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量体裁衣,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〡湾区数动力

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获评灯塔工厂,由树根互联提供数字化技术。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家主打社交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公司,六度人和服务过数万家客户,超过两成都有定制化需求,要求高、投入大,几乎不敢轻易接单。而借助腾讯微搭的低代码能力,公司将通用的业务逻辑封装成组件和区块,大幅降低了定制化成本。

在11月中旬举行的2022云开发技术峰会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就介绍,在腾讯的300万开发者中,近七成新增小程序使用云开发,“云上开发”成新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大企业持续赋能、中小企业专注创新的融通发展新格局已然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大平台,参与到服务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数字化转型破浪前行。

大企业进化赋能平台

在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每台泵车从原材料开始就有一张专属“身份证”,由“工厂大脑”全程智能调度,实现“一张钢板进,一台泵车出”的智能制造全要素落地。

这背后,基于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18号工厂完成了下料、焊接、机加等九大工艺数字化。在今年10月公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18号工厂入列。

这是继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北京福田康明斯之后,由树根互联赋能的又一座灯塔工厂。“我们每做一个新项目,应用、指标和协议等形成数据智能模型沉淀下来。随着知识积累增多,未来需要个性化开发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少。”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说,工业4.0要解决的是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问题,一个新基座必然会产生,这也是树根互联成立的初衷。

在灯塔工厂同一个榜单中,美的集团也同样新增一家灯塔工厂,这使得其拥有的数量增至5家。这背后,平台将成熟的应用沉淀为通用能力,得以不断对外复制和推广数字化经验。

数据显示,美的数字化转型投入超过170亿元进行数字化转型,6000多位软件组织人员,累计打造工业模型超过5000个,为超21万个工业企业提供服务。

企业即便想要完成数字化转型,想凭借自身的能力打破技术壁垒并不是那么容易。拥有技术的数字化服务商纷纷涌现,在广东,已经涌现出树根互联、格创东智、美云智数、云徙科技、奥哲等一批数字化平台企业,或助力智能制造,或提升营销数字化,成为了不少企业转型的“加速器”。

像搭积木一样快捷数字化

大企业、大平台的技术,如何让更多中小企业也能用得起、用得上?新兴的低代码技术、云上开发等手段应运而生。

汤道生举例说,去年末,西安疫情防控期间,几位开发者借助腾讯云微搭的模板,用6小时就上线了核酸检测地图,“这在传统开发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

汤道生介绍,一个做“剧本杀SaaS”的创业团队,使用云开发,5-10分钟就能实现一个小程序从无到有,目前,这个团队维护着数千个微信小程序,服务数千家剧本杀店,每年的营业额最高做到700万。

“中小企业通过订阅化服务,大大减少补课式的信息化建设,能以更低的成本调用平台共性能力,以更低的门槛拥抱数字化。”鲁邦通董事长陶洋说,低代码只需要简单拖拉拽建模,就可以快速完成系统搭建,像搭积木一样方便高效。

深圳奥哲董事长徐平俊打了个比方:就像盖房子,以前是建筑工人一砖一瓦垒起来,要靠个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耗时耗力。但如果在工厂把一面墙、一扇窗户提前生产好,运到现场就可以快速拼装。

国际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显示,未来5年65%的企业数字化应用都将通过低代码来进行构建。

疫情更是加速了数字化工具的迭代创新。让汤道生印象深刻的是,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流传着很多开发者背主机回家的图片。“我想,这种画面可能以后会成为历史。”汤道生说,通过“云上开发”,即从开发环境到测试、运维、部署都在云上,开发者可以随时随地协同,不再依赖本地物理环境。

数字技术普惠实体企业

一直以来,由于人力、资金投入有效,不少中小企业乏自主创新能力,且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困难重重,自身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思维。

在超300万腾讯云开发用户中,腾讯云云开发总经理宁鹏伟发现,这些用户较为集中在餐饮服务类、城市服务类领域,可能一个街边的麻辣烫商贩,就已经快捷用上这些技术。

宁鹏伟说,往后希望通过低代码方式,实现编程低代码、少写代码甚至不写代码,甚至未来是AI级别的,“原来物理机时代是马车运行,往后就是手动挡(资源云)时代,目前云开发阶段就相当于自动挡,未来发展则是进入电气化、智能化汽车阶段”。

更灵活的转型方式,使得中小企业可以像“逛超市”一样选购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美的集团美擎应用商城上架APP累计超1000个,其中杀手锏APP不仅有能力解决非常复杂场景的大型企业的管理问题,其简化标准版易于中小企业应用与推广。

数字化降低了应用门槛,也更好地降低了成本。工业富联联手海鸥住工,满足定制化需求,如果用户对卫生间不满意,采用传统施工方式,从拆卸到安装需要2周时间,这足以让用户望而生畏,而现在,高效的流程让用户只需要3万元,2天时间就完成换装,实现用低成本改善生活。

数字化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困惑?徐平俊透露,从已服务的案例看,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成本是每年1万元,而美国基本上每年需投入200万元左右,“普惠的低代码可以帮中小企业省钱”。

奥哲服务的一家老牌制造企业青岛德盛,主要从事高端发动机曲轴的研发制造,一直面临着“利润谜题”。从粗加工到委外再到精加工100多个工序,传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只能管几个大致的环节,而各环节间的衔接延伸出很多问题,奥哲把这些工序环节管理起来,实现质量问题追溯管理,实现每个环节都能更精细计算成本。

■记者手记

培育“草、灌、乔”生态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经济学家周其仁提出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用“草、灌、乔”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草、灌、乔”源于上世纪西部开发的治沙经验,为了逆转沙漠化,当地最开始种了很多大树都没有成功。因为当地土壤内的水分太少了,没法涵养树木,后来总结经验,从种草开始慢慢改善土质,然后再种上灌木,最后再种上乔木,由此实现有效治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折射出一个重要的变化,在协同打造产业集群的物理和数字“双空间”过程中,创新方式由原来的注重单项突破的线性模式,走向众创、共创、广域协同,大中小企业不再是独立割裂的个体,而是与中小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尤为关键,这要发挥优质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既支持引导数字化转型领先企业向赋能者转变,增强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同时也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生态繁荣。

【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小企业   灯塔   量体裁衣   腾讯   树根   重工   疫情   开发者   中小企业   工厂   成本   代码   动力   用户   平台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