同呢,学问是自己的言语系统,把所有的知识融合起来以后,形成一种六经助我的自我的言语系统。

(二)阅读类型的差别

这三种阅读从它内在结构来看有什么样的差别呢?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看。

第一个是目的性强不强,目的性越强,获得的东西就越多;第二个是计划性强不强,怎么读,精读、略读、通读、还是泛读,还是找一部分读;第三个是探究性强不强,要不要提问题,要不要对他进行研究;第四个是批判性强不强,要不要怀疑、质疑,要不要找大量的证据和材料来验证他;第五种是转化性强,读完了以后要不要出一点成果,出点东西,来形成跟这个文本之间的对话。

休闲型阅读是五性皆弱,学习型阅读是目的性强,计划性强,探究性强,但是它批判性和转化性不够。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小学生K12阶段,读了多少篇语文名篇,精读的课文就五六百篇,但是我们的学生在他高中毕业以后,他写了多少篇文学评论呢,他创作了多少文学作品,他写了多少读书摘要呢,我想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到毕业的时候只有一个应试的范文而已。阅读没有及时的转化为你的书写,你的表达,所以他转化性不强。

研究性阅读五性皆强,所以我特别建议大家,要想真正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研究型阅读的能力。有一次我游泳的时候,在一个更衣室里,两个小朋友,十岁可能都不到。有一个小朋友在那讲《三国演义》,关羽面如重枣、胡子多长,刘备手长、耳朵大,张飞豹头环眼,他恨不得把他所知道的那些知识全都跟周边的小朋友们炫耀一下,当然非常可爱。当他讲到司马懿,讲到曹操的时候,旁边突然有个小男孩一言不发,突然就问了这个小孩一个问题,他说司马懿那么奸诈、狡猾,为什么曹操还信任他让他托孤呢?难道曹操就不知道吗?你都知道了,曹操为什么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样不重要,我们就看到这两种孩子,他在阅读的路向上是存在差别的。一个学生,其实就是一种猎奇,一种知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你会发现这个孩子的阅读路就是这样一个路向。但另外一个孩子,他是在用思考来读书,我们不说他这个问题提的对不对,有没有意义,这个不重要。现在很多家长们认为,孩子经常提那些问题没有意义,意义是你研究探索以后建构出来的,它不是问题本身应该赋予你的。

我们中国的孩子最缺的是什么,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到高校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写论文,大多数的中国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不会写论文,为什么,没有研究意识,他根本提不出来研究问题,你连研究问题都提不出来,你的论文你写来干嘛。所以我们从小如果想提高质量的话,一定要让孩子们想办法培养他的研究意识和问题能力,就是培养他的探究性、批判性,同时要把它转化出来。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讲,怎么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那种研究性阅读的这种路向。

(三)阅读建议

1.要注意文体形式对阅读路向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注意文体形式对阅读路向的影响。不是什么文章都同一种读法,这两天我在一所小学,听了有一位老师讲的课,讲的很好,就讲这个《快乐的小公鸡》,让孩子们去表演,有的人演小公鸡,有的演老牛,有的演蜜蜂,有人演他爸爸,就是大家在一起演,演了20多分钟,孩子们对课文很熟悉了。然后老师问一个问题,请问各位主演,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然后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这课就结束了。确实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发展了学生一种肢体语言,因为小,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一种兴趣,你不能说这个课不是好课。但是我客观的跟老师交流的时候,问了几个问题,我说你知不知道童话故事是干什么的,人类为什么要编出来一些童话故事给孩子,有话不能直说吗,你就告诉他,助人为乐,四个字就能讲清楚,干嘛还得编故事。我们从文体功能上来看,童话故事三种基本功能:

(1)知识科普

小孩子他不知道老牛生活在田野里,他不知道老牛怎么种田,特别是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老牛,他只见过牛排,那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通过学这个课文让他知道这些相关的知识。包括小蜜蜂,小公鸡之类的,公鸡会打鸣,什么叫打鸣等等。

(2)语言建构

小朋友说话的时候,他往往是不太懂语言规则的,比如说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这里面就包含了两个语言规则,第一个规则,你给人家讲话的时候,你要叫人家称呼,你总不能说,嘿!怎样才能快乐呢!你不礼貌,所以他叫老牛爷爷。第二个语言规则,怎样才能快乐呢?他不能说出怎样才能快乐了,为什么?因为疑问句和陈述句所用的语气词是不一样的,可是如果你教他语法,孩子不会学会,你给他讲童话故事?他瞬间就了解了,他说着说着他就会了,你要揭示出来这种特点。

