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只有向北叫做“北伐”?

在看历史剧时常可看到“北伐”这个词,例如诸葛亮五次北伐、宋朝岳飞北伐等;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古代其它方向的作战都叫“征”,如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唯独向北作战时叫做“伐”呢?这背后有何含意?

诸葛亮曾五次北伐

想要明白其中含意,就要从“征”和“伐”这两个字着手。中国自诩为礼仪之邦,周朝讲究礼数,哪怕是打仗也要先礼后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交战时就要用“征”这个礼貌用词来称呼。《孟子》记载:“征者,上伐下也”,意思是说,征讨,是上级对下级的军事行为。因此那些使用“征”字的军事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军事礼仪

周朝因为分封制度的原因,各路诸侯都分布在周朝四周。若东边有人反叛,那么向东出兵的军事行动自然就叫“东征”,向西和向南也是这个道理,唯独向北不同。

因为当时北方是“狄”的地盘,“狄”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是一种蔑称。加上北狄部落作战不讲礼法,而且野蛮凶残,因此和他们作战,根本不用讲究军事礼仪,直接开打就是了。

由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三不五时就侵扰边境,杀人劫货、抢夺资源,使得国家不安,百姓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是恨得牙痒痒的;因此,北上作战自然不会用军事礼仪的“征”字,而是用一个带有砍伐、击杀意思的“伐”字来表达愤怒和决心,誓要将其杀个片甲不留才甘心;这也是为何古代向北作战不叫“北征”,而叫做“北伐”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北伐”,比如诸葛亮的北伐、东晋时期的北伐、南宋的北伐等等,但是这些所谓的北伐战争,其实很少有赢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北方士兵素质比南方高。其实南方士兵相比北方士兵来说,在士兵素质上肯定是差的,因为北方天天靠真实的战争磨练士兵的意志,而南方没有这个机会。

另外,南方的兵种不行。地理环境上,北方全部是平原丘陵地区,南方多高山盆地,不适合练兵,而且南方多江河,训练的水兵较多,北方没有需要用水兵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北伐战争   周朝   游牧民族   水兵   作战   含意   士兵   礼仪   古代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