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中国芯起步不算晚,重视程度也不低,那为什么还总是被老美压着打?

自2018年老美突然发难以来,中国芯热度空前高潮,我们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好像与老美的差距,还是越拉越大,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产业从业者深思!

IT产业要想高速发展,技术、市场、人才、资本缺一不可,而且是一个生态化的演进过程,靠几个政府支持的领军人物,不可能力挽狂澜。只有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企业个体的竞争力才能表现出来。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市场、人才、资本,某个单一条件,而是四位一体、正循环的产业生态。我们现在除了市场需求全球第一,其它条件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好的产业生态是,没有资本吸引资本,没有人才吸引人才,没有技术创造技术。

只有资本、人才、技术,能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自循环”起来,我们的芯片产业才有希望。

所以我们当下的重点,不是要募集多少钱,打多少大战役,而是要优化产业环境,让适合中国芯生成长的“土壤”自己长出来。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美国芯片业自上个世纪30年代起步以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尽管在1980年代,日本在存储这一细分市场,有过短暂的超载,但很快就被打下来了。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美国政府好像什么都不做,但又什么都做了。

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优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两弹一星”这种不计成本的国家战略级“大国重器”上,我们的体制优势可以奏效。但在芯片这个市场化极高的“民用产品”上,效果却差强人意。

我们当然可以不计成本造出芯片,但没有人用得起,没人用得起,就不能产业化,不能产业化,就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没有良性循环,就无法聚集出产业生态。

过去30年,中国很多牛X的项目,在付出巨大成本之后,仅仅出了一个项目报告,相关成果就被束之高阁。我们花了大钱,却只打了个“水漂”!实在可惜。

因此,中国芯要想突围,光成立"大基金"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让芯片产业“自生长”的环境。这需要产、学、官、研四方的共同努力。

不好的消息是,我们的产业思维,还没有形成根本性的转变,西方对我们的封锁,也没有减弱。而好消息是,中国芯并不是哪哪都不行。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我们的芯片并不差,甚至还要略胜一筹。但在桌面和移动芯片领域,我们至少还有三五年的差距。

而就在上周,有消息传出,台积电1nm工艺新厂选址已经开始,国内7nm才刚刚起步,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时间如此紧迫:中国芯正面临一场生死竞速,而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突围路径!

以笔者浅见,未来中国芯要想真正突围,体制优势和市场化转型,都需要加速升级,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国家主导,没有民营生态,中国芯永远走不出阴霾!期待中国芯越来越好!(文/海刚 极客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出路   芯片   体制   差距   资本   生态   成本   优势   产业   人才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