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 - 单桂芬专栏:风景的温度

文|单桂芬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2019年的清明节,与先生驱车千里,奔赴心仪已久的安徽黟县宏村。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春云叆叇,空气润泽,山上竹林萧萧,道边溪水潺潺。当山路渐趋平缓,车子转入一片开阔地,拐角处的粉墙黛瓦,四周沉静的肥沃水田告诉我们,宏村到了!

日头从云层里羞涩地露出她白亮的脸,天空中飘起了太阳雨,我们将车泊在宏村的停车场,一位中等身材皮肤白皙的女子引领我们到售票处,她帮忙买了打折的票,便带我们进入了村庄。通过攀谈,了解到她叫英子,是村里的原住民,我们就住在她的家中。她讲,农闲时节主要是经营民宿、旅游接待,农忙时要从事田间劳动,她告诉我们宏村旅游的淡季和旺季分别在什么时间,并给出了一些旅行的建议,非常地热情好客。她的家就在村头,不多远拐进一个胡同,走上几步就是一座窄窄的门楼,从门楼里进去却是一个开阔的大院子。一样的粉墙黛瓦,种植着各色花卉植物,院中央一个小小的喷泉在喷水,围绕院子的各个房间都是供游客住宿的。她指了指有高高马头墙的那栋房子,告诉我们她们也住在这里,我顿时心中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我们选择了一处中式装饰风格的房间,天花板与室内的隔断都是实木的,青砖砌墙,窗台下是一个可供两人休闲的榻榻米,上面的垫子是蒲团的,小几上摆着一盆白鹤芋,整个房间古朴典雅又舒适。天色又暗下来,淅淅沥沥下起了春雨。我在院子的走廊下漫步,才发现后院和房檐下都挂着一串串正在风干的腊肉,这也是江南的一道独特风景呀。

掌灯时分,我们决定先吃晚饭,然后去逛夜景。晚饭吃得舒心畅快,春到江南,正是桃花流水鳜鱼肥之时,我们点了一道烧鳜鱼,还有一个时令小炒——炒马兰头,清明时节,正是马兰头最鲜嫩的时候,村里街头有不少人在售卖,多汁鲜香的鳜鱼加上青绿爽嫩的小炒,就着白白的米饭,真是快意十足。

伴着雨声入眠,一夜无梦。简易地早餐后,跟随村里免费的志愿者导游开始了我们的游览。宏村处在黄山的西南麓,离黟县县城十一公里,一面靠着雷岗山,三面环着水,山明水秀,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并且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村里有两片水域,南湖是牛的肚子,村里的人工池塘——月沼,是牛的胃,而穿巷贯舍的人工水圳相当于牛的血脉。南湖四周垂柳依依,周围的树影倒映湖中,如一幅水墨画般动人,净化湖水的水草绿得诱人,人们从湖上的石拱桥可以走到对过的古村去。白墙黑瓦红灯笼,远处是逶迤的雷岗山,远山近树,小桥流水,参差多少人家,令人有在画中游之感。

全村保存有明清时的民居一百四十多幢,跟随导游,我们领略了明朝室内家具的明快简约、清新雅致,清代家具的工艺精湛、雍容典雅,粉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归堂的设计内涵,木雕、砖雕与石雕的生动鲜活,出门经商的徽州人家中陈设布局的文化意蕴。青绿的自然山水,厚重的历史底蕴,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更令人意外的是,在一处明代的建筑里,还住着他们的后代子孙——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在侧房狭小的空间里静静守候着他们的祖宅,游人有的进去与老人握手攀谈,表达问候与祝福,在这里游赏,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归来时依旧烟雨蒙蒙,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道边的翠绿竹叶上水珠烁动,风儿来了,就倏然坠地,那声音细碎而温柔。一位中年女子,挎着竹篮朝我们走来,篮里的果子乌油油地发亮,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诱人。她说是当地出产的水果,热情地建议我们购买,禁不住那果实漂亮的卖相,买了一些回去,坐在窗前的榻榻米上品尝时,正好家中的男主人从窗前经过,看到这一幕,他提醒说,这种果子最好不要吃,是用一种什么油浸泡过的,所以才会油黑发亮,对身体不好,也不是他们当地所产,是卖者故弄玄虚罢了。我仔细看了一下果蒂,果然果蒂处已不新鲜,大多有想腐烂的蔫吧迹象,便将其避之唯恐不及地送进了垃圾桶。但内心里为这家人的朴实厚道深深感动,外出旅游,被诈受骗,在所难免,但当这些发生时,有人能给你善意的提醒,这就完全抵消了上当的不快,满是暖暖的人情温度。

也曾到过不少的古镇古村,但大多已严重商业化,没了原生态的味道。原住民都已搬迁他处,没有了质朴的生活气息,当地的文化留存真的成了博物馆里死去的文化,就像是金字塔里的木乃伊,仅供展览与研究,那种游人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不像宏村,人们就生活在这里,生在风景中,活在文化里。他们幼有所依,壮有所为,老有所乐,被她养育,也保养着她建设着她,他们根脉相连,息息相通,生死相依。江西的瑶里古镇,很像宏村,有山有水有居民。一条瑶河穿镇而过,两岸同样是黛瓦白墙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和民居,镇里人在瑶河边洗衣洗菜,老人们在瑶河边的千年香樟树下闲坐纳凉。家族的祠堂都保存完好,成为族人凝聚情感的心灵场所。镇上的老人们神态安详,他们生活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屋里,内心是踏实的,春天吹着瑶河的风,夏日听着瓦屋的雨,秋天里晒秋,冬日里围炉,安然自适度余年。一个能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地方是最美的去处,如果没有了老年人的安适,再美的风景都难留游人。

去年夏天,我最终禁不住沈从文笔下湘西古城的诱惑,去了那里,但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它的建筑格局与瑶里差别不大,古城建在沱河两岸,苗家族颇具特色的吊脚楼一样古韵犹存。在沱河上泛舟,河水浸湿了我的裙角,把裙角用沱河水清洗时,竟然油腻腻的,感觉更脏了。沱河岸边,有上了年纪的老大娘在招揽照相的游客,她走到我面前时,那恳切的话语和近乎乞求的眼神让我很为难,本不想照相,但看到老人眼巴巴地相求又于心不忍,心里很不舒服。在古城的街道里观览,吊脚楼里都是一家家的商铺,看不到古镇人们最日常的生活,倒时不时会碰到拾荒的老人,手里拿着编织袋,在街头的垃圾桶边徘徊。一位老人背扛着高过他一倍的废品在街上行走,就像背着一座小山,他是那么地矮小,几乎步履蹒跚。看到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还在为他们的生活负重奔波,我的内心是痛的。那粘腻腻飘满油渍的沱河再也不是沈从文笔下那条清澈的沱河,这古城的人们也不再是沈从文故乡那热情朴实厚道的乡亲,这是一个缺爱的古城,沱河缺人爱了,城中如翠翠爷爷般的老人更是没人爱了。一座没有爱的城市是冰冷的,炎热的夏季却凉透了游人的心,古城从5A级降为4A级的原因也不言自明了,一座没有温度的城市终将会被遗失在文明的角落里。

每一位旅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旅途中留存最温馨的回忆,让人感觉不虚此行的同时还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文明的洗礼,使人产生重游之感的一定是有温度的景区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金玉其外的风景卡片。

作者简介:单桂芬,山东省定陶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曾先后在《当代小说》、《东京文学》、《学术理论与探索》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黟县   南湖   温度   鳜鱼   粉墙   游人   村里   古城   老人   风景   专栏   文化   单桂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