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去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是许多人纠结的问题。

但这也注定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毕竟不管选择何者,总有人会成功,总有人会失败。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和锻炼自己的”撒手锏“,让我们无论在哪,都能博得一席之地。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讲述体制内与外的故事,帮你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今天,想和大家讲三个很应景的故事。

都是真事,分别来自于我同学、我朋友以及我自己。


1

第一个,和“编制热“有关。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在当下的形势下,很多人都觉得搞个编制,有个铁饭碗是最靠谱的。

我说个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情,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的样子,曾发生过一场编制内人员大规模“下海“的剧情。

因为财政供养不起,很多地方发不出工资来,有的只能搞“停薪留职“,有的就干脆辞职下海了。

直到后来,我们发现了土地财政,伴随着房价一路高升,有些地方带编人员的待遇也好得让人震惊。

但现在,经济整体下行,房市不振,土地财政可能玩不转了,编制内的待遇还能不能维持?

说实话,我不知道。

我只想起了,我一个研究农学的博士朋友。

当年毕业时,有很好的机会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去继续研究杂交、育种,走自己擅长的学术道路。

但他却被“公务员热”吸引,头脑一热去了某个政府部门办公室。

毕竟学历高,一开始定的级别并不低。

问题是,政府办公室根本用不着他的那些研究能力。

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专业能力,和一帮年轻人竞争怎么写材料,怎么给领导排席次,怎么迎接上级检查,画图表之类的事情。

几年过去了,他不仅职位毫无进步,而且身心非常疲倦。

他的博士同学,现在很多都已经成了教授,在专业领域有了名气,有社会地位,有可以持之以恒的事业,心态完全不同了。

每次聊到这些,他都是长吁短叹,悔不当初。

他的能力特长在于学术研究,而不是写材料,组织会议,跑腿,画图表。

美团王兴曾经讲过,他本科时有幸在清华听过不少牛人的讲座。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2001年4月19日,哈贝马斯的访问演讲,清华法学院挤得水泄不通,他费尽力气挤了进去。

在听完之后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浪费时间去听那些你根本不懂的东西,不管对方名声多大。

人生同样如此,不要去走那些你根本不可能擅长的路,哪怕这条路看起来光鲜亮丽。

特别是你在还有的选的情况下。

我另一个专门做体制内咨询的朋友,公周老师曾经说过,其实体制内对那些出生草根,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人特别适合。

因为本来就没什么好的选择,进了体制不仅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社会地位,而且万一哪天踩中了大运或者开了窍,指不定就一飞冲天了。

但对于一个农学博士而言,除非去的是专业对口部门,或者背后有贵人提携,否则去个体制内综合运转部门,真的很尴尬。

你怎么可能拼得过刚大学毕业的小年轻啊!

时间一长,自己都要否定自己了。


2

第二故事,和“双减“有关。

我有个大学同学,因为没考上研究生,又错过了校园招聘季,无奈只能在离开学校后才去找工作。

找来找去,去了一家很小的中学生培训机构应聘,准备当个培训老师。

老板亲自招人,看了看他××大学中文专业的简历,问他:“你是来应聘语文老师的吗?”

同学一脸痛苦:“不是,我不想教语文。”

老板笑了:“你一个学中文的不当语文老师,那你想教什么?”

同学想了想说:“要不教数学吧,我高中时还挺擅长数学的。”

老板随手抽出一张高三数学试卷对他说:“你现在做,就在这儿做,能拿140分以上,我们就要你。”

于是在时隔数年后,同学再一次打开了一张高中数学试卷,然后,闻到了一股初恋的味道。最后的结果——121分。

我同学都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了,老板反而笑着叫住他:“虽然没上140,但你一个学中文的还能考120多分,已经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我们最近正在新老师培训,你来试试,培训结束能通过就留下,不行就算了。”

培训时间是一周,同学每天都要做近10张高考数学试卷,等到培训结束的时候,他基本上每次都能拿满分了。

于是,同学去了这家小小的培训机构做了数学培训老师,专攻高三数学。然后跳了几次槽,成了某知名培训机构的高中数学培训名师了。

这两年他已经自己出来开培训学校了。

前段时间“双减”落地,我以为会让他失业。

结果问了下他,才发现对他们这种个体户而言,影响没那么大。

虽然由于疫情和政策影响,日子确实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了。

但因为高考是真正的刚需,所以已经在这方面修炼出独到本事的他,怎么都不会太差。


3

这几年,我看到过不少篇自媒体文章,观点大概是这样的:

