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活着》,从活着中看到希望

本文由小狐狸的佛铃花海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搬运,如果发现必追究。原创不易,谢谢理解。

作者余华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活着》中,余华向我们讲述了福贵的一生。

从福贵的一生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所有的一切终将逝去,无论财富,幸福与苦难。而只有活着才能看到希望,生活才有盼头。

1:痛是人生的必修课

徐福贵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不愁吃穿。可谓是含着金汤勺出生。

少年时的福贵,上私塾从来不走路。找一个雇工背着去上学。私塾先生叫他念一段书时 ,他却对私塾先生说:“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 年过花甲的私塾先生对福贵的爹说“你家少爷少爷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


没想到先生一语成谶。

长大后的福贵喜欢往城里跑,学会了嫖和赌。

最荒唐的是他让妓女背着她到老丈人的店门请安,老丈人觉他丢人,见了就躲。

刚开始福贵偷母亲和家珍的首饰,女儿的金项圈也被他拿去抵债。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赌场老手龙二,他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全输光了。那天福贵像只瘟鸡一样走出青楼,它再也没有胆量向老丈人请安。

他爹知道福贵输了所有的家产,气得在床上躺了三天。最后对福贵说: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

那是过惯富贵生活的福贵第一次挑起扁担,一天下来,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人累得都要散架了。到那时候福贵才明白他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铜钱,他就是想让福贵明白一个道理,要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

那是福贵第一次在生活中感到痛。

然而后面一系列的痛苦接踵而来,让他应接不暇。

父亲因接受不了他败光了祖上的基业,没过几日便也去世了。徐家我也从原来的高门大户变成了现在的茅草屋。母亲从原来的富家太太变成了现在挎着篮子扭着小脚带着凤霞去挖野菜。

没过几天家珍也被老丈人敲锣打鼓接走了。

老丈人向福贵喊道“你这畜生,怎么不来向我请安了?畜生你听着,当初是怎么娶走家珍的,我今日也怎么接她回去。你看看这是花轿,这是锣鼓,比你当时娶亲时只多不少。”


那时福贵一会恨这个,一会恨那个,到头来最恨的却是他自己。

此时的福贵不仅尝过了生活带来的痛,而且也一并承受着精神给他带来的痛苦磨难。

人终究是要活下去的呀,福贵还有凤霞和母亲需要养活。

福贵从地主龙二那里租来五亩地,从此他再也不是穿绸衣的少爷了,而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满身是泥的佃户老农。

过惯了富贵生活的母亲加上年纪的增长和生活的艰辛,终究是熬不住倒下了。

福贵本想去城里找医生给母亲看病,却不料命运就愿意跟他开玩笑,他被抓去做了壮丁。

罗翔曾说过“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是对的,但却永远做出的是错误的选择。知道和做到这个巨大的鸿沟,你永远无法跨越。”

这就如同少年时的福贵,人生并不会因为你知道自己错了而给你开绿灯。

人生中受点痛苦算什么呢,痛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生在世,谁又会没有痛苦呢?生活不会放过任何人,万事都要靠自己。

2:情是照亮希望的心灯

对于福贵而言,亲情是福贵点燃希望的心灯。

当年老丈人一顶花轿把家珍接了回去,有庆半岁的时候家珍却带着有庆回来了。

在家珍的心目中,一家人只有在一起才会有家的样子。

家珍的重新回来让福贵的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便什么都不怕。

在福贵被拉去做壮丁的那几年,家珍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不仅照顾年迈的母亲,还有养育一双儿女。

福贵在队伍里拉大炮,后来队伍被围住。开始的时候空投大米救援,福贵就跟着他们一起抢大米。

后来跟着他们一起抢大饼,往往是大饼没有抢到,自己却是鼻青脸肿。

晚上睡觉的时候炮弹满天飞,外面的伤号越来越多。遇上了大雪天,都能听到伤号呜呜的声音,第二天有的伤号被冻死了;有的人想要逃跑,还是被抓回来毙掉了。


后来他听说只要被俘虏就能回家了,福贵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福贵对家里人的这种感情支撑了他心底的灯火。靠着这团希望之火福贵重新回到了家。