(3)社会宣教

而这种社会宣教的功能,是一种思辨性的社会宣教,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这种思辨性是有暗示的,比如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那么我想请问你,这个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它是一种必要条件,帮助别人是你得到快乐的一种途径。我能不能说只有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快乐,把它当成一种必要条件了,而不是这种充分条件,抹杀了快乐的多元性和快乐的自主性,快乐的本体性。所以这个真正的社会宣教的意义在于告诉你,帮助别人是获得快乐的一种重要方式,他没有告诉儿童,只有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快乐,你要不要把这个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再比如说,小公鸡是因为听到这个道理以后就快乐吗?当然不是了,它是因为跟它爸爸一起去打鸣,帮助别人以后才获得快乐。换句话说,小公鸡最后得到的快乐是因为知而得到的,还是因为行而得到的,他不是知之乐,而是行知之乐,这才是这个社会宣教告诉我们的真正的内涵。如果我们不把握一个童话的文体功能,你怎么去挖掘它,那散文、古典诗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演讲稿,每一种文体它独特的价值和辩论功能是什么,决定了我们阅读的专业化程度,你不能什么文章都一样的读。

2.理解与阐释的时候应注意文本内证的过程

第二个建议就是理解与阐释的时候应注意文本内证的过程。我国的文艺理论专家童庆炳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一个小语境性的语言,为什么是小语境性?因为我们的每句话所用的词都尽量采用的字典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的语言是以意思功能,这只是意思的功能,作为主体功能,不需要再把这个话重新说一遍,二次确认。但是文学语言它是一种大语境性,每一个局部的语言,不仅它本身有意义,它的意义还要放在整个文本中来进行研究,也就是它的意义不仅是本身所具有的,还是周边的语言符号儿共同赋予它的。所以文学的大语境性,要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儿怎么办呢,叫瞻前顾后,你看前面,你要想后面,左顾右看,你看到这个片段,你要想到另一个片段

比如说鲁迅先生的《药》,《药》里边儿就有康大叔吹牛,我这药包好,那鲁迅就很坏,他每次让康大叔吹一个牛,他马上就让华小栓跟着凑趣的咳嗽,整个《药》的第三节里边儿,康大叔一共吹了三次牛,华小栓就跟着咳嗽了三次。所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咳嗽本身就是表现华小栓病重,但是当他跟康大叔的这种吹牛放在一起以后,它就形成了一种反讽的效果。他是从文本里边儿看到的,也就是说这个药根本没什么用,吹嘘药效本身就是滑稽可笑的,也就加大了小说的讽刺力度。他使我们读者为这个华小栓一家,老栓一家,这希望注定破灭而感到难过,同时也为他们身处其中,那么显而易见的问题都看不出来,这种愚昧和麻木而感到痛心,那这个表现意义,这是作家给予的。所以,理解和阐释文本,不要老盯着字面意思,我们要站在文学的大语境下去研究一篇文学作品他的表现意义,他表现了什么东西,这个是最重要的

3.要注意建构经典名著的整体性理解

第三个建议,要注意建构经典名著的整体性理解,它是经典名著的一个重要标志。

比如说我们看这个《朝花夕拾》,一共有十篇文章,加上开头的小引和后面有个后记,一共12篇作品。这12个作品之间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作者不是零零散散写的,他讲了童年故事,讲了少年故事,讲了青年故事,每个故事和每个故事之间,它都有衔接链,都有衔接词,都有衔接的要素。大体上按照一种历史性的顺序来写,但中间有很多桥梁,如果不从这个意义上来把握,你单篇你也看不懂。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这个《藤野先生》,我们全国人民都读过这篇课文。《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话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什么叫“也”无非是这样,你的参照物是什么,但如果你放在这个整体性上来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针对上一篇文章里边儿那个《琐记》所讲的中国学生那种精神面貌,中国的教育那种不尽如人意,他是跟这个对应的,所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一个“也”字儿就把两篇文章串起来,就是鲁迅他出国到日本以后,他还是失望,他觉得这个环境还不是能够达到我的目的,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经典名著,特别是文学名著,一定要对他整个的意思来进行一个宏观的体察,体察得越宏观,你看到的越多。