“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没有一个后悔的”。

又或者是完全相反的:

“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其实,这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体制内的,体制外的,后悔的,不后悔的,我都见过不少。

而我在仔细跟踪观察之后,认为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下面的现象。

这几年,我在观察我同学和身边的朋友时,发现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那些从小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毕业跟风进了大国企、知名外企的人,可能会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

特别是在当下经济压力较大,裁员此起彼伏的情况下。

他们从来各方面素质都很不错,基础也很好,所以在毕业的前5年,无论是社会认可度还是收入,他们一路领跑。

但在毕业5年后,不少在学生阶段表现并不突出的人,后来居上,弯道超越。

这些后来居上的人,大部分都拥有两个特质:

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要么就是在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全身心地耕耘。这种能帮助我们脱颖而出的一技之长,越往后走,越会成为决定你人生成就高度的决定因素。

它们就是人生里的“撒手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拥有“撒手锏”的人,越往后发展会越好?

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时代真的已经不同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骨头。那种改革开放初期依靠“信息差”“胆子大”,在这个城市买个东西坐上火车去另一个城市卖就能发大财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整个国家层面都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需要扎猛子,钻得深,才能有肉吃。

个人也一样,你在每个方面都平均用力,也就意味着你能获得的上限也一定是“平均水平”。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

没有稀缺的东西(能力、资源、天赋),就难以在这个时代活出自己的精彩。


4

写东西,曾经是我的一个特长加爱好。

读书的时候,还曾写过一些获过小奖项的文学作品。

所以,自媒体兴起后,我毫不犹豫地就开始了写作,也因为文笔还行,所以收获了不少初始粉丝。

有些粉丝,甚至是从知乎就开始关注我,一直关注到现在。

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会写东西的人很多,能写的人也很多,我相对于那些更专业的“写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然后我才意识到,其实我最擅长的并不是“写”本身,毕竟相对于那些日更万字的写手,我简直毫无优势。

我真正擅长的,是将我所经历和思考的东西,整理提炼打包后,进行“输出“。

毕竟,从工作一开始,我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工作者“。

我在职场里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从底层一步步走向高处,同时又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的书。

把这些蕴含于实践中的真方法、真干货总结提炼出来,这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撒手锏“啊!

而文字,只是承载这些想法和观点的工具。

把思想表达清楚了,再想办法让文字更加简练、准确,有温度,大概也就够了。

所以,后来的我,几乎所有的写作背后,都蕴含着我对于职场,对社会,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也因而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

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份副业,更聚拢起了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


5

这就是“撒手锏“的巨大威力,也是我一直劝年轻人,一定要想办法去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的原因。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曾经下过一个定义:

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做得比别人好,那就是值得喜欢去做的事。

就像物理,很多人死活读不进去,但丁肇中却觉得物理很简单,不用费太大力气,物理和数学常常考满分。

我们一定要明白:

所谓的“撒手锏”,不是你的一项能力要超过所有人,而是你在某些方面,比你周围的人稍微突出一点就行。

快手和抖音上面的一些所谓“牛人”。这些人有写字的,画画的,做手工的,甚至还有是吐烟圈的,玩溜溜球的,打街球的,踢毽子的,流浪说书的。

说实话,这样的野路子看起来再花哨,和真正科班出身、训练十多年的专业人士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我们经常开玩笑时提及的小区大爷的乒乓球,认真来说,估计连专业水平的中学生都打不过。

但所有的这些,都丝毫也影响不了这些快手和抖音上的人吸引粉丝,打造个人品牌,乃至以此谋生。

你可以看到很多小众的公众号,写的文章很可能也就是自娱自乐而已。但在它们的粉丝眼里,这些文章就是最好的。

哪怕订阅栏里已经有了几十个公众号,里面有很多百万乃至千万级的大号,粉丝也依然愿意点开这个小众的公众号。

对于这个公众号的主人来说,他只为这些人写,就已经足够了。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点,它让每个人的优势都可能被放大。网络既连接了很多人,也分化了很多人。

所以互联网时代撒手锏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只需要比有些人厉害,并让那些觉得你厉害的人看到就行了。


6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撒手锏”吗?

