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食客三千-得有多大的费用来维持

《史记》 “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封为信陵君,礼贤下士,致食客三千人。”

说的是,战国四公子纷纷广延宾客,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均有门客三千,平原君有门客数千。后世用作咏门客的典故。

门客是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的一种职业。那时候的门客又叫食客。他们是为辅佐主人而生的,也是贵族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都招收精通各种事物行业的人才。凡是投奔到他们门下的,他们都收留下来并供养着他们,这些被供养的人就称之为“门客”。

门客们会为他们的主人服务效劳,如在主人遇到难题时为主人出谋献计或预卜前程,趋吉避凶等。贵族们在远行或会见重要人物的时候,也会随身带着几个门客,以便随时可以为他们效劳。当然门客中有的是真的具有真才实学的,能在主人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是也有一些人就只是为了骗吃骗喝假装有才之人混入门客之中。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家仆是不一样的,门客们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必干杂役,就这样主人们不仅仅管着他们的吃喝还要付给他们工钱。但是当主人有需要时,他们需要随时上阵。

孟尝君招揽各诸侯国人才,号称食客三千,其中鱼龙混杂,不少人纯粹就是混口饭吃,但孟尝君一视同仁,关心帮助他们。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便邀请孟尝君来秦国做国相,事后却害怕孟尝君是齐人,遇事会先替齐国打算,就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

孟尝君赶紧向秦王的宠妃燕姬求助,燕姬回话说帮忙不难,但想要一件白狐裘。孟尝君确实有一件价值千金的白狐裘,但已经当礼物送给秦王了。这时,一个平时被人瞧不起的食客说:“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食客扮成狗潜入内库,把白狐裘偷了出来送给燕姬。秦王在听了燕姬的求情后同意让孟尝君回去。孟尝君怕秦王反悔,急忙赶路,半夜到了函谷关才知道,要等到鸡叫才能开关。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另一个不起眼的食客学起了公鸡叫,附近的公鸡听后跟着一起叫,守关兵士就让孟尝君出了关。秦王后来果然反悔,但已追之不及。

以前贵族人身边的门客,放到现在的职业来说的话就像是领导们身边的顾问(相当于智囊或者智库)。不过现在的领导可不像以前一样鱼龙混杂的招收门客,现在领导及老总们身边的顾问都是些有真才实学的专家。


诗句有:

孟郊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李白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李白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李白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李白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李华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杜牧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卢纶 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许浑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许浑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食客   秦王   门客   齐国   白狐   李白   平原   公子   贵族   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