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膨胀”的背后,是语言的贫乏和心灵的废土

□唐鸿莉(重庆大学)

近日,b站up主“德社”制作的相声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翻红,引发了广大网友对“通话膨胀”的又一次关注与热议。借鲁迅和李大钊的漫画形象,该视频阐释了当今互联网语言表达过程中,表达的面值越来越多,但表达本身却越来越匮乏的现状。

在社交网络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形容一件事好笑,从前只用发“哈哈”,而现在,“哈哈”成了敷衍,“哈哈哈哈哈哈笑到头掉笑不活了”才更像是真情流露;从前,“老师”专指教书育人的教师,而现在,唱歌的、杂耍的、说相声的、理发的,

在线上表达中,人们似乎总是不断增强着文字所表达的情绪,甚至到寻死觅活的状态。最近的“发疯文学”更是将“通话膨胀”推向了极致,用“要死要活”的日常表达来极力展示出自己的情绪。然而,这种表达并不代表着人们情感充沛,相反,这些花里胡哨的“丰富”表达的背后,是人们语言的贫乏和心灵的废土。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甚至有一个专门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该小组目前已拥有33万以上的成员,而他们聚集在此的原因就是发现自己的语言能力日渐退化,难以用书面化的语言传递内心的真实想法。

一方面,语言来自思考和感受。膨胀、夸张的话语表达,养成了人们思维的懒惰和固化,而这种懒惰和固化,又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感受能力。当人们对一件事情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却懒得组织语言,反而用极端的膨胀语言和极致情绪化的“网络热词”来表达自己的瞬时情绪,长此以往,人们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其词汇储备也严重退化,从而只能通过干瘪无力的“笑死”“一整个大无语”等毫无内涵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至于有时想要组织点语言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有心无力。

另一方面,表达形式的膨胀,使得语义也日渐膨胀。久而久之,人们甚至会生硬地搬用语言,将其置于任意的情境之下。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用耳熟能详的话语去定义和评论他们所遇到的不同的事情。例如“内卷”“PUA”等词就时常被滥用。当有同学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就称其为“内卷”;当有伴侣指出另一半的不足之处,就称其为“PUA”。“救命”“6”等词也随处可见,似乎任何场景都能够以此来回复。

由此可见,膨胀化的言语表达不仅没有使人们的情绪得以真正的显现,反而暴露出其语言的极度匮乏,本应情绪充沛的心灵也成为了一片荒芜的废土。至于如何改变“通话膨胀”的现状,让思考与感受回归,也许就在于尝试着如何让膨胀化话语背后的具体感受重新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贫乏   中国青年报   翻红   语言   匮乏   随处可见   充沛   极致   懒惰   词汇   当今   话语   从前   情绪   心灵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