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被凌迟的太监刘瑾是有多惨,为何会被处以凌迟?

古人曾经记载说:

相传有八刀之说,先头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枭首,皆刽子手师徒口授,他人不知也。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刘谨被押赴刑场。刽子手扒下他的衣衫,开始凌迟。每刀割肉指甲大小,每满十刀就暂停片刻,高声报数。

他痛得大叫,说出许多大逆不道的话。剐了357刀后,他被押回大牢。血肉模糊的刘谨要求喝粥,狱卒端来两碗稀粥,刘谨忍痛喝下。他心里祈求皇帝能改变命令,恕他不死。

第二天,刘谨再次被押到刑场,嘴里被塞了核桃,再也无法喊叫。刽子手继续行刑,数十刀后,刘谨毙命。刽子手按皇帝的要求割满3357刀后,斩下他的首级,将其挫骨扬灰。百姓们抢着将他的肉生吞嚼碎,借此发泄心中怨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刘瑾为什么这么招人痛恨呢?

他之所以招人痛恨,是因为他做事比较极端。比如他非常记仇,有些人曾经骂过他,他就要整别人。明明那个官员十分穷苦,他还要扣别人薪水,罚别人钱。他还要求那些文官们必须给他送钱,如果不给他送钱,那他就要发飙了。他还专门做了一个特别大的枷锁,这个枷锁重达120斤,文官们都是从小在书房里长大,一个个就算不是弱男子,但身体素质也被不会太好。文官们被他整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叛乱加速了刘瑾的倒台

由于刘瑾大肆敛财,激起了民愤,驻守宁夏的安化王趁机起兵,令人起草檄文,细数刘瑾的罪状,打着征讨刘瑾的幌子,发动了夺位的叛乱。明武宗一时慌了阵脚,询问李东阳的意见。李东阳趁机举荐杨一清和张永前去平叛,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刘瑾有仇。

杨一清曾被刘瑾陷害入狱,后被李东阳救出,才勉强保住一命,最后罢官回家。张永则身为“八虎”之一的太监,随着刘瑾权势越来越大,两人关系开始破裂。有次张永对刘瑾大打出手,痛斥他陷害自己,最后还是明武宗在中间当起了“和事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人率大军赶到宁夏时,安化王早已被擒住。杨一清和张永就开始合计怎么铲除刘瑾,而安化王讨伐刘瑾的檄文就是最好的契机。

刘瑾在家私藏了兵器弓弩,准备在举行献俘仪式之时发动政变。没想的是,负责献俘的张永提前回京,赶忙请武宗参加献俘仪式。其实张永对刘瑾已经有所怀疑,刘瑾看到张永后十分惊奇,但他没有做任何准备。

张永将刘瑾连夜捉拿起来,派人守住刘瑾的住宅。第二天,武宗亲自率人抄刘瑾的住宅,这一抄家,果然就抄出了问题,不仅查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他珍宝细软数不胜数,而且还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刘瑾经常拿着扇子给武宗扇风,扇子里藏有匕首,岂不是准备刺杀武宗?武宗这才真的大怒,定了刘瑾的谋反之罪,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并废除刘瑾变法时的一切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安化   正德   明朝   檄文   文官   刽子手   宁夏   叛乱   扇子   匕首   枷锁   太监   中国   刘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