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罕见的一家四口,一家人全都当过皇帝,这在唐朝非常罕见

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是三兄弟,而唐穆宗则是他们的父亲。一家四口人全都当过皇帝,这在唐朝历史上也非常罕见。今天,我们先来说说这一家四口中的父亲和两位儿子。

我们先来说一说穆宗李恒。穆宗李恒是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原本宪宗并不想立李恒为太子,但原太子人选李恽(yùn)的母亲身份低贱,在朝廷中难以得到支持。相反三子李恒的生母是郭子仪的孙女,不仅地位非常的高,而且郭氏在朝廷上下的势力非常的强大。朝廷上下都呼吁拥立李恒为太子,宪宗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立李恒当了太子。这还是李唐王朝第一次从“母以子贵”到“子以母贵”。不得不说穆宗能够当上皇帝,就是因为有一个非常能干的母亲。但可惜的是,母亲的才能并没有遗传给李恒。李恒上位没多久,就将父亲李纯打压藩镇割据的成果毁于一旦。

穆宗李恒是在25岁那年继位的。在25岁这样本该大展宏图的好时光,李恒却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吃喝玩乐上。李恒即位没几天,宣布大赦天下后,就召集歌舞伎女入宫表演,在自己的父亲李纯下葬后,就更加肆无忌惮,放纵无度。

有一次,敌人入侵,边关告急,形势非常紧张,穆宗却下令说要去华清宫玩。朝廷百官齐刷刷地跪在延英殿门口,请求穆宗以国家为重,先把这个紧急情况处理了。结果穆宗不耐烦地说,“朕已经决定要出去玩了,你们不要再来烦我了!”一直在华清宫玩到太阳下山才回来。

不仅如此,穆宗还非常的奢靡,经常重金赏赐宦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召集歌舞艺人入宫表演,连死都是在游玩中中风倒下引起的。

不过,回头看穆宗的帝王生涯,虽然多是荒唐无度,但也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地方。

穆宗干得最好一件事就是用和亲和会盟来稳定对外关系。

长庆年间,穆宗将自己的妹妹太和长公主嫁到回纥(hé),暂时稳定了西北地区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繁荣。同一年,吐蕃派使者请求结盟,两国都表明了自己想要结束战争的想法,一拍即合,用汉文和藏文将结盟的内容刻在石碑上,立在了西藏的大昭寺,暂时结束了战争。

边疆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和平,也是穆宗在位的时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政绩了。

可惜,穆宗的昏庸无能实在是多过他政绩,而且还将这种奢靡享乐的恶习传染给了自己的儿子敬宗李湛,后者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荒淫无度的程度比自己的老爹还高。更加速了李唐王朝的灭亡。

李湛14岁当太子的时候,穆宗就已经生病了,他不仅不关心生病的父亲,还在宫里面和太监们踢球玩耍,穆宗死后,连遗体都还没有下葬,李湛就开始听曲看戏了,完全不像一个刚没了爹的人。

李湛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玩乐,而且还是个高手。不管是马球,搏斗、摔跤、拔河、赛龙舟,他都非常在行。

李湛看人搏斗的时候,要求参加者必须动真格,导致那些搏斗的人经常断胳膊断腿,有些甚至还会重伤性命不保。

反正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是和玩有关的,李湛就非常的感兴趣,还在晚上带着人出宫捉狐狸,称作打夜狐。穆宗至少还有点外交上的政绩,但敬宗就真的是找不出来了。

李湛在位3年,18岁的时候就被宦官杀死了。如果他多活几年,说不定唐朝就早几年灭亡了。

穆宗的长年游乐,敬宗的顽劣不堪,奢靡享乐,连当时的大诗人以及大文学家杜牧都看不下去,写了一篇著名的讽刺文章《阿房宫赋》。借秦朝灭亡的故事,表达了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平定藩镇割据,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的愿望。可惜,这些愿望终究也没能实现。

接替敬宗上位的是文宗李昂。李昂是穆宗的第2个儿子,李湛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是兄弟,但文宗和敬宗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文宗不仅不喜欢玩乐,而且还非常的贤德。