我认为可以。

换句话说,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呢?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吗?当然不是。

兴趣本身不会是“撒手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活里,某个人对某项运动喜欢的不得了,但真要让他去做,又做不好。喜欢并不能成为擅长的充要条件。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虚,不妨试试拿张白纸回答下面10个小问题:

1.这些年里,你最得意、最引人注目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2.你是否因做某件事,得到过很多人的赞扬?

3.你觉得,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4.未来,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5.有什么事,你很久没做过了,但突然会很想去尝试?

6.有没有什么事情,你和别人同时做,会做得更快、更好?

7.你觉得到目前为止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8.你有没有废寝忘食做过一件事,而且不觉得累?

9.你有没有在和别人谈起某件事时,抑制不住激动,甚至背心出汗或者产生尿意?

10.你有没有在工作以外,通过做别的事情赚钱?

从以上这10条里去找交集,基本上同时满足三条以上的,大概率就是你的撒手锏。

除此之外,年轻的时候不要自我设限。要敢于尝试不同的人生路径和不同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贵人为你指出的路。

不要轻易放过自己身上任何一个可能的长处。更不要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很多人总喜欢憋很久,再放个大招。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受益于我们传统的教育,学生时代,但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多数时候都会被老师视为“奇技淫巧”,加以限制。

当然,读书的时候是应该好好学习,尽量不要想着凭这些优势去当什么“网红”,而是应该把学习和认知的基础打牢。

出了学校,进了社会,就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应是我有神通,但就是不用,等到多年以后再来跟别人吹牛:“你别看那个谁如何如何,我当年如果要是怎么怎么,肯定比他牛多了!”这样的话,我在那些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中年人身上,实在听得太多了。

更大的可能是,你当年的“撒手锏”,会被你遗忘。

很多年以后,你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本事可以让人击节赞叹了。

要知道,所谓的蓄势待发,蓄势固然重要,但如果迟迟不发出来,很可能也就无声无息地沉默下去了。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终极撒手锏。所有的撒手锏也都需要不断进化升级。

郎朗到哪里都要练钢琴,歌唱家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子,一个优秀的拳击手必须保证自己的上场次数……你越擅长的东西越要经常拿出来打磨,拿出来比比。

你越把自己的撒手锏当回事,天天藏着掖着,就越怕有一天亮出来的时候没那么厉害了。

你越是怕出现这种情况,当有一天真正需要你亮出撒手锏的时候,就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期待你的撒手锏藏而不用,然后一出手就能“一击必杀”。武侠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2019年大火的《流浪地球》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饱和式”这个词。

电影里,每一个需要救援的地方,都会派出数支队伍一起上,谁先到谁就先救援。

不在乎多余的付出,不计较成本的投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付出百倍努力。

对于你的“撒手锏”,也应该是这样。

没有发现自己的撒手锏之前,你可以慢慢走,慢慢看,做多种尝试,混混圈子,等待机会。一旦找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可能实现突破,就一定不要等,也不要过多计较成本。快速进入,把能投入的精力都投进去,这就是“饱和式投入”。

有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在哈佛演讲。他向所有哈佛的年轻学生提出了三个忠告,其中的第三个是:

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大部分人,从业余高手到专业,再到职业,差的就是这一点突破。这一点突破,最需要的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特别是在当下整体经济压力大,工作形势严峻的时刻,“寒冬”之中,一定要把根扎得深,扎得越深越好,就像干旱地区的植物一样。

而等到春暖花开,雨水充沛,你就可能以远超常人的水平突破进步了。

人生短暂,一个人的高光时刻,并没有那么多。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苟着,默默打磨自己的撒手锏。

等到机会来临,就要全力出击。

如果有了机会还磨磨蹭蹭,犹犹豫豫,不上不下,那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体制   撒手锏   后悔   粉丝   事情   优势   身边   能力   东西   同学   机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