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五代十国那段时期,大多都是“河东节度使”反叛当皇帝?

五代十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很小,这段历史几乎是被一笔带过的,但并不是因为这个时期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其他的朝代来说,这半个世纪的政权让人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感。很多的史学家都对此感到头疼,真不知道该不如去记录和评价这段混乱不堪的历史。那个只知道崇尚武力、根本毫无礼乐约束的时代,成为了历史上最不想让人提起的过往。

五代十国的出现,是因为唐朝灭亡之后的藩镇格局导致,唐玄宗为了抵御外族才想出了这么一招。本以为是制敌良策,让地方掌握军权来抵制外敌,确实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正是因为这一政策,导致了后期的大动乱。可以说,让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就是最大的错误,殊不知他们的壮大就意味着皇权的削弱,当地方的军力和财力都足以和朝廷抗衡之时,也就是朝代覆灭之时。

节度使的叛变再加上农民起义,唐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五代十国。而这并不是另一个大统一朝代,而是一段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乱,仅仅五十几年时间里,中原地区的政权先后五次更替,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见。除此之外,周边疆域的十个政权也跟着粉墨登场,让神州大陆陷入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十国期间有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当皇帝的大多是“河东节度使”,这不免让人对河东这个地区产生了好奇,到底河东节度使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河东地区有着先天条件的优势,几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位置。当时的河东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地区,中原政权大多都围绕着这一带发展延伸,而当时的南方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这里便是政权发展的中心位置。在这里的节度使享受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而且很容易就会培养出可以与皇权抗衡的势力。当皇权强大的时候,节度使自然会乖乖臣服,而当皇权被削弱之时,他们就会寻找时机反叛,而且大多都会凭借自身的优势反叛成功,从而顺利当上皇帝。

其次,河东有着非常发达的交通,到中原的其他地域都非常方便,而这就能让河东节度使有效地控制全国。当时的安禄山就是河东节度使,他用当地的优势和交通不断地壮大自己的权力,几乎将军、财、民通通集于一身,这便成为了唐朝最大的威胁。刚开始他还是比较听话的,毕竟唐朝还是有一定的实力,但是随着自身的强大以及起义军不断地削弱,唐朝失去了控制藩镇的能力,于是节度使们纷纷叛变。

当然,节度使之间也不会谁服气谁,更不会主动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于是纷纷割据,才形成了如此混乱的局面。但在这些节度使中,最占有优势的还是河东节度使,毕竟这里本就是政权的中心,可以从政治、军事以及交通上很好的遏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所以河东节度使有当上皇帝的绝对优势。

由此可见,只要控制了河东地区就等于掌握了政权核心和交通要塞,想要操控全天下都不是难事,所以河东节度使能当上皇帝其实并不意外,而是十分合理的结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这样的大乱斗里,政权根本不稳定,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出现政权的不断更替,让中原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和叛乱。直到赵匡胤的出现,才真正结束这个乱局,让中原再次实现大统一,而这才是一个朝代最正确的开端。

五代十国的出现不是偶然,但也不会长久存在,期间出现的所谓政权也不过是类似诸侯割据的儿戏,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正是很多人都不想提起这个时期的原因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河东   节度使   中原地区   皇帝   中原   皇权   朝代   唐朝   政权   时期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