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鸡了,再鸡孩子就废了

昨天一个家长给我打电话说,看到孩子成绩那么差,她晚上都睡不着觉,焦虑得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家长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其实,这个孩子已经很用功了,上课就没见过她分心,下课也不出去玩,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班,学习习惯也很好,提前预习,用心整理错题本,而且字也写得很工整。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一直在中间徘徊。

孩子也很焦虑,从她每天木讷的小脸上,我觉得这个孩子已经抑郁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能超越身边的他人。能站在舞台中间,备受瞩目,博得头彩。

难道孩子不想吗?

想想看,有天生自己想做蠢材做窝囊废的孩子吗?

可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实现实现,有很大难度。

睿智的父母不怕孩子平庸,只怕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然而,对于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平庸,就是一场失败人生的委婉说辞。

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

从孕期的胎教,到刚出生各种绘本、早教、音乐的启蒙,稍大一些就开始识字及各种琴棋书画培训班~

幼教、早培、学区房、补习班、出国游学……无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倾注全部家庭资源,竭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超级学霸,以期未来能够成为考学竞争中的佼佼者。

焦虑,是现代人的常态。而困扰许多父母的,就是教育焦虑。

前几年,有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扎了无数父母的心。广州一位高管妈妈,给孩子一个暑假的教育花费高达三万五,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

不甘心孩子平庸。为了不让娃输在起跑线上,全民“鸡娃”的时代,很多家庭付出了一切。

在一线城市的领跑下和资本制造的焦虑下,无数家长在开展“军备竞赛”。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计成本”、 “高投入才能高回报”,甚至“适度负债”,很多家长已经将孩子教育当成了家庭开支第一位的“投资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28.1%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不计成本】;
57.4%的家长认为【教育投入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9.4%的家长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报】;
38.3%的家长认为【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适度负债】。

竞争,累死自己跑赢对手

我们先来看一份真实的小学生简历:

我们生活在一个拒绝“普通”的时代,孩子太过平庸是父母最难以接受的,对很多父母来说,即使孩子还在小学,只要在某方面表现并不是最好的,他们就会觉得很可怕。

在这个世界上,平凡的生活已成为毫无意义生活的同义词。

拒绝孩子平庸,家长和孩子们辗转于无数培训班之间~

无论哪个阶层的父母,鸡起娃来,一点都不会含糊。宁可累死自己,也要超过对手。

育儿圈里流传着一套公认的标签,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父母也按照标准,把自己的娃对号入座:

普通孩子叫“青蛙”,优秀的被叫“牛蛙”,没上过辅导班的只配叫“小蝌蚪”。

见识一下,看看你家孩子是什么“鸡”、什么“蛙”、什么“牛”:

“荤鸡”以学科内容为培养方向;
“素鸡”以才艺为培养方向;
“自鸡”自我激励;
“家鸡”在家鸡娃。


“娃”的种类分为:
“青蛙”普通孩子,又称“普娃”;
“牛蛙”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比较优秀的孩子,又称“牛娃”;
和突出的能力相结合,还延伸出各种“牛”,如天牛、奥牛、英牛等;
“小蝌蚪”没有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
“原版娃”从小接触原版外文书籍的孩子,区别于只读教材的“应试娃”

这详细的种类划分难道不是另一种“内卷”和“歧视”吗?

“鸡娃”也是造成如今社会内卷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线教师,我看到,很多孩子已经倒在路上!

做班主任12年,看到的现状是抑郁症、焦虑症逐年增加~

每天,我都有和学生们进行心理沟通,每5个孩子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孩子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成绩好的孩子居多~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20.4%的中学生曾考虑过自杀,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根说过一句话:

我无法告诉你幸福童年的根源是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不幸童年的根源是什么——那就是父母定的目标和标准,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永远都无法达到。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金融学上有一个「均值回归原理」:万物最终都将回归于其长期的均值。

根据这个理论,一种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不管其延续的时间多长都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最终均值回归的规律一定会出现:


如果把这个原理运用到对下一代的教育上,父母都是牛人,子女也有可能越平庸。孩子的成就超过高智的父母,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均值回归理论是一个保持公平的规律,这个世界,更多的还是普通人。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孩子,终将成为那90%的普通人。

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那些最终考入名校的孩子,就一定能够获得普适意义上的成功么?

