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什么牛?得襄阳者为什么得天下?

11月11日,有幸去参加了襄阳青年企业家协会组织的一场关于襄阳历史的文化盛宴,主讲人正是我们襄阳市旅游学会会长——陈新剑教授。通过陈教授生动有趣的讲授,让小编对襄阳历史又多了一些了解。

襄阳自古位于秦岭山秦岭余脉、淮河发源地,汉江中游西接秦巴、东连随枣、南达江陵北通中原。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这座古城的地理特点,“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就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在历史上,南船北马也是对襄阳古代交通的形象描述。

中国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2000多年。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


古城军事文化印迹深刻、声名远播。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


古城布局“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襄阳城、樊城依江而建、隔江相望,古城外南部岘山至宜城间是时称“冠盖里”的望族名士聚集之地,“南城北市”、“岘首名望”,顺山形水势自然勾勒出的空间格局全国少有,彰显着“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的独特魅力,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


襄阳是一座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襄阳堪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精神高地。


曾走出了更始帝刘玄、汉光武帝刘秀、梁武帝萧衍等帝王;孕育出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三国时政坛要臣向朗、马良、庞统等人;产生了辞赋家宋玉、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张继、书法家米芾等文学家;久居襄阳的历史名人还有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司马徽、大将军羊祜等。

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荆襄地区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500多年。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

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为标志,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


《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无不彰显着襄阳荆楚文化的厚重。

襄阳,这座城市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与故事。这里有着张继、皮日休、宋玉锦心绣口里吟咏的名句佳构;有着一代诗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喜极而泣;有着诸葛亮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多传说。


这座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与久远的传说古城。当然,除此之外它所拥有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凭借着山之峻、据江之险的襄阳,借的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丽,内得人文之繁盛,令这座城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山之秀美,江水滔滔、文化兴盛,城廓大气,这样的襄阳能不流传千古,能不繁盛千秋呢?

编辑:刘炎
审核:姜宗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襄阳   汉水   宜城   秦岭   司马   高地   流域   古城   山水   文化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