小学课本里面有个《武松打虎》,那么《武松打虎》里面,如果我们单看武松打虎,单看那个武松打老虎的过程,你会觉得很紧张、很刺激、很惊险。那你如果把那个武松打虎放在一个整体性上的理解的话,你会发现武松打虎之前,特意给你安排了一段儿专门儿写武松上山的过程,先喝酒、再上山、再看榜文,为什么这么写,他跟打虎之间有什么关系?给打虎制造不利条件,喝完酒以后,人的体力就不如原来,喝酒那么长时间,延宕了上山的时间,所以到了山上以后天都黑了,老虎是猫科动物,人是不能夜视的,所以人打老虎就更困难。因为前面喝过酒,所以,他跟店小二发生了一些冲突,店小二留他住,他不住,到山上看到榜文了,他发现后悔了。那这个时候武松他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我马上回去,一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武松选的是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家看这是什么,这叫好汉心理。你像我这种不是好汉,我才不碍着面子,撒腿就跑,店家耻笑,无所谓了。但是武松他爱这个面子,这是好汉的心理,自尊心特强,在面子和生命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面子很重要,他一种自诩为好汉的心。所以我们看,前前后后都有紧密的关联,如果你把打老虎,打完老虎以后的那个描写再看一看,那关联更大。打完老虎以后武松累的不行了,老虎提不动,就只能一步一步的挨下冈子来。大家看这个描写的性质,他在揭示武松什么的一面,就是他作为一个人,他的脆弱点,上山之前看到榜文了,我犹豫了,我到底要不要上山,揭示这个人脆弱的一面,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这种脆弱性,他对武松的刻画形象非常有帮助,因为武松是人的英雄,那不是神的英雄。你看《西游记》,你会发现,我放在四大名著的语境中,西游记里面有悟空打虎,那悟空打虎的时候,老虎动都不敢动,悟空一棒子下去以后大气都不喘,就把老虎杀了,虎皮裙就剥下来穿在自己身上。那为什么《武松打虎》不这么写,因为人家孙悟空是神的英雄,打虎无非是取件衣服而已。水浒传刻画的是人的英雄,人的英雄,他必须有超人的一面。什么叫超人的一面,上山的时候,天黑了,喝醉酒了,老虎特别大,然后我依然能够赤手空拳打死你,这叫超人的一面。但是人的英雄他同时他得具有凡人的一面,他也会担心,也会犹豫,也会累的浑身没劲儿,超人的一面儿,让读者对武松是特别的敬佩,凡人的一面,让读者对武松感到特别的亲切而又真实,这才是刻画人的英雄的方法。你如果真像悟空打虎那么写,你会觉得怎么可能,不可信,所以他立不住,如果我们站在这些意义的角度来看,文本和文本之间可以形成多种互文关系,你必须站在很高很高的不断提高你的站位,来把握它这种整体性的意义。

4.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和比较

那么下一条建议就是,要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和比较,不同文本之间也可以有互文。建议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特别强调这种知识标签,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做法,我教《郑伯克段于鄢》,我们就只教这是郑庄公的权术,我教他政治问题,我教这个《孔雀东南飞》,我们老师在上课上就反复谈什么叫忠贞不渝的爱情,我教这个鲁迅先生的《药》,我就讲这个《药》写了革命者的寂寞,还有底层人民的麻木。就是每一篇课文,我们往往加上一个标签在他身上,告诉你这篇课文他讲的是什么,但实际上这些课文难道讲的只是这个标签的内容,它有没有多项度的理解和关联的可能性呢。

有一次,我曾经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目,让他写“论母爱”,结果这些学生们他只写出来了一种母爱,就是史铁生先生他所遇到的那种理性的母爱,非常感人。你看一看《我与地坛》,看看《合欢树》,你都能看到,全班同学的例子都很重复的。我看完以后就很好奇,我说你们大家为什么都想到了这个材料来写你对母爱的一种认识呢?大家就说因为刚学过这就叫母爱。然后我就提醒大家,我说《孔雀东南飞》里边没有母爱吗?那焦仲卿的母亲不爱她的儿子吗?儿子要死的时候她也是大哭,她要给儿子找好媳妇,爱不爱?爱!问题是错爱,强制的、替代的、一种霸权主义的爱。那郑庄公,那武姜就是他母亲,难道就不爱公叔段吗?他是溺爱。那华小栓的母亲,还有华老栓这位父亲,难道就不爱华小栓吗?它是一种愚昧的爱,这种爱是不科学的,他搞错了地方,所以爱也白爱。我说你们要把这些材料如果放在一起看的话,你会觉得你对母爱的认识一下子就提高起来了。母爱是永恒的,春秋战国到我们今天眼下,哪里都有母爱;母爱是普遍的,从帝王将相到凡夫走卒,人人都会经历和感受;母爱是强烈的,这是母爱的共性。母爱的差异性在哪,母爱的性质不同,溺爱是一种害,霸权的爱是一种制约,最后也会害了孩子。愚昧的是一种无谓的投入,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追求的是史铁生的母亲所表现出那种理性的、包容的爱,你如果把文章这样一写整个文章格调就上来了。为什么有一些人,读书并不多,但是他能够把他读到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例子,每一个材料,想用的时候都可以用各种方法用起来,就好像一个国宴的大厨,他用一个萝卜可以做百十种菜。我们就天天拿着帝王蟹、海参、鲍鱼,我们可能一个菜都做不好,不是食材的问题,是思维的问题,你没有关注到文本和文本之间的关联和比较。