李雪琴,目前中国最好的短视频创作者之一、脱口秀演员之一。辽宁省自主招生第一名,被北大录取,毕业后,前往纽约大学读研究生。可是之后的李雪琴,因为抑郁或其他个人原因,终止学业,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

被誉为“天才球手”、“中国斯诺克新一哥”台球手赵心童,在面临学球还是上学这一重大问题时,父母选择了他的兴趣「做一名台球手」。

父母原本的初衷,只是让他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兴趣中找到自己的天赋可以说是意外收获。

广西桂林的90后小伙子秦坤,从小痴迷折纸,比现在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还厉害。

秦坤的爸爸比较开明,看到儿子心灵手巧,不但不反对他折纸,还亲自购买材料,让他充分发展这个特长。

后来秦坤终于凭着折纸闯出一番事业,还走上了清华大学讲台,给清华学霸们做讲座。

我也有几个学生,学习虽然一般,但是他们的家长却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有的孩子现在做了冰球手,自行车赛手,或者在音乐学院深造~

有远见的父母,会无条件地支持孩子的爱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获取自己的人生价值。

孩子一旦找到自己的热爱,必定会专注于心,并且在兴趣的推动下获得超乎寻常的发展。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曾做过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她以一名家长的角度指出: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从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很多人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选择专业、去找工作。
如果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因为“别人都报了”。
如果问大学生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
如果问职场人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是因为“稳定、收入高、让父母放心”。
哪怕换一个工作,也不是因为喜欢这个新的工作,而是因为太讨厌上一个工作了。所以,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逃跑。

刘瑜说,这种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往人最多的地方扎,怎么可能安全?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

至于那些被“鸡”的娃,是否都如家长所愿,变得优秀了呢?

资本助推教培崛起十几年,中国第一代被教培培养出的“鸡娃”们,现在成年了。

北京第一代“鸡娃”长大了,鸡了20年,最终还是回归平凡。

不久前,一篇题为《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的文章被疯狂转发。

一位曾是“鸡娃”的化名叫王食欲的95后女孩自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声称自己就是第一代鸡娃。她出生在北京市中分家庭,从她懂事以来,就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培训班学习吉他、舞蹈、奥数、绘画等。

后来,女孩也如愿走上一条学霸之路,高中考上北京四中实验班,大学又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如今她怎样了呢?

毕业后,女孩成为了一名编剧,自由职业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年收入比北上广深的普通小白领稍强,但仅靠自己,依旧无法买得起北京的房。”

而她的朋友,有从高中就坐拥国家专利的,有物理竞赛保送清华的,还有被常青藤名校录取的。

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而是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比同龄人赚得稍多一些,但仍旧买不起房。

这些从小接受优质教育,被家长们奋力托举,赢在起跑线上的“鸡娃”们,最终还是归于平凡,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这个女孩以及她的朋友并非个例,曾经的学霸,长大后“陨落”为常人“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

根据统计,在整个社会中,其实只有大约5%的孩子可以成为精英,大约85%的孩子会很平庸,剩下10%的孩子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成为社会的最底层。

这世界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组成,天才毕竟是少数,孩子终归于平凡这件事,从概率上透露着必然。

一届又一届鸡娃的经历道出一个现实:

我们倾尽一切,希望孩子脱离普通人的行列,然而不得不接受平凡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为什么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孩子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梦想

在心理防御机制里面,有个现象叫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有的父母,与其说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倒不如说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年轻的时候我失败了,过得不好,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也出现这种情况。我都这么平庸了,他不能像我这样,他必须过得好。

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痛苦,很多父母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愿望,以抵消自己内心的不平衡,让自己获得安慰。


▶攀比

攀比是从古至今的人类普遍拥有的心理现象,许多人虽然嘴上否认,但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仍旧渴望自己能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自身的成就感。

对很多父母来说,生了娃之后,自己的生命里就剩下孩子了,或者说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了。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自然是希望把自己最重要的部分跟别人比,希望压别人一头,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佩。

▶面子

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成功,将孩子的抱负也变成自己的抱负,教育已经变成家庭荣誉的竞赛。

自家孩子只有被外人认为有出息、很厉害,父母才会觉得孩子是成功的,自己才脸上有光。

▶被逼无奈

现在的教育已经脱离正常轨道了。就像电影院看电影,大家都好好地坐着看,突然前排站起来了,当第一排站起来的时候后面的人都要站起来,不是你不想站起来就不站起来,而是前面的人挡住了你的光,你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见。你不焦虑也被周围焦虑的氛围给带焦虑了,所以大家都在被逼着卷。你不鸡,别人鸡。

就像一个家长跟我说的,将来人家孩子一个月3万,你家孩子一个月3000,你急不急?

虽然她家孩子已经轻度抑郁了,但是还在鸡!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活成自己!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天赋决定了孩子的上限,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个上限,但基本上不太可能超越这个上限。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做自己,父母要做的仅仅是帮助他们挖掘身上的天赋和爱好,支持他们的每一个选择,舍得放手让孩子吃苦,引发孩子身上的无限潜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功”是多样性的,不能只拿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来衡量,也并不是必须要和金钱、地位、名誉挂钩。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鸡娃之前,先扪心自问,自己能做到吗?

有人说,人的成长要经历3次“最痛苦”的接受:

一是接受父母的平庸;
二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三是接受子女的平庸。

接受孩子终将平凡,接受孩子终将躲不开生活的磨砺,是父母必修的一堂成长课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将来能做一个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就是最大的福报!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教语文的慧老师​ ,每天分享一点育儿心得,关注我,育儿育己,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脱口秀   培训班   孩子   平庸   普通人   焦虑   天才   家长   父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