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玩看电视父母惩罚看通宵,轮流起夜监督

孩子教育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毕竟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自从放宽二孩、三孩政策后,时常会听到父母的一些感叹,就是练“废”一个后再带孩子就是不一样。

11月12日,湖南一孩子在外面贪玩回家后一直赖在电视机前,作业不做、洗漱也懒得做。一下子把父母给逼急了,发怒让孩子看一个通宵的电视。视频中,孩子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一种惩罚,最初还显得很是兴奋。

看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疲倦感很明显,依靠在沙发上睡着了。而此时,目前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将孩子叫醒,督促孩子继续看。两眼朦胧的孩子无奈只好调整自己的状态,坚持看电视。

然而,当目前离开后,孩子还是难以承受瞌睡的袭击,趴在沙发上呼呼大睡。或许还没进入梦乡的时候,父亲又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将孩子摇醒,“教训”了几句。视频中,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没有服软的意思,振作一番后继续看电视。

就这样,这对父母坚持让孩子看了一晚的电视。事后,孩子目前回应称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孩子有了改变。对此,不少的网友认为父母这样极端的做法还是不可取的,教育孩子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避免孩子依样画葫芦现学现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言谈举止都潜意识地传递给了孩子。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就是将电视节目分段设置,在孩子空闲时段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节目,慢慢地就没有什么兴趣了。相信这样的做法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给孩子建立应该有的秩序、规则。比如孩子起床的问题,父母叫一次就不再叫第二次,假如孩子上学迟到了,那么自己就去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也是培养孩子习惯的一种很不错的做法,从小树立孩子的 责任意识,增强自律意识。

孩子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严以律己,毕竟孩子的大多数习惯养成都是跟着父母学习而得的。其次,父母要善于引导、教育,这一方面来源于父母的成长经验,另外一方面也依靠于书籍、他人教育孩子的经验。

视频中父母的做法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就在于“度”的把握问题,当孩子出现困倦的时候,及其需要睡眠,父母要把握住孩子的心理。即使想惩治一番,在经过一两次“督促”后,凌晨时分就差不多应该“放手”了。当然,父母在选择“让步”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存在,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对于大多数情况是没有明确的认知概念,该做、不该做,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都是需要父母进行引导的。坚持让孩子看一个通宵,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原本是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又不会引起负面作用的,这样一做难免不留下心理阴影或者父负面的影响。

在孩子的教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什么“秘籍”、“宝典”,但是,对孩子的“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金钥匙。父母的“陪伴”、“引导”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正如同园艺工人对树苗的修枝理叶、施肥浇水。父母如何与孩子说话孩子才会听?好父母仅有对孩子的爱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孩子的朋友、老师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父母话术》,让父母懂得与孩子说话交流的艺术,对于孩子的塑造是大有裨益的。

父母话术——孩子沟通技巧 ¥2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通宵   严以律己   父母   孩子   贪玩   睡衣   负面   教育孩子   卧室   穿着   做法   说话   习惯   经验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