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龙泉寺-犹如一个民国精品石雕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

那天一早我们驾车从台怀镇出来,走西线,沿途有龙泉寺、竹林寺、金阁寺和清凉寺。我们先去龙泉寺。 来看龙泉寺主要是其为五台山十大寺庙之一。同时,是五台山世遗的十个寺院之一。

寺离台怀镇6里,就在西线的路边。这里已经有海拔1700多米高。要爬108级台阶才能到寺门,五台山起码有七八处这玩意。

台阶下面是一座青砖照壁,中间镶嵌一块汉白玉石雕,繁复精细,中间是文殊菩萨像,周边是五台山中心庙群、演教寺、龙泉寺、佛母洞、栖贤寺、观音洞等主要寺庙。石雕中有人、松、石、径,塔,楼阁,庙殿和石窟。

爬台阶上去还小喘一口气。仰望是龙泉寺那著名的大牌坊。这大牌坊是龙泉寺第一大看点,石牌楼四柱三门,三个楼头,分上下两层。中楼檐下,雕一竖匾,上题“峻凌霄汉”四字,横栿间的嵌板上,题有“佛光普照”四字。

石牌楼的前后垂和三门的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中门的券上雕有二龙戏珠。两个耳门的拱券上雕有花、桃、柿子、笔、尘掸、纸扇、宝镜、书、壶等。牌坊整体雕有89条龙,20多个狮子。 牌坊是出自定襄县宏道镇青年石匠胡明珠之手。共耗银三万六千四百多两,一百多雕工石匠,雕刻了六年(1920-1926)才完成。

牌楼后蹲着两个大石狮,往两侧还有石幡杆,插在石方台上,共五节高,末端套着铜顶。

寺门上书龙泉寺,门券和两边的假窗上都雕有游龙和蟠龙。 坊、狮、杆、桥、门券、窗都是一色的汉白玉。好下功夫,也得说有钱呀。

再往后寺门前有一个小石桥,也是精工细雕。可看着怎么都是铜钱。


龙泉寺始建于宋代,说是原为杨家将的家庙,寺西北不远的山岗上,建有杨令公瘗骨塔。相传,宋代杨业被俘绝食死后,在五台山为僧的杨五郎建此塔,将父亲的忠骨葬在里面。

寺明朝时重修,清末、民国初期扩建,成为南山寺的下院。寺内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现在是山西省保。寺依山而建,随地势四座院落横向排列,寺三座山门并排,各自独立,正门既是天王殿。正院叫殿院,进去后是观音殿,中供观音菩萨,左右两旁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壁有悬雕,供十二圆觉菩萨。

进右侧的大院,好繁复精美的一座塔,通体满雕。

看说明是普济和尚的墓塔,始建于民国十三年。普济和尚是清末南山寺主持,曾在五台山修葺了18座寺庙,慈禧太后曾赐其“真如自在”的牌匾和半副銮驾,待遇很高呀。当年龙泉就是寺是南山寺出资复建,并成为其下院。所以普济和尚葬在这里。

塔通体为纯汉白玉砌筑。连台有8米高,下面是一个6-7米见方坐的石台,台的束腰上下雕有仰伏莲,中间雕小坐佛像一百一十尊,四角雕力士。

塔基为八角形,角上雕力士。塔身为覆钵式,上雕有经文。四面各刻一尊弥勒佛像。普济和尚死于民国六年,曾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够神的)。塔身最上有八角飞檐,各角挂铃铛,仿木斗拱,犹如一把大伞遮住塔身。


台上有石栏,也雕满花草。


塔刹很高,顶覆圆盘,上安铜顶。

这塔,加上寺门口的那一套石头,这寺就是一个民国石雕精品展呀。

西院为文殊殿。殿里供文殊菩萨,两壁绘有五百罗汉像。

院中间还有一座覆钵式石塔,上刻:“普济和尚徒弟庄严极乐堂上第一代轴净文公大和尚之塔”,这是普济和尚得意弟子岫净的墓塔,其也是南山寺主持。

塔建于民国二十年,形制基本是仿东院他师傅的那座,但比之简单,青石砌筑,没有塔台。塔基只只中间束腰处雕有花纹。塔身上也有一八角形飞檐。上为塔刹。倒是觉得简单大方。

从正院往上是第三重大殿——大雄宝殿,内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两侧是十八罗汉。不过院里正在修,有些凌乱。

往寺东边,山沟里有一山泉,称为龙泉。传说,昔有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把它们压在了山下。龙泉寺因此而得名。龙泉寺处在中台顶脚下,由九道山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象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们也把这里叫做九龙岗。


山泉清冽可心,我们还打了一桶,带回北京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石雕   民国   牌坊   山泉   拱券   龙泉   汉白玉   文殊   菩萨   和尚   精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