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去世前,告诉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赵云赵子龙,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届英豪,在与刘备相识之后,结下了不解之缘,赵云效忠于他,可谓忠诚。

在众多人眼里,赵子龙武艺高强,是军中的常胜将军,七进七出,对刘备更是有过极深的情谊,帮他打了许多胜仗不说,对其妻儿更是保护到了极致。


赵云其人心怀天下,关羽死后,军中威望颇深,甚至救了刘禅两次,按理来说,应当被刘备他们奉为上宾。

然而就是这样英明神武的赵子龙,却为何看上去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甚至于在其临终之前,榻前托孤,特意对诸葛亮叮嘱,不可重用子龙呢?

单骑救主的赵云

东汉末年,刘备当时权力尚未稳固,不得不依附于公孙瓒,在这段时间之中,最让刘备欣慰的,莫过于与赵云相识。

二人同在军中,结下了相当深的情谊,赵云也愿意追随他。

赵云说到做到,二人分别之后,在邺城重逢,由此便展开了一段可谓是风光传奇的时光。

赵子龙人如其名,人中龙凤,对刘备的忠心天地可鉴。

长坂坡上,刘备为了尽快躲避追兵,不得不先行丢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是赵云单骑前往,护住了刘备的甘夫人以及他的儿子刘禅。

这是赵云第一次就下了刘禅。

后来,刘禅被孙尚香带走,前往东吴,将其从江面上带回来的人,也是赵云。

救了刘禅两次,刘备却对其仍然这般防范,按理来说并不应该。

临终托孤
刘禅在刘备死后会接掌蜀汉,但这当然是要等到刘备去世之后。

赤壁之战后,东吴想要更多的土地,在刘备入川之后,东吴要求蜀汉归还荆州的。

在东吴派人前来接受的时候,关羽却将人给赶走了,双方之间的嫌隙由此产生。

这也直接导致了,刘备当时与曹操在汉中打仗的时候,曹魏与东吴之间,却结成了盟友,共同对付蜀汉。

关羽当时气势正盛,想要一鼓作气拿下襄樊,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东吴会趁机出兵偷袭。

东吴派出吕蒙,偷袭江陵,呈现出腹背受敌之势。

饶是这关云长再怎么勇猛,面对两房的夹击也讨不到好处,最终在东吴被抓后,被杀害。

东吴与蜀汉之间自此撕破脸皮,刘备因关羽的死而十分愤恨,不惜出动七十万兵马也要将东吴拿下。

这次战役一开始,确实是蜀汉占据了上风,但蜀汉不可能一直在战场上占优势,打到衣领的时候,蜀汉的士兵分散在两三百里的山道上。

天气又炎热,东吴这边直接点了一把火,火势绵延百里,直接对这些兵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借着这场火,东吴趁机攻击,将蜀汉的七十万大军斩于马下。

白帝城中的刘备一病不起,知晓自己时日无多,特意叫来了诸葛亮,跟他一番叮嘱,在他死后,如若刘禅没有座位,他可以取而代之。

另外就是,子龙不能重用。

另有安排

诸葛亮的才能无人不知,出师表之中更是将自己的一番忠心诉说的淋漓尽致,但是当时,赵云何尝不是对刘备忠心耿耿。

诸葛亮能得到刘备,他可以取代刘禅的这种场面话,却又为何对赵子龙不加以重用呢。

后来刘备又单独叫来了赵云,跟他说的话,是希望他能够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儿子,继续效忠于蜀汉。

这一番叮嘱,其实也能够看出,刘备心里对于赵云还是有些畏惧的,担心他后期会叛出蜀汉,这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他心中是装着大义的,之所以效忠蜀汉,一方面是因为与刘备的深厚情谊,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自己坚信蜀汉才是是正义之师。

两权相争,百姓无辜,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想要那益州百姓的财务犒劳将士们,在赵云看来这是抢夺他人财务的行为,此举十分不妥。

只有赵云非但没有感恩戴德,反而直言,如此抢占了益州百姓的财产,化为己用,这哪里是正义之师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那些话当然有场面话,他也绝不可能真的允许诸葛亮抢夺刘禅的位置,之所以那么说,也是为了平衡朝中的势力。

如此一来,赵云在诸葛亮这里得不到重用,那么能够提拔他的自然是那个被他救了两次的刘禅,刘禅对他越好,赵云自然就会对他越忠诚。

而诸葛亮的能力刘备也是很看好的,如果他真的生了夺权的心思,那么对刘禅忠心耿耿的赵云自然是不会允许。

这也是为什么,临终之前,刘备会将自己的心腹一个一个叫进来安排,他要的就是为自己的儿子接管蜀汉铺平道路。

不能重用赵子龙这种话,刘备是坚决不可能当着刘禅的面说的。

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谨记他的安排,但是没有得到这种命令的刘禅,怎么可能不提拔赵子龙。

这权力的平衡,在刘备死前托孤一事上可以看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作为帝王之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颗心。

结语

刘备此人说到底想到还是刘氏的江山,但赵云心思单纯,只想要这天下大同,为此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心力去努力。

不然也不会当着刘备的面,对其行为表达不满,站在益州百姓的立场上说明问题。

但是刘备更在乎的还是刘氏的江山,所以其针对赵子龙的安排,也是在尽最大的可能,将其绑在刘禅的身边。

在诸葛亮面前说的那番话,除了他之外,不会有另外的人知晓。

但是如果,诸葛亮真的把那些可以取而代之的场面话当了真,起了抢夺刘氏江山的心思,有了赵云的扶持,那也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帝王的心思,总是多疑又敏感,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好的平衡朝中的事宜,对这些大臣们打压之后,再由自己的儿子提点,那么便会更加忠心自己的儿子。

这种权衡之术,在历史上的帝王身上并不少见。显然刘备也是其中之一,纵使是帝王,在临终之前也想的是如何保住江山,如何让儿子的路更好走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益州   蜀汉   东吴   场面话   江山   军中   忠心   临终   帝王   儿子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