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作业」漫步东溪,寻访川黔古盐道古韵遗风

作者:万思源,网名:兔猫,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老重庆发烧友。自由撰稿人

近年来,重庆的古镇走了不少,而綦江东溪,却是非常想去又一直未去的一个地方。这次休假,终于得尝所愿,来到了这个风景优美,古韵悠长,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风水宝地。东溪古镇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4年),历经了宋、元、明、清多个朝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镇人文景观丰富,这里过去是川黔古盐道,盐茶贸易繁盛不衰,有着浓郁的码头文化,被称为“小朝天门”。

本次东溪之行,最遗憾的便是因为疫情,古镇上的南华宫、万天宫、王爷庙等景点均不开放,只能在大门外看一下外观。图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东溪南华宫。

东溪南华宫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是两广籍人入川住东溪的会馆。宫门有石刻楹联,上联“树了菩提臺空明镜”,下联“恩留粤嶺澤沛珠江”,横批“嶺南觀瞻”。南华宫是东溪文化剧团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南华宫背后不远处便是万天宫,也是重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溪万天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距今有359年,原为四川会馆。

据资料介绍,东溪万天宫戏台前横栏上有木刻浮雕,横梁上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故事的浮雕清晰可辨,屋顶横梁上有灰塑吻兽,双龙戏珠,技艺精湛。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疫情原因,暂停开放。

创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东溪麻乡约民信局,现为綦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的门楣中间刻有“當欋向術”四个字,虽有风化剥落,仍然清晰可辨。

据介绍,2002年,经三峡博物馆考古人员多次考察鉴定,这间百年小屋,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邮局。

何为“麻乡约”?据《中国邮政简史》记载,“麻乡约”起源于一种古老的民间送信组织。明末清初,经湖北麻城中转的大批移民被迁徙到巴蜀垦荒(又称“湖广填四川”)。由于移民思乡心切,每年约集同乡推选公正、严谨、守信的人回乡,捎去信件、土特产,携回家乡人的瞩托,年年如此,相约成习,人们称其为“麻乡约”。

据《近代西南地区“麻乡约”研究》一文记载,“麻乡约”大帮信轿行的创始人姓陈,其名不详(现一般传说为陈鸿义),生于清嘉庆年间,祖籍綦江。他自幼父母双亡,打小为生计奔波,常年活跃在重庆各处抬街轿,其为人认真负责,诚实守信,从无差错,加上面有麻子,故有人送他绰号“麻乡约”。

相传1852年,清廷四川建昌道唐鄂生赴滇升任云南布政使,路过綦江时,麻乡约充为轿夫。他抬唐母所乘坐轿,一路四平八稳,侍候周到,深得唐鄂生与其母赏识欢心。

到云南后,唐鄂生看麻乡约为人忠厚老实,头脑也灵光,有意提携其为官,却遭到了拒绝。麻乡约说:“我大字不识一个,再说,做官哪有在乡野间来去畅快?”与此同时,麻乡约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希望能开一家信轿行,找点‘下力钱’糊口,便满足了!”唐鄂生听闻一笑,问:“要以什么为招牌?”麻乡约答:“人家都喊我‘麻乡约’,就叫这个名吧!”

当年,在唐鄂生的帮助下,麻乡约大帮信轿行正式在昆明成立了。重庆地区小轿行、花轿行、信轿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在业务划分和规章制度方面已日趋成熟。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麻乡约,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带到了昆明,并创新运用到了经营当中,加之唐鄂生的帮忙,很快,大帮信轿行声名鹊起。

参观完麻乡约民信局,我们慢慢地在古镇上漫步。粗壮的黄桷树,斑驳的墙壁,都能看见历史的缩影。

古镇的居民楼的墙上,绚丽多彩的壁画反映了东溪的民俗风情。

东溪古镇陈列馆,这栋小楼始建于1930年,原为东溪籍爱国民主人士吴举宜先生故居,是东溪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资源的集中展示场所。遗憾的是,因疫情原因,暂停开放。

这两年,我去了重庆很多的古镇,都千篇一律地挂着这样的灯笼或者纸伞,让人有些审美疲劳了。

疫情期间,游人稀少,放飞自我,随意摆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画卷。

棉花店门上是弹棉花的照片,一种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适合使用。弹棉花历史悠久,我国在元代即有此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古镇的正街上,施工工地随处可见,拍出来的照片便没那么好看了。图中这栋老楼,年代久远,已被登记为綦江区不可移动文物。

这家老油坊所在的三层小楼,也被登记为了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建筑风格依稀可辨得其应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吧。

古镇的正街上,各种商铺也是开在老建筑里。

这家餐馆,是罗振声的故居。罗振声,字继溥,綦江县东溪镇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的歌声响彻在1924年底古镇东溪的上空,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国民革命歌》,其词作者便是东溪革命党人罗振声。

走进这条小巷子,满满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想起了去年去过的洪崖洞1981街区。

