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 - 吕永清专栏:写在深秋与立冬的碎语

文|吕永清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深秋里的家园,尤其是秋光里的家园,其实挺美的。那些被秋霜染红、染黄了的树叶美丽了树冠,美丽了家园,也美丽了一个个神奇的镜头,让人醉倒在秋光里。

秋光,不是春光,却胜似春光,这是任何画家哪怕用尽了点染勾皴等所有的技法,也描绘不出来的一份超凡脱俗的仙苑风光。同理,它也是任何诗人哪怕穷尽了所有的文字也写不出来的一种心有口无的自然之诗,这样的诗句是无言的,却鲜活在人们的眼睛里,充盈在人们的心里,生动在人们的梦境里。

置身在这样的秋光里,我只能用手机拍下一幅幅呈现自然美的画面,哪怕是随手一拍,那种美感也足以赏心悦目了。如果再配上色彩各异、高低相间、特色迥然的楼房以及那泛着磷光、涌着细浪的宋江河、跃进河,那这种美感就真的是不胜收了。

人家都说别处的美景是步随景移,而这里的则是景随步移、时时不同了。面对这坐落在美景中的家园,那种爽心悦心舒心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是天然相伴,自然相随。

这不是戏说,也不是夸张,而是一种写真,更是一种记实。之所以用“记实”而不是“纪实”,就是想记下最原始的最真实的美,让这种美呈现出最为绚丽的光泽。也许,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新家园的写真吧?但愿这种魅力和写真能够融进新时代的胜景中。

明天即将立冬。立冬,既是冬天的开启,也是秋天的终结。在这个日子里拍这些照片,就是想让接下来的秋冬交接有另外的一种纪念意义。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秋还是冬,都有让我们怦然心动的风景,也都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灵。毕竟,我们的目光是会流动的,美和爱是会流动的,诗意的家园和生活也是会流动的,流动在我们的眼中,光彩在我们的身边,温馨在我们的心中。

为了这样的美和爱,为了这样的家园和生活,我翻出了昨天即兴写的一首诗《秋光里的家园》:这个深秋,/寒中有一丝丝暖。/那抹阳光,/把秋意染了个遍。/青绿黄红,色彩斑斓,/高矮明暗,赏心养眼。/转一转,转不烦,/看一看,看不厌,/这片秋光里的家园,/静静地笑在宋江河畔。/它借来一支描金笔,/点染勾皴间,/乐乐呵呵绘画卷,/惹得个秋色秋韵融秋光,/醉了秋风拨心弦。

吟诵着这首诗,念叨着明天的立冬,我把秋与冬的爱恋浓缩在字里行间,权当是遗落在深秋与立冬转换间的碎语吧。作为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我既不悲秋也不惧冬,它们都是我人生中难得的岁月,秋霜也罢,冬寒也罢,都是一种历练,都是一种纪念。想想看,人生中假若没了秋霜与冬寒,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少了收获、缺了雪韵?

翻看着照片,感叹着家园,品味着深秋与立冬带来的顿悟,我的心思又融进了此时此刻的碎语上。管它酸不酸呢?一句话,有没有诗意都开心,是不是闲言都开怀,只想以此来珍惜即将逝去的秋光、叩门的初冬。

不管是秋还是冬,我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我们的家园也都是最美的家园。希望碎语不碎。

2022年11月6日19时初稿

11月13日12时定稿

作者:吕永清,词作家、诗人、散文作家、编剧、文化活动策划、撰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郓城作协、音协副主席、郓城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现工作于郓城县文化馆。先后在百余家国家、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舞台上发表作品两千余首(篇),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政府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金奖、铜奖、中国曲艺“牡丹奖”“奋发文明进步奖激励奖”等二百余项奖励。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立冬   郓城县   郓城   深秋   齐鲁   冬寒   秋霜   写真   自然   专栏   家园   吕永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