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人性的事不会长久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为了招揽门客,皆是礼贤下士,招揽了人数庞大的门客群,并且好吃好喝好招待。

这些门客中,不乏许多经典人物,如刺秦王的荆轲、自荐的毛遂、鸡鸣狗盗的某某和某某、刺客专诸与要离、被五马分尸的商鞅、大展宏图的李斯,不知名的门客就更多了,他们都是各为其主,各自在不同历史场景中演绎了经典的历史故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齐国宰相孟尝君的门客冯谖(xuan)。

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时并未得到重视,只是有吃有喝而已,但他不像有些自命不凡、清高的门客那样隐忍不发,反而三番五次要求提高自己的待遇,要金银、要吃穿、要车马,孟尝君没有吝啬而是统统满足了他。

后来,孟尝君让他去讨债,他居然自己做主免除一些人的债务,为孟尝君赢得了口碑。他的理由是,免掉的这些都是确定无法追回的债务,与其强逼,不如放弃,以收揽人心。

待到孟尝君因为功高盖主被齐王罢相,冯谖又辗转游说魏王和齐王,施展了狡兔三窟的计谋,为孟尝君找到了三处安身立命之处,最终孟尝君算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度过了数十年的太平日子。

今天不是要夸奖冯谖有多厉害,而是要说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孟尝君罢相丢官后,那帮饱食厚禄的三千门客居然如鸟兽散一般都跑了,留下的只有冯谖。待到孟尝君东山再起时,余恨未消的孟尝君对冯谖说,那些家伙如果回来了,一定要吐他们一脸口水!

没想到冯谖立刻跪倒谏言——有生有死,此乃天道;趋利避害,此乃人性;嫌贫爱富,众皆如此;所以,请不要怪罪那些离开的人!

好一个明天礼知人性的冯谖,他解释了很多我们短期没看明白的事情,也说出了这世界的真实道理。

很多人选择无视人性,选择道德绑架,拿自己逆人性的标准去约束自己的父母、伴侣、子女,或者是员工、老板。如果是为了达到目的故意为之,也还能理解;但如果真的是,见不得人性的底层、看不惯别人的自私、只维护自己的精神纯净,那就真是丢了自己的人性、逆了天。

接纳人性的阴暗,接纳世界的不平,并不是让我们躺平,而是为了更加豁达、平和地融入社会。无视人性中的恶,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世界,就无法拥有充实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人性向善,同样也是人的本质。要相信人性,做好自己。

#战国#​ #战国四公子#

#春秋战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魏国   楚国   如鸟兽散   人性   门客   齐国   债务   战国   公子   长久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