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放下教育焦虑吧,别把好孩子变成了问题孩子

文|橙果妈妈

教育的焦虑,似乎现在成了家长们的共性问题。虽然很多时候,家长也会反思自己的焦虑是否真的是有效的,是否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会持续焦虑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坏习惯,从而导致家庭关系的摩擦加剧。

最近看了齐大辉教授《一次管一生的教育》这本书,在这本书中,齐大辉教授将自己历时十多年从事中国家庭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集结了对当代中国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问题的长期调研思考、经验总结、独特见解和经典案例,给我们带来家庭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的独特体验。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家庭教育焦虑这个话题。

1、家长要明白,教育焦虑解决不了任何孩子学习问题,很可能本末倒置。

济南这边刚期中考试完,班主任安排了线上的家长会,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总结和做下一步的教学规划。

在会上,老师就提到,很多家长跟老师对话,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又没有考好!这可怎么办呀?”、“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总是沉溺于玩游戏,怎么办?”等等很多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都能感受到家长内心的焦虑。

但是老师回复道,家长如此大的教育焦虑,很多时候家长会让这种焦虑的情绪转换为语言和行为再传递给孩子,这种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又加剧了家长和孩子教育的摩擦。

说来说去,家长在教育这个环节上,有着认知偏差上的误解,有着对教育方法上的错误理解,将自己内心想实现的都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强烈抵触。

事实上,好的教育是轻松地推进的,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家长的错误沟通和引导。

2、家长经常出现的错误沟通和引导有哪些?

比如说,有的家长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孩子掌握扎实的知识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在家长的眼里,只要孩子肯好好坐下来学习,什么都是简单的。

所以,孩子一旦成绩不好,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偷懒,觉得孩子不争气。

比如说,有的家长会各种担心,如果孩子成绩不好,那么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未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生活会很艰苦等等,一想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内心就更加的担心和焦虑了,这样看到孩子的成绩不行,内心是极其紧张和害怕的。

上面两类家长的想法是最为普遍的,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焦虑的主要原因。

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结果,那么在沟通方式上,会用自己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劝导、打击、严加控制等等,甚至在行动上出现过激的行为,从而使孩子教育变成家长关系中紧张的环节,使家里一提孩子的学习就鸡飞狗跳。

3、那么家长该如何去正确对待教育焦虑?

其实,没有特别高深的道理和方法,就是让孩子做回孩子,家长做回家长的角色。

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

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本身爱好看书,爱学习,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理素质,有着强大的内心,那么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的改变自己。

家长能够做的,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想到达的那个方向,找到内心学习的动力。这个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推进的过程。


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家长而言,就需要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特点,通过日常的观察和聊天,来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从而更好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适当的教育焦虑,没有坏处,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家长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重在良好习惯和思考方式的养成上,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静下来心来,陪着孩子一点点变好,帮助孩子变得更好。


一次管一生的教育 ¥2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焦虑   孩子   好孩子   本末倒置   家长会   摩擦   内心   家长   事情   父母   错误   成绩   过程   老师   方式   家庭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