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为何秦朝国祚仅有十五年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月的一天,在秦都咸阳的城外大道,一个表情凝重的中年男子白马素服,兼携皇帝御用玉玺和号令天下的兵符等物,率领一众文武官员和王族成员恭恭敬敬跪迎在一支远道而来,衣衫杂乱,戎服不一的起义军队伍面前。看见中年男子战战兢兢,起义军中一个年纪较长的首领不紧不慢,带着胜利的喜悦,下车将其搀扶起身并接受献物,好言抚慰。此时此刻,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受降仪式就算走完了过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接受跪迎的这位年纪较长的义军首领是谁?他为何对投降者如此客气呢?提及此人,那是大大有名,因为他在五千年的中华史上有一个彪炳青史的大名-刘邦,不过真正属于他的辉煌还在后面,十二年后,这个名字将被历史赋予一个响亮的庙号:汉高祖。而那位白马素服的领头中年男子则是刚刚继位才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简短的投降仪式刚结束,起义军队伍就欢声雷动,甚至都来不及举行一个盛大的入城典礼,就亟不可待蜂拥进入咸阳城。至此,统一天下不久,立国才十五年的大秦帝国就此宣告覆灭。

在当时,大秦帝国的速亡起初令当时很多当事人困惑不解,与此同时,也就有很多后世文人史家对此大做文章,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他们中著名的有:贾谊,司马迁,司马光等。这些教训类文章连篇累牍,在往后的王朝也经常被引用,用来警醒后世君主。以至于秦朝的二世而亡几乎成为教育君王要勤政爱民的经典反面教材。

与漫长艰巨但辉煌的秦国成功发家创业史相比,秦朝的瞬间灭亡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惊掉下巴。其实这其中也是很有说头的,个人觉得如下原由值得关注。

一:秦朝至尊皇帝的蜕变:首先要说明的是:从前221年起,嬴政就改称皇帝,不再是往日的秦王了。这种名称的变化源于秦始皇本人太过陶醉自己建立的丰功伟业,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三皇五帝,远迈先祖圣贤。骄傲自负情绪的滋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盲目地认为自己永远正确,还有就是轻慢大臣,做事独断专行,我行我素,文过饰非,这就严重打击了大臣建言献策和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与大臣开始离心离德,皇帝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这是在性情上。在政治上,由于六国已灭,四海一统,因此嬴政也没有了再艰苦奋斗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往日的政治热情,如此以来,也就只能在物质享受中追求快感,慰藉心灵了。秦始皇到了后期,精力不济,对朝政也有懈怠之心,发展到最后,性情乖张,竟然想长生不老,与天同寿,为此靡费资财,不可胜计。秦二世就不提了,根本就是个二世祖,纨绔子弟,简直是昏君的经典版本,在位三年,最终被赵高所杀。最后一代统治者是子婴,他主动放弃帝号,称秦王。从他在位的四十六天所作所为来看,子婴应该是一个有一定政治才干的君主,遗憾的是,历史没给他大展拳脚的机会,所以秦的灭亡,史学家从来都归咎于胡亥而非子婴,尽管带领群臣投降的是子婴。

二:秦朝皇族大臣的损失:公正的说,秦王嬴政虽然刚愎多疑,但对待功臣还算厚道,没有做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糗事。但是,从胡亥上台以来的三年中,秦朝的皇族成员,不论皇子还是皇女那都是批量被处决。除此之外,朝中大臣也多死于非命,例如蒙恬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特别是丞相李斯,他可是秦始皇统一大业的佐命功臣。对于秦朝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也在赵高的构陷下被杀。上述人物都是秦国重量级人物,除了考虑他们本人政治能量非常大之外,再算上依附于他们的亲信势力,这影响力真是不能小觑啊。杀了这些人,朝中很多人就对秦失望了,所以,后来起义军爆发,秦朝竟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将领来镇压,最后还得靠少府出身的章邯挺身而出。再加上赵高祸国乱政,秦朝的中央向心力早就没有了,因此面对风起云涌起义军,积极抵抗的官吏不多也就不难理解。

