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即将结束,46万家实体店已倒闭,汽服店太难了!丨年终系列

作者 | 拉面安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万万没想到,“万事开头难”的2022一路难到现在。《上半年结束,46万家公司倒闭,2022太难了!》的热门文章到现在都还有人转载或引用。



群体共情氛围之下,映射了今年实体店生存环境的艰难。这里说的难不只是经济环境难,更是“不确定性更高”的难,今年“在不确定性里找确定性”也成了各行各业的口头禅。


比如今年,网络上有几组数据就特别火。一说是全国一共有9000万家个体户,2020一年就注销了310万家;2021年近1000万实体店倒闭,2022年倒闭潮还在继续;另一说是现在的实体店,倒闭概率已达到惊人的93%,今年年中还流出了“2022实体店阵亡名单”,沃尔玛、路易威登、肯德基等知名品牌赫然位列其中。


此外,小微门店的生存难题也尤为明显。发改委数据:2022年上半年,共有46万家实体店倒闭,310万家工商户注销。而到7月为止,全国每天有4万家企业停业,主要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开头提到的“46万家公司倒闭”数据便来自于此。


这里面的一些数据我们无法追溯其信源和真实性,但实体店日子更难、持续被唱衰的事实却是板上钉钉。电商冲击、疫情反复、房租居高不下、客流下降、消费降级等均是大家唱衰实体的原因。


那么,汽修实体店今年的情况到店如何呢?临近年末,忙碌一年的我们,还是可以对行业的生存全貌有更多了解。


一、基调奠定:全年淡季,修理厂生存难度加剧


首先,2022年独立售后的生存面貌,基调已基本奠定:实打实的全年淡季。


《汽车服务世界》专栏作者梁晓英老师就在最近的文章中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近两个月和不少汽服门店老板沟通,很多人反映,国庆之前本以为有一波车主进店,还做了一些引流活动,结果发现生意比以前更淡了,国庆之后也没有好转。


事实的确如此。2022“金九银十”彻底没了,只剩下旺季和淡季,只不过今年是全年淡季。


从两个方面可以验证“全年淡季”的论调。


首先是大环境。


今年还剩1个多月,全国实体店却还在抗疫,汽修店也不例外。比如就在前几天,广州某汽配城接到了“三天静默管理”通知;不久前郑州也是4S店关门、汽配城封控,维修保养洗车补胎门店统统放假,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一辆车都看不见。


这种情况下,说剩下两个月生意不会太差,大部分老板都没这个自信。



再者是修理厂过去十个月的经营情况。


F6大数据研究院显示:1-10月,修理厂的年累计台次同比下滑11.6%。其中10月进厂台次同比下降23,相较1-9月累计的-10.8%、降幅是在进一步扩大。最不乐观的信号是,10月上、中、下、旬进厂台次的下滑是逐渐扩大的,也就是说10月份实打实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行业已经明显感觉到“淡季越来越长”,但今年这种“一年都是淡季”的结果,依旧是包含头部企业在内的大部分修理厂都没预料到的。


新康众COO李逸在最近的采访中就坦然承认:年初对于行业环境的预期还是过于乐观了。年初制定的“天猫养车保底1200家目标”已难以达成,预计全年新增总量应该在500家左右。


下半年开始的时候,汽车服务世界做过一次调研,也调研了门店下半年的规划。


当时,根据各方反馈:从6月份开始,绝大多数地区的修理厂同行生意开始明显好转,强劲的回暖信号给不少人打了强心针。


因此,对于下半年,超70%门店的充满信心,认为虽然上半年的损失无法追回,但超70%门店认为下半年不会太差,即便下滑幅度也会小于10%;其中有43.48%的门店认为下半年会“跟以前差不多,甚至能有所提升”。



生意如此不好,也难怪实体人忍不住吐槽:今年实体店的倒闭潮真的来了。


二、结果呈现:连续3年,汽修店转让总量居高不下


一条街10家有8家贴着出租,商铺大量闲置、一片萧条的景象,今年着实不少见。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今年的实体店倒闭还有个无奈的情况:以前实体店倒闭立马有人接手,现在除非位置特别好的店,否则“出租、转让”信息一贴几个月的情况比比皆是。


笔者上班每天必坐的一个地铁出站口,两排分布着21多家门面,既有“*亮麻辣烫”、“*莱士”、“*利蜂”这样的餐饮/便利连锁店,也有“西安*象”、“*记东北水饺”等主流类别的个体店。但在过去几个月,这两排商铺陆续关停、现在就剩6家还开着,关闭的店铺中最长已空置了4-5个月,最短也空了2个多月时间。


组图拍摄于晚间7点半,上海的下班高峰期


视线转移到后市场,情况也没好多少。


《汽车服务世界》根据58同城“生意转让”一栏统计后发现: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5万家汽服店转让,平均每个季度转让5000家左右。


而这样的单一平台转让数据还是冰山一角,因为选择其他转让方式的门店可能更多。


相关文章《40万家汽服店连亏半年,9个月1.5万家门店转让,夫妻店成为退出主力?》发出后,门店老板也是踊跃发声。


有老板感慨“能转让,证明还活着,只是有些连转的机会都没有”;


亦有人分析“转让最大的原因是技术不行。技术好,车子来了能解决问题,不存在生存不下去。关门的店如果是大店那是业务量的问题,小店责是技术能力的问题。”;


更有人强调“集中化、规模化、品牌化越来越明显了。个体户终究是资本的前线探路者,机会一到,全部被迫退出,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线”;


