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大肆蔓延,65岁阿姨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养老,竟是场噩梦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董阿姨的丈夫早逝,她一边拉扯着儿子,一边照顾着有病的公婆,日子过得很艰辛。

后来,儿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公婆的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

55岁那年,董阿姨退休,儿子要接她去自己所在的城市,说和妻子一起孝顺她。董阿姨很高兴,便去和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

董阿姨去的第一天,便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虽然比以前累,但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她心里很满足。

开始,儿媳妇一个月还给她3000元的生活费,后来抱怨工资降了,生活压力太大,便不再给了。董阿姨也理解孩子,便每月从退休工资中拿出4000元,作为家庭的日常开销。

可半年后,她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儿子和儿媳妇要换车,看上一辆三十多万的车,董阿姨说太贵了,但儿媳妇说,便宜的车开出去没面子,董阿姨只得同意,并掏了三十万。

从此,儿子家里添置东西,都是董阿姨掏腰包。儿子却心安理得地说:“妈,你的钱不给儿孙花,给谁花呢?”

三年后,她的积蓄全部花光了。见从董阿姨身上榨不出油水了,儿媳妇变了脸,甚至让她交出自己的银行卡。这次,董阿姨拒绝了,退休金是她最后的保障,如果交出去,今后,日子就更难过了。

董阿姨说,没想到陪伴式养老,竟然变成了晚年的一场噩梦。

其实,董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类似的新型“啃老”正在大肆蔓延。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付部分甚至全部的生活费过活。

啃老,不仅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子女的悲哀

曾经有个女儿,在微信上这样辱骂自己的父亲:“老家伙,养不起本仙女当年就别生啊,什么xx”。后面两个字,不堪入目,只能用XX代替。

图片来源:网络

她父亲究竟做错了什么,被自己的女儿如此唾弃?

原来,女儿在国外留学,给父亲承诺过,每月花销尽量控制在1万元左右。后来,父亲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女儿刷了很多钱,便发微信问女儿,结果惹怒了她。

“爸爸51周岁了,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一直养你。”尽管父亲卑微地解释,令人心寒的是,女儿竟破口大骂。

如此嚣张的“啃老”就如王尔德所说:“你不知羞耻地索取,毫无感激地接受。”

啃老,不仅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子女的悲哀。

电视剧《安家》中,老严夫妻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开了家包子铺,两口子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攒下三百多万,不忍心儿子按揭还房贷,咬了咬牙,给儿子全款买了套房,并在房本上只登记了儿子和儿媳妇的名字。

儿子、儿媳妇如愿以偿,老严夫妻俩也幸福满满,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天伦之乐。

恰在这个时候,自己租住的房子也到期了,老两口收拾好行李,准备搬到新房去住,却发现,那房子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老两口提着行李,儿子的丈母娘俨然像女主人一样,挡在门口对他们说:“哪天再请你们来做客。”

为儿子倾注了自己的所有,而儿子的心里没有父母半点位置,到头来,老严夫妇老无所依。

图片来源:网络

“咱们做父母的,不就是为了儿女做贡献吗?”面对儿子的冷漠,老严并没有怨恨。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太多了,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拼死拼活地赚钱为孩子,把孩子当成全部的世界,结果,养儿防老变成养儿啃老。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守护家人,也是守护你的生活

深圳有个企业家,没有学历,十八岁从农村来到深圳打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身家过亿。当别人问她:“你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她说:“我有个信念,就是一定要让我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而“啃老”的人,心中没有家人,肩上没有责任,很难有好的人生。

图片来源:unsplash

稻盛和夫曾说:“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是善意的,事情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稻盛和夫家以印刷业为生,但在二战结束前,印刷厂被空袭尽毁。为此,父亲失魂落魄,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物品,辛苦筹措,支撑着贫困的家庭。

即使在这种境况下,稻盛和夫依然无忧无虑,只顾着自己玩。看着他的样子,母亲发火了,对他说:“我们的家境不宽裕,你上了高中,还只顾着自己玩耍。”

看到母亲悲痛的表情,稻盛和夫大受刺激,决心“帮扶家计,守护家人”

他请求父亲制作纸袋,由他外出销售。

从此之后,他只要不上学就沿街卖纸袋。后来,他开动脑筋,给城市的每个区都设了批发点,一时间,他家的纸袋在市场上变得非常畅销。

那个时期,稻盛和夫除了纸袋生意外,其他的事情都不顺利。

多年以后,他思考成功的原因,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其他事情,几乎都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只有纸袋生意是出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其中蕴含着“善意动机”。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如果我们对父母有着“善意动机”,如何下得去嘴“啃老”呢?

如果我们能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出发,生活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好。

就如《百孝篇》所说:“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

世上最感人的“啃老”

最美孝心少年马芯洋,爸爸在一场车祸中成了植物人,看着病床上的爸爸和伤心的妈妈,十岁的马芯洋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爸爸在哈尔滨住院期间,马芯洋每逢假期就赶往医院。她白天和医生、护士学习专业技能,为爸爸按摩肌肉,活动关节。晚上就和妈妈挤在一张小床上,陪着妈妈。她的陪伴,给了妈妈莫大的安慰。

图片来源:网络

平日里,她和妈妈为了节省开支,总是吃些剩饭剩菜,却变花样地给爸爸做最好、最新鲜的食物,她每天把饭抽到针管里,再通过胃管一点点打进爸爸的胃里,三年时间,她和妈妈把出院仅为120斤的爸爸照顾到了160斤。

听医生说,病人会在某一刻的刺激下,突然出现知觉。为了有朝一日能将爸爸唤醒,马芯洋每天都会咬一咬爸爸的胳膊。

马芯洋的故事,被网友称为“世界上最感人的‘啃老’”。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有一天,他们老去,我们也应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愿天下父母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愿天下儿女都心中有爱,善待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阿姨   儿子   家计   儿媳妇   纸袋   噩梦   家人   爸爸   父亲   事情   父母   女儿   来源   妈妈   孩子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