冰糕凉快,冰糕……香蕉冰糕、牛奶冰糕、豆沙冰糕……

那些年追过的电影,儿时的经典。

置身于黑白电视机的荧幕里。

晌午时分,我们走进这家东溪老米粉店用餐,品尝一下正宗的名特小吃綦江米粉。

二两牛肉米粉,只要13元,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份量在主城基本上都是20元以上。

小朋友说,嗦粉的感觉真爽。

东溪古镇美食广场,汇集了綦江的名特小吃和土特产,只是疫情下游人稀少,生意萧条。

经过了东溪的美食街,我慢慢地朝着古镇的下半部分进发。这家“杨狗烧腊”,在当地小有名气,香气四溢。

沿途可见一些反映民间宗教信仰的古老造像。

经过东溪大桥。

古老的民居,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门前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日复一日地见证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金银洞电站,大大的红五星,一个时代的标记。

经过电站,来到金银洞瀑布。最治愈人心的,便是这世间山水,走出去,将心放任于天地间,享受流瀑带来的惬意,感受柔美的力量。

金银洞瀑布旁,一只白鹭悠闲地站在乱石中间,气质高贵,亭亭玉立,十分漂亮。

上平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是东溪通往黔境和渝州的必经之道,目前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东溪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

古桥精美的雕刻,幸运地保存至今。

上平桥旁边的观音古阁,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69年)。黄桷树掩映古庙和大石包。据介绍,大石包崖下有一尊长10米的睡佛,安祥、恬静,格外引人深思遐想。可惜,暂未开放,无法入内。

观音古阁,心想事成,有求必应,香火旺盛。

观音阁旁边的碧波亭,也关门大吉了,据说曾是某电影的取景地。

上平桥前方河中这一块巨石,名乌龟石,为綦江区文物保护单位。传说,这只乌龟是从天上偷偷下凡,在人间度过了两年才被玉皇大帝发现,因违反天规,被玉帝惩罚就地成石。

东溪版画艺术街,由全国各地多位著名的艺术家于2020年共同打造而成。版画作品构图明快,色彩艳丽,大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

随处可见的涂鸦,为古镇增添了一丝文艺色彩。

曾经的蚊香厂。

东溪农民版画,可惜现场看到的展出成品不是很多。

古老的黄桷树下,宁静的川黔古道。据《綦江县志》等资料记载,数百年前,贵州、云南从四川等地运进盐、布等生活必需品;而重庆、四川又从云贵输入茶叶,一来一往,就形成了这样一条横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的商路,主要通过马帮和人力来完成运输任务,如今也称其为“川黔盐茶古道”。

经过川黔古道上的太平桥老电站。

太平桥电站,数十年光阴似箭,依旧发挥着余热。

太平桥电站旁边的空地的秋千,成了孩子今天最感兴趣的地方。风中摇曳的秋千,都是那美好的童年记忆。

太平桥电站旁的永久桥,据查,这座桥不是古桥,而是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座老桥。

沿着永久桥桥头一路走来,可以看到不少荒废已久的古民居。

这些古老的民居,虽破败不堪,却保留着一分明清古韵。

太平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全长30米,宽5米,拱形桥孔,桥头各有石狮一对。

太平桥的石狮雕刻,损毁比较严重。

这一只还保存得相对较好。

据介绍,太平桥下中央曾有一把能随风力大小自然转动的83斤重的斩龙宝剑,如今早已不存。

夕阳下,古道边,几块古老的石碑吸引了我上前驻足观看。这几块石碑名为南平僚碑,据说刻于汉代,上有僚人文字,已风化,是僚人曾在东溪生活的重要历史佐证。

南平僚碑为綦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其颇具传奇色彩,我看到网上一篇报道说和泰国人的祖先有关,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再往前走,就是古老的太平码头了,码头旁边这栋建筑是东溪王爷庙。东溪王爷庙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王爷庙面临綦河,依山傍水,坐落在群山古树之间,是东溪古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精华所在。

如今的王爷庙在修缮一新后,布置为盐运文化博物馆,可惜这次来得不是时候,又吃了闭门羹。

王爷庙门前便是太平码头,自古以来,太平桥就是东溪场的发源地,太平渡口则是綦江上游最繁华的码头。

行至太平码头,本次东溪古镇之行便结束了。东溪古镇很大,历史人文气息也十分浓厚,我所能拍下的只是那么小的一部分,真正让人无法忘怀的美景、美食,只能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当晚,我们夜宿綦江城区,既然到了綦江,必须找一家正宗北渡鱼大快朵颐一番。在网上随便找了这家渔味轩,味道是相当不错。

北渡鱼是重庆传统名菜,出自綦江的一个渡口,传说江边打鱼的人打鱼上岸后,活鱼快刀去鳞后下入沸水锅内,锅中大把撒辣椒、花椒及大蒜和一些特有调料,打几个滚起锅淋上沸油,大盆装鱼,带着浓郁的江湖菜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綦江   南华   太平   冰糕   遗风   作业   古韵   王爷   重庆   疫情   古镇   电站   古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