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次北伐均未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因为中华文化在当时社会具有正统性,几百年后建立的隋朝,相当于完成了历代南朝政权所没有完成的任务,就是华夏正统的回归。这让我产生一个思考,就是怎么看待一个政权和一种文化的重叠性,是否能将政权视作一种文化本身,如果爱这个文化,那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南朝没有北伐成功而感到惋惜,他们虽然是一以贯之的华夏文明延续者,可他们没有能力让这种传承继续发扬光大,而隋朝虽然是脱胎于北朝这种胡汉杂居的环境,但他却切实的做到了让华夏文明重新伟大的成绩。所以,从情感上来说,我们倾向于一个主体能够不断延续他的寿命,关注的比较多的就是他的嫡长子,但如果庶子更有才能,为什么就不能让其作为代表呢?进入这种偏见的原因,我想可能就是一直以来灌输在我们脑海的儒家尊卑观念,名正言顺很重要。把这个话题扩大,试问如果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成功,可不可以视作一种新的华夏正统回归?日本虽然经历了全面西化,但其内核有很大程度仍旧是一种,以华夏文明为标榜的东亚传统文化内核,他有这个资格说他是华夏文明的庶子,可以最大程度的让这个古老的国家,仍旧以一种延续性的姿态发展下去。可情感上,我们不会承认这种认知,日本再像中国,他也不是中国,他有他的一套东西,我们是抗拒他们这种变化的,但发现没有,其实隋唐给南朝人的感觉何尝不是如此?现代我们不会说隋唐是一次亡国灭种,只是说这是新的大融合。民国时期我们又在保卫什么呢?政权还是国家?现在看,大家高举的确实是国家存亡,而且我们赢了,可现在过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文化传承和过去比起来,除了政治模式,其他方方面面变化何其大?甚至日韩台湾这种美国的类附属地区都要有话语权,说自己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可见文化的迁移不在于政权和区域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强权所带来的自我认同感上,弱小的会否定自我,从而去追随强大,强大的会认为这才是我们为什么可以真正打败对方的关键武器。如今有点东升西降的趋势,我们强大了,传统的认同感又回来了,但我们有一种迷茫,就是目前有两种模式,谁才是我们的正统?这在以前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时候即便政权衰弱,文化的力量还是主导,可是现在我们的政权强大了,文化力量却在一种边缘。可能说我们还不够强大,可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并不是要守护什么文化,而只是一直在守护政权而已!文化作为一种媒介,合理就存在,不合理就被抛弃,换言之,我们理解的国家只是我们的政权,实际的华夏文明已经式微,往后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融合成了一个新的东西,他不会再聊华夏文明,而是全新的叫法,目前来看,他是一种更像西方罗马文化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要警惕的。庶子可以作为代表,但邻居能不能做我们的代表,就肯定有问题了,起码心理上的坎过不去。所以,振兴中华不仅要在实力上比学赶超,内核上也要真正做到强势回归,周礼那一套仍旧要成为我们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原教旨主义,但确实是这么回事,你所有价值观都是西化的,就算仍旧是黄种人,仍旧是普通话,仍旧是秋海棠叶又怎么样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隋朝的统治者们再强调自己的血统,他也改变不了文化上的沦陷,把南朝北伐未竞之事用另外一种形式完结而已。但历史潮流证明,我这个原教旨的东西必然是淘汰的,融合是永恒的主流,也应该要往那方面发展,不然我们需要否认一切新秩序的建立,回到原始人的状态,因为那才是最初的样子!所以守护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历史片段可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历史定位,这也就不奇怪韩国越南这种国家为什么宁可冒着文化断层的隐患,也要脱离汉字舒适圈,他们认为这才是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主体,需要得到新的认同感的途径。当代中国也是如此,我们不需要纠结什么政权,文化,民族等等概念,我们现在是什么,我们只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让自我认同出来,是什么都可以,只要立得住,有最大公约数赞同,他就是正确的。现在大家有这样一个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它维护好,充实清楚,更具体到每个环节就行了,他就是我们立身之本。迷茫和彷徨是一定要经历的,但长期陷入迷茫彷徨只会害了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最大公约数   庶子   隋朝   华夏   南朝   正统   政权   重要性   自我   东西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