我强调一点,如果读外国文学名著,你要不要看文本的比较,我刚才讲了《老人与海》,我们就拿这个来做一个比较,我们读外国文学名著,一般读的是译本,特别建议你最好看看英文原著,又学英语又学语文多好?看完英文原著以后,你把英文原著和这个不同类型的译本之间拿过来,你比较比较,你看谁翻译的好,这就是学语言和用语言的过程。《老人与海》第一句话,这里边儿就各种各样不同的译法,有的人翻译成说这老人,他在干嘛,他在钓鱼,有的人翻译成打鱼,有的人翻译成捕鱼,我想问大家一下,钓鱼和捕鱼,或者说跟打鱼有没有差别,什么叫钓鱼?钓鱼的工具是鱼竿,什么叫打鱼,渔网,什么叫捕鱼,捕鱼就是什么都行。有的版本说老头去了海上,说去了84天,有的版本说,连续出海已有84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连续出海84天什么意思?是去了回来,去了回来,去了回来,出海去了84天,去了84天,一直没回来,这意思完全不同。还有人发现一条鱼没有打到,一条没有打,到84天老人吃什么?还有人发现他一鱼不获,还有人翻译成一无所获。我想问你哪个词真正表达了老人一条有经济价值的鱼都没有打上来这样的一个意思呢?你不关联不比较不可以。

5.要强化名著阅读中的语用意识和审美意识

那么最后一条建议,就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强化名著阅读中的语用意识和审美意识。名著的语言它有四种基本功能,第一种功能,它是意义理解的符号;第二种功能,是修辞学知识的载体,包括语言学、语法学的知识;第三种功能,它是一个审美对象;第四种功能,它是一个语用范例

我们把它当成意义载体、知识载体,或者当成一个意义理解的符号的时候,我们全中国的语文老师都在干这事。看到什么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就开始给你讲比喻句,这就是知识载体。当成意指符号来用的时候,大家也都做的很好,我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个是语用,一个是审美。什么叫语用?就是作家怎么用语言启示我们的学生去用语言。你看鲁迅,他在故乡里面有一段话,就讲冬天捕鸟雀,闰土说的,话特啰嗦,老强调主语,然后逻辑也不连贯。我远远的将缚在棒子上的绳子只一拉,那“缚在棒子上的绳子”,你不应该放在前面说吗?那是制作工具的过程,它放在使用工具上来说,它整个是一种口语化的、经不起推敲的表达。

等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鲁迅写了一段冬天捕鸟雀的文字,大家念一念就知道,一个字、一个词、一个顺序都改不了,极为精准。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一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1926年写的,那个《故乡》,二十世纪20年代初写的,中间就那么几年的时间,大家想一想,难道一个鲁迅写不好两段话吗?他为什么不这么写?因为一句话是闰土说的,一句话是中年鲁迅代表他自己跟读者说的。所以不同的情境下,他用不同性质的话来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这就是语用知识。再比如审美,就是要发现这个文艺作品里面,他的语言外壳,用了哪些包装,他的语言是怎么通过描写形象,间接的传达它的意思,它的语言虚构了一个故事以后,这虚构的故事具有哪些可信性,它为什么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审美审的是什么。第一个审的是文学语言的这个自指性,就指向自己的修饰;第二个审的是文学语言的曲指性,也就是通过形象来修饰;第三个审的是文学语言的虚指性,他讲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会可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审美的过程中,你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素养,还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发展了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所以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我这里有一个关于标点符号的欣赏,就是讲语言的空白,作家怎么样通过语义的留白来表现丰富的意义。所以我们看到吴妈,在这里面就讲了两句话,两句半,其他全是省略号,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他就想通过这样一种省略性的语言来给读者传递丰富的意思,就是阿Q专听吴妈讲的那些跟女人有关的语言,凡是那其他的语言阿Q都听不见。所以这段话其实是,不是站在说话人的角度写,他是在听话人的角度写,所以他避免了吴妈滔滔不绝所带来的叙事之脉,同时也把阿Q当时渴望一个女人,这样的一种心理特征集中的表现出来。同时让读者能感受到当时阿Q这个跃跃欲试的那种场景,一箭三雕。所以这就是语言构成美学,它具有美学特征的,这样的一个重要表现。

以上我从很多方面跟大家谈了怎么样提高民众阅读的质量,这个话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几天也说不完,我只谈一些很粗浅的看法,希望对各位老师和家长能够有所启发。

今天这一讲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再见!


父母的语言 7课堂32个关键细节100金句决定孩子未来 ¥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名著   鲁迅   孩子   目的   发言稿   整体性   语境   母爱   意义   习惯   东西   语言   老师   知识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