福贵回到家中一遍遍对自己说:“我回家了”

回家的头天晚上福贵怎么也睡不着,他和家珍,还有两个孩子在一起,他觉得心里既踏实又暖和。

后来家珍说过我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知道家珍的话是希望他们一家人以后再也不分开。

电影《隐入尘烟》所说,一生之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与良人。一生所爱,不过守护与陪伴。看似简单话语,饱含了我们对彼此至深的感情。

人们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体会不到那么多的幸福感。但当他失去的时候他才会怀念曾经的幸福。年少时的福贵,风流成性,不懂珍惜。好在一系列的磨难后让他体会到了,唯有真情在,我们就有抵御一切的能力,就会有盔甲。

是啊,一家人只要天天在一起,这就是莫大的福分呀。

3:痛暖交织方为人生

什么才是人生呢?福贵直到出走半生才明白,一家人只有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凤霞是福贵的大女儿,却在一次高烧中变得又聋又哑。

虽然命运给力她重重的一击,但她认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很知足了。

转眼间有庆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太穷,父母决定把凤霞送人,让有庆去读书。

被领走的那一天凤霞挣扎着要去田里看父亲,她的眼泪在脸上哗哗地流,哭得身体一抖一抖,时不时地抬起胳膊擦眼睛。

姐姐走后,有庆不干了,他宁愿自己不上学也要姐姐回来。哪怕是福贵追着揍他。

有庆却自己卧在床上,裤子褪到大腿一面,露着两片小屁股,等着福贵去揍他。

不久后,凤霞因为太思念弟弟跟父母深夜偷偷跑了回来。

富贵送凤霞回城的那天晚上,他再也舍不得女儿了。他看了看那户人家,又看了看凤霞。他背起凤霞,带她回家。

那一刻福贵深刻体会到了一家人的意义,他毅然地扛起身上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回到家里福贵郑重地说道:

“就算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

凤霞渐渐长大,可以赚工分养活自己。

有庆呢,一边读书一边放羊,为了羊能吃饱,每天天蒙蒙亮便去出门割草。不但把羊养得又肥又壮,而且也练就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会上拿了第一名,妥妥地让富贵长了回脸。

这时的福贵内心充满了希望,他觉得生活有了盼头,人生充满了温暖。

但老天爷总想要跟你开个玩笑。

一次县长太太生孩子大出血,医院里的人为了讨好县长。把有庆的血抽干,有庆当场惨死。

凤霞也到了出嫁的年纪,找到了二喜这样知冷知热的人也算如愿。但是好景不长,就因为难产大出血而亡。

家珍接二连三遭受丧子丧女的打击,病情每况愈下,最终撒手人寰。

临死前,他嘱托福贵:“你还得好好活下去,还有苦根和二喜。”


福贵看着苦根一天天长大,心里有了许多慰藉。日子虽然会过得苦一点,但是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但是你永远不知道意外跟明天哪一天会先到来,没过几年二喜和苦根先后意外身亡。

本来都已经到了颐养天年,子孙承欢膝下的年龄,福贵就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孤身一人。

福贵最大的愿望就是给苦根买头年,那样苦根就可以骑到牛背上玩了。

苦根死后第二年,福贵终于攒够了买牛的钱,他买了一头跟自己一样年老的牛。从此,一人一牛,相依为命。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说:“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身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福贵的人生为自己完完整整的活了一回,无论痛苦与冷暖他都有所体会。

大仲马说过:“烦恼与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与一念之间。”人生中本就是痛苦与欢乐并存。当心中存有希望时,你就有了奋斗的勇气,你便会无所畏惧,人生就会是一番新天地。不论以后成功与否,我们都要勇敢看先前方,待迷雾散去之后,阳光定会格外明媚。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就是活着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伤号   家珍   富贵   老丈人   私塾   少爷   家人   痛苦   母亲   人生   余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