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变“头雁”,凝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近年来,山东省成武县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保障,大力实施“归雁经济”,实现“人才回引、技术回流、产业回归”,蹚出一条人才引领发展的乡村振兴路。(2022年11月4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直以来,人才都是乡村中的薄弱环节,要弥补人才短板,既要深挖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也要在回引本土人才上下功夫,通过打好“乡情牌”“政策牌”“服务牌”等方式,让更多的本土人才看到家乡对人才的渴求,感受到乡村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让更多有志之士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人才支撑,带来更多的项目、资金、理念等,推动“归雁”变身“头雁”,更好地以“头雁效应”释放“群雁效应”,引领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变成现实。

栽好“梧桐树”,助力“归雁”真心“回巢”。“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本土人才走出乡村是为了遇见更美好的未来,要让人才返乡,也需要让他们看到乡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因此,要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需要在栽好“梧桐树”上用心,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科学谋划乡村振兴发展的蓝图,不等不靠,让本土在外人才看到乡村精神风貌的改变。同时,要做好“归雁”的对接服务,要及时地把好政策宣传到位,让更多的“归雁”真心“回巢”,增加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

厚植“栖息地”,助力“归雁”融入“群雁”。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环境是影响人才聚集的关键因素,要让更多的“归雁”返乡,还需要在厚植“栖息地”上下功夫,要让乡村成为他们理想的家园,方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助力“归雁”融入“群雁”,让他们不仅有亲切感,更能快速地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把聪明才智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让他们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更好地找到创新创业的新方向。

搭建“大舞台”,助力“归雁”变成“头雁”。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对于人才而言,乡愁、乡情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但是要让他们真正地扎根乡村,还需要搭建事业“大舞台”,让他们在这广阔的舞台找准定位、实现价值,在追逐梦想中让更多的“归雁”变成“头雁”。同时,人才要主动担当,引领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转变观念、实现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完成从“归雁”到“领头雁”的蜕变,书写不一样的人生,让乡村振兴的氛围越来越浓。(王苹)

来源:鲁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头雁   成武县   土专家   乡村   人才   梧桐树   乡情   助力   吸引力   本土   舞台   力量   事业   政策   环境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