三:秦朝激励机制的丧失:秦国的军队之所以在兼并六国的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除了秦卒本身英武之气未脱之外,更重要的是秦国长期执行的军功奖惩制度,这样的制度,大大激励了兵卒士气,在战场上,只要立下功劳,国家就会赏赐土地,钱财,爵位,甚至是官职,因此,秦卒一旦上了战场,个个如战神附体,战斗指数爆表,被六国形象地唤作:虎狼之师。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结束,国家安定,军功授爵就难以实行了,过去秦国士卒那种好战忘死,铁血豪情就逐渐泯灭了。面对缺吃少穿,装备简陋起义军的进攻,竟然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四:秦朝政策的失误:秦国用了短暂的十年,就迅速消灭了六国,这样的速度用惊人来表述毫不为过,估计当时秦王嬴政自己都没想到,这算是意外之喜了。东周列国之所以长久分裂没有统一,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各个诸侯国都是独立建制,他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差异很大,想要迅速合并,难度可想而知。而秦国用战争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虽然短时间能收奇效,但是要真正实现全国一盘棋,要整合文化人心,那是需要的时间的,而且所费时间一定会超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不可能有兼并六国战争那样的惊人速度,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骄傲自大,难免会以一个征服者,胜利者的面孔审视原来的六国及其文化,施政又太过操切,急于求成,因此,虽然秦朝统治了十五年,但这十五年,秦国一刻也不消停,秦始皇巡视天下,还遭到过刺杀(张良博浪沙刺秦),险些丧命,这些发生在原六国地盘的行刺事件就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六国民众对秦国统治的反感和敌视。

五:原六国民众合力抗秦:秦国统一天下,得到了什么?你可以说是疆域,人口,财富,功业,但除此之外的,还有敌人。虽然当初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各个击破,瓦解了六国的军事武装力量,实现天下一统,但是面对口服心不服,且数量远超秦国的原六国民众,秦始皇也是徒唤奈何,所以,始皇帝才六次东巡,最后还死在东巡途中。为了能进一步密切关中和关东的联系,秦始皇对包括官制,币制,文化等在内的多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促使秦帝国能行成统一的国家步调,八方和睦,长治久安。但是始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而这项艰巨漫长的工作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秦帝国失去嬴政这样的政治天才之后,留给后世之君的反而是政治负资产。始皇帝之所以迟迟决定不了皇储人选,可能就是知道未来继承人要承受的责任非常沉重,而帝国的皇储的个人素质又关系重大,直接决定了帝国未来的命运。然而傻小子胡亥不明白,竟不揣冒昧,沐猴而冠,以为得到皇位是什么美差。当一艘航行在惊涛骇浪,暗礁丛生海面的巨舰失去优秀舵手而由年轻,毫无经验的菜鸟接任时,这艘艨艟巨舰的命运就凶多吉少了。联系到秦朝,此时,潜伏在民间的原六国旧贵族,草莽英雄,豪俊人物无时不在瞅准时机,伺机而动。果然,秦始皇一死,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就揭竿而起,紧接着项梁项羽等项家子弟纷纷响应,刘邦张良也不甘人后,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战争之中。而且这些起义军打破藩篱,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破秦军,这就让肩负镇压使命的秦军频繁调动,往来不断,疲于奔命。试想:当初六国要是也这么团结,估计始皇帝混一天下的赫赫武功断然不能轻松建立。始皇帝很可能到死都和先祖一样,在混一天下的路上继续奋斗。最后,在陈胜,项羽,刘邦等众多反秦领袖持续接连的打击下,三年后,秦王朝最终灰飞烟灭,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就在秦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大汉帝国,经过六十多年的精心治理,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气象非凡,宏博多彩,常被史学界称之为中华第一帝国。中国历史至此进入一个崭新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秦国   秦王   项羽   起义军   秦朝   天下   帝国   刘邦   大臣   政治   秦朝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