……


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均是符合现实、合乎逻辑的观点。


回想起曾有汽服门店老板说过,“做实业的人其实是非常弱势的群体”,今年的确成了现实。


拉长时间线来看,连续3年,汽修店的转让总量始终居高不下,每年至少有2万家汽服店转让。


从2020年开始,《汽车服务世界》每年都会统计汽车后市场的门店转让数据。仅2020年上半年,有2.6万家汽服店转让,全年转让数据至少也有3万家;2021全年转让2.3万家;到了2022,全年下来超2万家的概率也很大。


三、逻辑动摇:“夫妻店生命力顽强”结论不再适用


在F6大数据研究院最新的行业报告中,还有一个数据:相较去年同期,2022年三季度小微门店进厂台次降幅均在10%以内,明显低于中大型门店;相较2022年二季度,小微门店进厂台次增幅均超10%,显著高于中大型门店。整体而言,三季度小微店恢复速度较快。


这个结论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小微门店生意恢复速度更快”的事实,但本质上是小微门店的体量小、结构简单,所以恢复更快。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每年至少2万家转让的汽服店中,小微门店占绝大多数,且不仅是脏乱差的门店。


汽车服务世界打开58某城搜索转让情况,第一页的所有门店,都不是脏乱差门店,一些店的装修甚至可以算得上精致。


或许是平台指导,也或许是门店老板自身意识的确有所提升,这些店发布的转让信息也精准拿捏“流量”二字。“带客户转让”、“老客户非常多”、“跟4S店有签约合作,附近商圈都知道我这个店”、“现在接手根本不用担心生源”……等几乎就是标配。



在众多转让信息中,几乎超过80%以上的门店只有200平米左右,4-5个工位,其中,不乏100平米以下的2-3个工位的小店。


过去的很多年,“社区店”且是中小社区店是大多数人看好的形态,因为更接近客群、成本较低、且几乎都能开展维保业务。


如今,伴随着维保店严重过剩、后市场洗牌速度加快以及新能源趋势的崛起,“大店转型机遇优于小店”苗头越来越明显,而这种苗头目前也被连锁以及部分小微门店老板们看见。


华胜周因因就曾表示:“地上还有车在跑,大店就不会死”。她的观察是,在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店做新能源业务独具优势。理由有二:一是相较于中小综修店或者小微社区店,大店的业务结构更加夯实;二是大店构建的技术服务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团队组织能力都是可以迁移的;包括大店的普通员工、管理层的个人能力、学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等,也都能让大店在不确定的年代中活下来。


上海广傲名车专修老板侯帅炜也告诉《汽车服务世界》:“小店越到后面问题越明显,灵活有余、后劲乏力。比如店小、想招到好的人才就会很难。现在汽车技术更新换代飞快,车主对门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这些都需要门店与时俱进,而夫妻店模式经营的越久,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度会越弱、接受度也越低。”今年年初,侯帅炜已经从经营了6年的150平小店搬出,新店面积600平,他正根据新店面积打造全新的业务结构、人员组织和经营管理体系。


四、终局难定:“三五年后,修理厂只能剩下20万家?”战争终究没打完


曾经的常规思维,洗牌趋势下,单打独斗的小店最终将会被连锁极致边缘化,或者惨遭淘汰,这是传统的商业逻辑,那时候诸多行业人士均以“三五年”为时间单位,预测了“40万修理厂只能剩20万左右”的结果,当时的行业将这视为机遇、也当做战役,由资本推动、由各阵营的头部力量领衔落地。


2020-2021年,“夫妻店总量依旧坚挺”的事实让这种论调不再被提起,整体论调调整为“头部企业跑马圈地速度会越来越快,站队现象会更加猛烈,站队的门店将获得新生”,行业也爆发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换门头潮。


但2022的现实却再度让这种预言阶段性落空,无论是汽配还是汽修,渠道扩张的速度几乎都明显放缓,“优化体系、提高盈利能力、稳扎稳打”成为主旋律。


至此,5年前的“三五年后,修理厂死掉一半”预言彻底失败,独立售后的洗牌战役没能结束得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战役不止、格局未定,才能迎来新生机。


如汽车服务世界胡军波所说,正在分化、加速和细分的独立售后,表象之下真相已经显现。


无论是汽配还是汽修、连锁还是单店、大店还是小店、综修店还是洗车店…所有的门店生意都遵循同一个真香定律:没有基本盘,就不会有新增长。


尽量了解行业整体趋势的情况下,回归到本质,守住基本盘、突围新增长才是正确方向,因为“基本盘”意味着有一个根据地,守好根据地才能挖掘新的增长点。


在此基础上,即便是追求上升空间,也要看清第二个真相:现在做汽服生意,不是满足自已的需求,而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不能光想着抢份额、忽视了要抗周期,“车龄增长、新能源发展、个性化”等带来的是结构性变化决定了价格优势只是一时的,能够实打实激发客户的消费欲望才是关键。


最后,行业是一个生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拿别人的流量密码开自己的锁。一二线看新能源、三五线看存量燃油车;城市连锁走生态模式、全国连锁基于供应链走规模效应;大店攻技术嫁接新能源、专精小店乘新媒体的东风…这些所谓行业趋势,其实都是各群体在寻自己的流量密码、找自己的生态位。


环境再难,只要行业还能百花齐放,春天就不会太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夫妻店   新能源   淡季   修理厂   下半年   年终   生意   老板   系列   数据   行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