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在江西赣南,有着无法拒绝的天空之境,被称为“客家原乡”

#暖冬生活记#


江西有很多山早就坐实了各种名山的称号,但也有很多山,即使名气并不算大,也总能弄得人各种流连忘返。



位于江西赣南的这座山正是如此,它有着让人无法拒绝的天空之境,它让山与水的联动变得更为灵动,它使得食住行看听修养在这里一应俱全,它矗立于赣南之地,自古至今,引得周敦颐、二程、王阳明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游人访者称赞连连。


它就是“丫山”,一座因高峰之形状而得名的地域名山。



那么,所谓“天空之境”、“度假胜地”,丫山又有何种神奇之处呢?




历史悠久,丫山还是一座神秘之山


有人说:“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众的山,却让我游玩后忘了三山五岳?”


对于身临其境又收获了丫山之美的人来说,这句看似夸张的话倒也有了其能站住脚的依据。



丫山,坐落于江西赣州“世界钨都”——大余县。大余历史悠久,曾名“大庾”,从这个名字一看便知,它就是随着“大庾岭”“庾岭”或梅关扬名在外的那个“大余”,以至于让人一说到这里,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就这样,于此孕育而生的丫山,似乎早早就拥有了这种奥秘的基因。在历经数万年的沉淀与千百年文化的洗礼下,终于于这一方形胜之地开始了属于它的表演。


过往的种种总结起来是历史悠久,而历史悠久的背后,是山所承载的厚重。



章江上游,庾岭北麓,大余丫山的最高峰在这里呈“丫”字形而生,以海拔906.2米的姿态,显得尤为特殊。



1300多年前,这里的灵岩寺开始始建,在山与人文的交替滋润下,逐渐发展成为素有“灵感三千界,岩藏五百僧”之称的江南名寺


灵岩寺广东南华寺一脉相承,六祖慧能曾在此讲播佛法,关于灵岩寺的传说也陆续增多,直到如今还在被口口相传。



香火旺盛之下,是历代无数赣闽粤之地的信徒络绎不绝的身影,为千年古刹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也让丫山成为了“江西有数,赣南为盛”的佛门圣地



佛,只不过是丫山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丫山就是释、道、儒三教和谐共存的名山。


相传许真君曾在山内的真君洞里修炼,还流传下了渡化孝龙的故事,于是道教在这里一时兴起。


张九龄、苏东坡、周敦颐、程颢、程颐、张九成、朱熹、王阳明等名人大家曾在丫山流连忘返,创出佳作,尤其是理学宗师周敦颐在这里将“无极而太极”的理学至理,与《太极图说》的精妙哲理传授给程颢、程颐。



王阳明更是在1529年自广西返回故乡时,途经大余,行船至青龙铺江面时,便舍舟登岸前往丫山灵岩寺造访。并在一禅房内见一纸偈语:“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若问前生事,开门人即是闭门人。”当晚便于船中逝世,时年正是57岁。临终前,弟子问其遗言,他回道:“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于是,丫山自此成为王阳明灵魂升华的归宿,其心学至理也在丫山长盛不衰……



几十年后,“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在丫山追梦,于千年古寺中探寻府衙小姐杜丽娘焚香求神地传说,成就了“人为情死、人为情生”的传世名剧《牡丹亭》。


一跃数百年已过,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时,还在丫山亲自主办过百余人参加的“赣南干部讲习班”,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这样的历史过往还有很多,也正是丫山,让佛、道、理、儒神奇地于此水乳相融,独具特色的文化也使丫山更具神秘色彩。


同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至此,丫山在这种淳朴的乡风中,拥有了“客家原乡”的称号。



这便是丫山,看似不起眼,殊不知它背后的底蕴与文化,历史与过往,凝聚了多少岁月的痕迹,承载了多少神秘的厚重。




小众丫山,却是天空之境的宝藏地


一座山在历史的长河里毅然耸立,守护着这片土地又凝结着人文魅力。


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它自身独有的魅力。


山水交融,山与自然的联动,时间一点一滴,也让丫山拥有了四季分明的山水仙境。



近千年前,宋南安知军黄铎曾将丫山更名为双秀峰,所谓“秀”,更是涵盖了丫山风景秀丽的真正底色。


于是,宋代著名谏臣刘安世有诗云:“观瀑不独上庐山,银河倒挂双秀峰。”



然而丫山之美又怎仅限于此,地处北纬25度世界公认的黄金生态带,丫山早就具备风光无限好的天赋异禀。



但凡登临此山,放眼望去,一派葱茏,苍翠欲滴。森林覆盖率高达92.6%,走进山谷,古树参天,古藤悠悠,其中卧龙谷是丫山最令人流连的所在。



相传丫山西侧有一条孽龙蜇伏,春天农民求雨不得,禾苗枯槁,而秋天求晴不保,作物常为洪水所淹,使附近百姓饱受干旱洪水之苦,后来真君将孽龙降服,使其乖乖卧于山谷,卧龙谷由此而得名。


卧龙谷内大小瀑布60多处群神态各异,似玉女含羞,如百凤归巢,疑飞龙出云,像清帘叠挂,美不胜收。



于是,自古以来,无论是误入其中还是特意前来的人啊,都赞不绝口。


就如同明代诗人、戏剧家梅鼎祚就有诗云:“百尺飞流百丈峰,镜中螺黛泻重重。”而清初文学家朱彝尊更是说:“五百年化身归来,十万福地斯为美。”清代文学家、戏剧家蒋士铨则:“双峰耸苍穹,一水泻云烟。”等等。



除此之外,几万亩翠竹林、烂漫杜鹃花海、雨后云海、高山茶园......都是丫山的寻常景。


这也让丫山陆续成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和国家登山基地,以及宜居、宜游、宜养、宜业的生态度假乐园。



现如今,林深树茂、山花烂漫、飞瀑成群间,还有高空玻璃栈道,行至丫山的制高点,在云海的沉浮中,一幅让人无法拒绝的天空之境应运而生。



总之,在丫山,没有小众之分,只有看不完的景和说不完的感叹。


所谓,食、住、行、看、听、修养,一应俱全。诸如,各种特色客家美食,云海木屋、道源书院等森林康养住所,以及客家民俗表演等等。



生态与休闲,自然与人文并重,只能说,若是有机会挑一个天气晴好,清风拂面的好日子,全身心融入丫山之间,顿时便是卸下疲惫,收获一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体验。


也难怪,当年佛家说它是至善福地,道家说它是人间仙境,儒家说它是养心天堂。



而我更想说,丫山,更像是一座拥有着无限美景与天空之境的宝藏地。这也是我到过丫山后,最直观,也是最真实的内心声音。




这就是丫山,当然,来一趟当然要玩得更加尽兴才行。丫山不远有历史悠久的大余县


作为重要的客家县,以及周程理学起源地,还有梅关与古驿道。所谓梅关,即梅岭关,又称大庾岭,连着古驿道,有“南粤雄关”、“岭南第一关”的美誉。



《梅岭三章》在这里催生,无数关于南下的故事在这里被记录,而这里自古以来还是踏雪寻梅的胜地之一。



或许,景与景之间本身就会有着微妙的联动,所以才会给后世之人留下如此值得去探寻的绝美路线。


这是丫山赋予的,也是岁月赋予给丫山的。“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丫山似乎深谙这世间一切的变幻,并依旧带着内心的欢迎,欢迎各方来客。



我是『楚秋』,我为您讲述江西,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江西##头条带你游江西##赣州头条##大余丫山##赣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余县   周敦颐   江西   大余   客家   福地   名山   卧龙   赣州   历史悠久   天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