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觉,你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自觉的小故事。

一、不肯自己登记作业的孩子


上周一的班级群里,有个妈妈发信息给老师:

“每天能否拍一下各科作业是什么发群里?

有些作业没有班优就不知道是什么。”

班优是一款家校沟通的app,小一和小二的上学期,班优上会详细登记孩子们当天的作业,后面老师就让孩子们自己在学校把作业抄在作业登记本上了。

老师的回复是:

“登记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

本不应该由家长来替孩子完成。

把每天的作业登记好,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去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习惯!”

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确实不能解决那位家长的当下困境。


我不了解那位妈妈后面会怎么跟自家孩子沟通。

我在意的是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到了三年级还是不肯自己登记作业。

听冲哥说那个小朋友并不是摆烂,他对自己喜欢的课程学得很带劲,还自己在家电解出了氢气,这一点着实让我心生佩服!

我和他的妈妈有过几面之缘。

有一次我们几位妈妈在一起聊天,话题是放学后怎么安排孩子的学习,正说着,那位妈妈发表了自己的育儿理念:

才一年级,要求那么多干嘛,我们家这个吃完饭我就让他下楼自己玩,没到八点不要回来。

这是对于儿童的常见误解之一:现在不自觉很正常,长大了就好了。

但实际上,没有人的成长是分段式大的,到了某个年纪就突然成了某个年纪的样子。

成年人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被迫成熟,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被迫成熟如果换来的是金钱、地位和荣誉,那就还好;

如果不是,那它所带来的的怨气和焦虑必定会每天都侵蚀着我们,看老板不顺眼,看同事不顺眼,回到家看对象和孩子继续不顺眼,生活就自然变成了一地鸡毛。


我们这一代人还能因为社会舆论去组建家庭,但下一代可就真未必了。

如果成熟意味着必须放弃我习惯了的自由散漫,背负起以前我从不需要背负的责任,我干嘛要成熟?!

我完全可以继续选择做个不自觉的人,只要继续有人给我买单就行!

二、“妈妈,你不要坐我旁边”

冲哥前段时间考试成绩有所下滑,特别是数学,基础性错误多起来了。

我告诉他,我要开始盯着他了。

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坐在了他旁边。

3分钟后,这位小朋友说:“妈妈,你不要坐我旁边,我觉得压力很大,影响我思考。”

我问他:“那我走了,你摸鱼怎么办?”

他有点生气:“你怎么能那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学习是我自己的事!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只好退出,并告诉他,这个星期的作业他自己检查完还需要再给我检查,不合格的需要重做。

大概一周之后,他的作业基本都能拿A以上,我就不再过问太多了。


不过,我留了个心眼,他的书桌和我办公的地方是平行的,正常情况下,我不干预他,但有时候休息时会扫他一眼,让他保有一点点压力。


冲哥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个自觉的孩子。

有天性使然,也有后天我和他爸爸的努力。

学校每个寒暑假都会有一张实践表,低年级的小朋友需要自己叠被子、刷鞋子,慢慢到整理书桌、衣柜、房间等。

我们家完成这项任务不需要摆拍,只要到了节假日,冲哥的家务活需要自己做,我只是一个看自己心情选择要不要搭把手的其他人。

冲哥跟我吐槽跟他一起值日的孩子每次值日都喜欢搞事情,10分钟能干完的扫地,非要扫一会聊聊天拖拖拉拉搞到20分钟。

我问他:让你不高兴的是什么?

他说:我很不理解,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吗~

对啊,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需要自己的事自己做,他哪来的“自己的时间”这个概念呢?

又哪来的自觉早点完成自己的任务呢?

三、电梯里瞪着我哭的三岁小男孩

我和冲哥在一楼等电梯。

门开了,一个3岁的小男孩平衡车没踩稳,哐一下倒了。

电梯门眼见就要关上了,我眼疾手快地扶起了车。

小男孩瞬间就红了眼眶,一边用眼泪汪汪的大眼睛瞪着我,一边说着:“我的,我的…”

后面跟着的是孩子的奶奶,她赶紧跟我道谢,随后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

“阿姨不要你的车,你摔了,阿姨把你扶起来,你要谢谢人家,你哭什么呢。”

这个孩子哭什么呢?

他哭“明明是我的车倒了,就应该我自己扶起来,这个莫名其妙的阿姨,为什么要抢走我做事情的权利!


他应该哭的。

如果这个事情不是发生在电梯里,如果不是电梯门马上要关上了,我肯定是一个“袖手旁观”者。

埃里克森的第二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发生在孩子2-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不需要承受极端的羞怯和怀疑,获得自主独立感。

羞怯,来自于成人的道德评价,比如“你都这么大了,还尿裤子,羞羞脸。”

怀疑,来自于自己没有成功地完成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阶段能够发展良好的话,将会获得强烈的自我意识感,他会尽可能地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事情。

这个时期“不要!我的!我自己做!”也是孩子常常会脱口而出的声音。

成人要做的其实很简单:放手,退出,必要的时候给一点点帮助。

这个孩子也就积累了最初的自觉。

所以,我很认可喜欢的一个博主说的话:三年级孩子的问题,要到三岁去找原因。

四、一点澄清

常有朋友十分焦虑地问我:“哎呀,这些我在孩子小的时候没做到啊,怎么办?”

昨晚跟冲哥一起学的《师旷论学》送给大家: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翻译一下,就是学习,啥时候都不晚,即使是老了才开始学习,也比在黑暗中行走强!

培养自觉的习惯这件事,也一样,只要开始,都不会太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自觉   作业   好学   阿姨   小朋友   成熟   事情   妈妈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