文宗上位的时候非常的勤勉,在哥哥敬宗当政的时候,每个月只上朝两三次,而文宗则改为每单日就上朝,而且时间还特别的长。上到军国大事、朝廷用人,下到各地的灾情、百姓民生,他都非常具体的过问,详细的和大臣们讨论研究。

文宗还非常重视谏官的作用。他单独为谏院铸造了“谏院之印“,这样谏官们上奏折的时候,就不用向其他部门单独申请印章,令上奏的事情泄露。

而且唐文宗的生活非常的简洁,他不仅倡导节俭,而且自己身体力行,饮食上也从来不铺张,碰到各地发生灾荒的时候,还会主动要求减少膳食,为百姓们尽一份心力。

文宗的父亲穆宗和哥哥敬宗都喜欢玩乐,但文宗李昂却不喜欢这些,也不尽女色,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见识非常的渊博,连宰相都经常会被他问住答不出来。他非常喜欢把有学问的大臣召到宫里面,谈论文章,经常一聊的时候就聊到深夜。

文宗自己对诗文经史非常感兴趣,所以文宗对教育,尤其是科举考试非常的重视。

在唐朝时,科举的地位已经在逐步提高,但因为当时唐朝的印刷技术还不发达,与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供不应求,很多学子备考时,只能用传抄的方式来记录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抄写错误,既影响学习,也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为方便更多学子学习儒家经典和备考科举,也是为了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唐文宗采纳了国子监的建议,花费了7年的时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楷书将12部儒家经典雕刻在114块石碑上,供科考的学子学习,包括《礼记》、《诗经》、《论语》、《孝经》。这114块石碑被称为《开成石经》,是目前保存的最完好的石经,也是中国研究儒家经典文化的重要资料。

文宗非常勤政爱民,但在处理军国大事上很优柔寡断,没个主意,有帝王之道,却没有帝王之才。连宰相都非常的失望,主动辞去相位。贤臣离开,小人上位,正直的大臣越来越受排挤。而文宗软弱的性格,对藩镇割据一再姑息,导致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

而在面对宦官问题上,文宗的表现也不太如人意。

文宗是靠宦官扶持上位的,他非常恨宦官,但是又很怕宦官。他上位的时候,曾经下诏要各方举荐贤良正直、直言上谏的人来应试。其中有一个名叫刘蕡(fén)的举人在试卷中指出,宦官专政对天下不利,现在国家的危机大都是宦官专政导致的,还讲了藩镇割据、奸臣当道的很多危害。提出要排斥宦官,将宦官手中的权力还给将军和宰相。这篇文章在当时起了极大的震动,大家都觉得写得非常好,文宗也很赞同。但这种公然和宦官做对的行为,连文宗自己都不敢。最终文宗也不敢录用刘蕡。

后来文宗地位稳固了些,他着手培养了自己的亲信,利用了宦官内部之间的矛盾,解除了当时的大宦官王守澄的兵权,用一杯毒酒将他毒死。

开头是个好开头,文宗想乘胜追击,除掉宦官仇士良。就和亲信谋划,用计杀掉仇士良。

文宗的亲信大臣在朝会上报告说,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昨天夜里降了甘露,是个好兆头。文宗先派亲信去查看,亲信按计划回来报告说不是真的干露,希望文宗复查。于是文宗顺势派宦官仇士良等一干人去查看,派遣士兵埋伏在院门后,准备杀掉仇士良。可惜和仇士良同行的知情官员心理素质不够高,自己紧张得要死,被仇视良察觉出破绽,发现了那些埋伏的士兵。仇士良不仅全身而退,而且还挟持了文宗,将参加计划的官员全部诛杀。这就是历史上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文宗被宦官更加严密的监视,宦官的气焰也更加嚣张,对皇帝毫不尊重。文宗原本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却抵抗不过宦官的胁迫,最后立了弟弟李炎为皇帝。被监视的日子身体也变差,日子也不好过,最后郁郁而终,想念32岁。文宗在位14年,是这3个皇帝里面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他品德优良,可惜却没有能力改变朝廷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文宗   儒家   皇帝   藩镇   宦官   亲信   科举   上位   朝廷   唐朝   太子   罕见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