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外贸的强支撑从地区看是向东盟出口的强势,从门类看是机电的强势,这背后会不会是制造业固投向东南亚的转移,制造业固投高增已经体现,但是在另一条路径上。美国制造业固投的抬头会不会是目前美国各种外交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刺激,东盟和美国各自固投的高增会不会反应的是需求的脱钩和产业量的重构,而不是需求的好转,最后导致一波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很赞同您这句话,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经济环境,无非比较。就像泽平老师在泽平宏观和 秋叶正红量化 里面提到市场仍然处于良好趋势。按照量化的原则,当异动、拐点等信号出来之前,应默认趋势延续,以此对冲认知、情绪影响,从而站在概率的一面。

目前,继续保持持股,就像前期要保持空仓一样。等着涨够、等着跌完、等着机会走出来再操作,则已经赢了绝大部分投机者。相比较各种泛泛而谈模棱两可的分析我更加喜欢半夏投资这种好团队给出的市场分析,投资参考性很高。

这边缺了应该关键点就是中国必须主动把非先进产能转移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帮助那20亿人实现城市化,做大增量市场需求。只有在产生增量中,美欧的合作才可能持续,否则就算中国有制造优势,欧美还是会筑起各种贸易壁垒。这个转移对中国也有好处,毕竟10年后扑面而来的老龄化使得我们也不得不依赖东南亚的年前人口。这个再全球化的宏大叙事确实值得一个新兴市场类似2002-07的大牛市。

市场已经对一连串所谓的利好落空和利空落地钝化脱敏,走出了顶着抛压的独立趋势,小涨迎来质疑,大涨迎来懊悔,疯涨迎来接盘,市场很可能已经做出十字路口的选择,更清晰的牛市逻辑将由当前的看空者和未来的踏空者给出。新兴市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


印度,东南亚,非洲部分地区等新兴市场。类似2000年前后的中国,一方面面临着中国日韩的低端产业转入,一方面会得到美国为了供应链安全的扶持。会开启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共振的经济上升大周期。

综上,在我看来,由于之前的不理性的过度担心,情绪的过度演绎,股市一度定价了最糟糕的制度前景和经济前景,随时可以仅仅因为情绪的修复,就先涨一波。上周的小作文行情虽然无厘头和混乱,但也帮助测试出了市场的状态和最小阻力方向,那就是:

柴干雾燥,一触即燃

在我看来,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此刻,我们很可能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

虽然经济和企业利润的见底,还需要几个月,但市场可以先走第一步:风险偏好修复的行情。中国的M2持续回升已经好几个月,市场完全不缺钱,只是缺信心。因为近期风险偏好的再度快速恶化,大致是从9月初开始的,风险偏好修复的这一步,大盘指数大致可以回到9月初的水平。回到这一水平后,市场需要休息整固一段时间,等待第二步。

第二步,也就是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企稳回升和美国利率的见顶回落。根据我们内部的地产模型,美国CPI模型推测,估计大致会在明年的2季度前后。

后续,企业盈利的持续回升,对各种制度担忧和国际形势的担忧也将逐渐弱化,市场会逐渐找到信心,买方和卖方,都会展开新的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推动市场的信心和赚钱效应持续,再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淤积的流动性将会如潮水一般涌向股市,市场会进入一轮

担心产业政策调整和共同富裕打击企业家精神

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万美元,正面临是否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很多学者研究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课题,我自己也做过不少的研究和思考。归纳起来,一个国家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几个关键点:

1,储蓄率和外债

低储蓄率的国家往往高外债,在每一轮美元加息周期中,经济往往会因资本外逃而被严重打击。高储蓄低外债的国家,则比较安全。

2,教育和人才

重视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强的国家,容易实现产业升级,进入更高的产业链,转移低端产业,实现人均GDP的上台阶。

国民教育水平总体偏弱的国家,则做不到这一点。

3,既得利益集团对资源的掌握力和贫富差距

如果既得利益集团能较多的影响政府决策,就会垄断资源,抬高创业壁垒,阻碍其它经济主体和产业的发展。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消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以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高储蓄低外债,重视教育享有工程师红利,1和2都并不是问题。第3点,则曾经切实地一度成为现实威胁。

无论地产,金融还是互联网,都是曾经的既得利益者集团。一度,吸纳了社会大部分的资金,人才,资源。使得其它行业,尤其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明显的挤压。

我的个人理解,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可能不仅仅是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对财富进行再分配,需要社会和谐。也很有可能是为了中国经济能再上台阶,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必须要做的制度改革。

地产公司的大批倒下,互联网企业的收缩,固然给经济带来了阶段性的压力。但也让出了资源(无论人才还是资金)给了制造业更好的生存环境。

据说,比亚迪今年一年招聘的清华北大学生数量,是历史所有存量的总和。

如果我们看制造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变化,会发现,自从本轮严格调控地产,银行对制造业贷款的偏好大幅上升,制造业贷款增量一下子跳起来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东盟   外债   东南亚   美国   增量   牛市   中国   制造业   陷阱   起点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