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迹寻音:人称“深山明珠”的黔东南大利侗寨

大利:人称“深山明珠”的侗寨


去过贵州黔东南的人不少,但去过黔东南榕江县栽麻乡的一定不多,甚至鲜为人知。那里有个古老的侗族村寨,名叫大利侗寨,约有600年历史,座落在峰峦叠嶂的大山褶皱间,山水奇特,风土人情别致,人们称之为“深山明珠”,它有着幽雅诱人的魅力。



我们清晨就出发,前往榕江东面23公里外,藏在深山之中的一座侗寨--大利


出城不远便进入山区,周围一片绿色,山深林密,梯田层层叠叠,路边景色十分优美,还看到有从山上放下来刚砍伐的木料。


路边山上的侗家小楼都是木质结构,据说这座山上多是楠木,十分珍贵。车子沿狭窄山路盘旋而上,大利侗寨就藏在深山之中。


转过一个山口,贵州旅游形象代言人阳春念停下车说:“这里是眺望大利的最好的地方”。但见前面在薄雾和树林的掩映下的山谷之中,一片密密麻麻的青瓦木楼鳞次栉比,一座独具侗族特色的鼓楼高高矗立,大利到了。


侗寨沿一条山沟临溪而建,侗家的栏杆式青瓦木楼,古朴奇特,小溪潺潺,穿寨而过,清流急湍,是居民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村中景观有建于清乾隆58年的石板古道、气派雄奇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晾禾谷仓、五座花桥(又叫“风雨桥”,与鼓楼一样,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悠悠然次第横架于小溪之上。


据说,这五座花桥,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历尽沧桑,见证着大利侗寨的历史与荣辱。村寨四周古木葱茏,古楠木树达400多株,体现了侗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老人护村,古木佑寨” 的传统观念。

侗族房屋掩映在绿色山林中,一座山坡上可以看到高高的鼓楼和萨玛堆(相当于藏族的玛尼堆)是为了纪念侗族称之为祖母的祖先而建,内葳有银头饰等物品),这是侗寨的标志建筑也是每年祭祀的地方,据阳春念介绍,没有鼓楼和萨玛就不算是正宗侗族。


我们进寨,在一座十分狭窄的停车场停下了车,这是村头广场,面前一座古老的风雨桥,是村里主要道路,桥边有座古色古香的戏台,上写着:‘利侗戏台’,这里大概就是村里的中心区了。



寨里侗族人十分友善,广场旁边的木楼上,有妇女在栏杆上晾晒染好的土布,大门内有妇女在纺线,村民很热情,说一会儿织布时,欢迎我们来看。我们走过桥头,路边有几位妇女在用彩线编制装饰物和绣荷包,这就是旅游纪念品了,你愿意买就买,居民平和、友善。


我们沿村中潺潺的小溪先向上游走,欣赏小溪上的几座古桥。寨子里的空间十分狭窄,吊脚楼一栋紧邻一栋。


清代的古石板路,随着山势上上下下,曲曲折折,在密密的木楼群中蜿蜒。一条河水穿村而过,溪水清澈,流水潺潺,还不时有小的跌水瀑布,溪水上的石蹬上有妇女在用流水洗菜,洗衣。


溪水两侧的侗家木楼造型奇特,临溪的吊脚楼有的只靠一块木板横跨溪上出入。村里还有几座正在建设中的楼房,可以看到完全木质的房屋框架结构,应该是很抗震的建筑。


路口可以看到晾禾用的谷仓,造型十分独特,四边是晾架,中间是木制的谷仓。有的上面晾着干菜。

我们沿溪边古石板路向上游走,可以看到对岸的居民出入就靠门前的一块木板,虽然侗家也使用了液化气,但毕竟是林区,房前堆的木柴竟然成山一样,大概冬天取暖还是火塘或火盆吧。


我们沿小溪一直西行,逐渐出了村寨,这里的山上树木葱茏,一片绿色,溪边一块块的彩田水田。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还没有插秧,曲曲弯弯的田埂,红色的水田,环境十分幽静。



可惜天上稀稀拉拉下起了小雨,石板小路比较滑。据说沿溪流上行2公里,有一个景点--龙潭


龙潭上有座瀑布高达数几十米,但分为几段,冲到潭里前分成3股水流,是这里的一景。


我发现石板路一直沿着山势延伸,从石缝中蜿蜒上山,有些陡坡还修有很好的石级。我以为这路通向龙潭的,就走了一段。杨春念却说那只是村民们山上种田的路。


原来这就是清代以来数百年来村中修建的古石板路,是侗寨人的农田基本建设。下着雨,要走泥泞的田埂,还要爬陡坡,于是只好放弃了。


没有看到龙潭瀑布,是个遗憾,我们又回到村里,登上了鼓楼祭台,鼓楼位于村子中心,地势较高,从这里可以俯瞰侗寨中心区,小小侗寨基本保留了原始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大利有个四合院,系杨氏宅院。屹立于穿石而过的利洞溪畔,坐东南而朝向西北,全杉木结构,立地三楼,青瓦屋面,通面阔14米,通进深16.5米,通高14.7米,占地面积231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



楼院从平面看,与北京四合院相仿,由前堂、两厢、正屋组成,中有天井,是封闭型的四合院;从立面看,宅有两楼一底,大门阔绰,匾额高悬(大门额“楼宇维新”正屋门额“年进期颐”),雕窗对立。最为壮观的是三楼的三面回廊,俗称“走马转阁楼”。


大利风光迷人,民风古朴。进入大利,徜徉在这翡翠般的生态林园之中,可领略这里的风光,可品味这里的民俗,可感受这里的幽雅、静谧。一切都好像原汁原味。


大利侗寨是侗族大歌发源地之一,有老、中、青、少等不同龄的侗族大歌队,逢节日活动全寨男女老少唱侗族大歌、唱侗戏,民族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民族风情浓郁,有祭萨、吃新节、侗年等节日,还有吃相思等习俗。


大利人爱唱歌,个个都有一副好嗓子。也许是这里幽美的山、圣洁的水赐予他们的吧!劳累一天的庄稼人,吃过晚饭,都会自由组合,聚拢到某一家,或鼓楼、或花桥,以唱歌来抒发他们的感情,以唱歌来消除一天的疲劳。



每晚寨上都有好几处歌堂,少年姑娘、中年妇女、中年男子、老年男人,分别在各自的歌堂唱大歌,青年男女则混合在一起,对唱牛腿琴歌。


侗族大歌、牛腿琴歌,历史源远流长,演唱技巧很高,每位歌手都是从小受到熏陶,长期演练所成。


侗族大歌为多人合唱,多声部,音韵宽广,旋律高低起伏;其声音模仿鸟叫蝉鸣,模仿风声水声林涛声,是音乐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有如纯真的天籁之音,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大地的声音”。


女声大歌,悠扬婉转,犹如细流潺潺;男声大歌,奔放雄浑,犹如洪波滚滚。大歌内容丰富,有赞扬善美,有鞭挞

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阳春念和贵州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林森

丑恶,有感受美好的生活。牛腿琴歌,柔情绵绵,倾诉青年男女心底的爱慕思念,唱出心底美好的追求。



大利侗寨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越声/文图 黄真/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青瓦   花桥   侗族   龙潭   阳春   鼓楼   谷仓   村寨   贵州   深山   小溪   人称   明珠   东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