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不如鸡自己,教育千万别努力错了方向:孩子不会照你想的长大

前段时间,有一个据说是孙子勒死奶奶的小视频在朋友间疯传:一个奶奶对一个男孩又打又骂,男孩被逼急了一下用身体勒住奶奶的脖子,奶奶被勒得一动不动……

视频里的奶奶后来怎么样了不知道。因为目前视频已经下架,官方也辟谣了。但视频的评论里,很多人在咒骂“孙子打奶奶太可恨了”、“恶魔不分年龄”……

那么,“恶魔”是如何诞生的?我们从幼年开始如何在漫长的人生中诞生出“自我”?

原来人从出身的那一刻开始,就从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上提取认识世界的信息,这些所有的信息共同组成和塑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发展出独一无二的“自我”,而父母是对孩子自我塑造影响最深的人。

这是来自英国的菲奥娜·默登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在《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她作为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十余年来为多家大型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专业咨询,一直试图探寻如何激发人的潜能,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一旦你认为“这个孩子很坏”时,别急着从孩子身上找问题。因为,孩子都是在模仿中长大的。这本书给到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探寻孩子言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揭示了一个很多中国家长不愿意承认的真相:孩子不会按照你想的那样长大,而只会照着你的样子长大。

最爱你的人,伤害你最深

我们能奇妙的发现,“父母”这个本应该代表着爱与包容的词,却成为了被讨伐的对象。那么,为什么是“父母”而不是别的什么“奶奶”、“小姨”、“舅舅”呢?

菲奥娜·默登在《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说:父母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镜映对象”。

曾经,在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这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和打压,而希望寻找到一条摆脱原生家庭束缚和伤痛方式的年轻人,而小组里经常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话题是:

“如何高效的反对父母?”、“让我们不要重复他们的失败人生”、“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其实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父母是我们第一次与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建立安全联系的唯一方式,而父母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成为了那支拥有无限可能的画笔,在白纸上留下或轻或重的点与线,最终交错复杂的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我们那些引以为傲的个人习惯与特征,大部分都来自与父母的传承。

比如,我就惊讶的发现我三岁的儿子喜欢吃的水果跟我几乎一模一样。这让我反思,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我的水果喜好也是从我的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镜映神经元”无时无刻在产生作用,而我们自己浑然不觉,却习以为常,并错误的认知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

那么,“父母皆祸害”里的那些人难道他们的“镜映神经元”没有发生作用吗?

其实,不是的。这恰恰说明了镜映系统仍然在发挥效果。因为父母成为了他们批判自我人生的指南针。他们期望去修正的行为,努力的方向看上去是在讨伐父母,高喊着口号要摆脱控制,冲破桎梏。但事实却是,父母就像我们人生的定海神针一样,你没有办法把他连根拔起,因为“即便是我们在反向镜映,我们通常也是以父母为榜样的。”

比如,我也曾发誓我一定不会成为像我母亲那样唠叨的人。结果,我却找了一个像我母亲一样每天唠叨我的丈夫。哪怕我已经在有意识的“反向镜像”,却还是在无意识间选择了我更熟悉的一种亲密关系。

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但其实,父母更是孩子的影子。

那么,当我们可以理解“镜映神经元”的奇妙作用时,对于我们养育孩子有何启发呢?

01 父母要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家庭的“共有习惯”

曾经有个网站发起了一项网络调查:"你最想成为爸爸的什么?",调查结果让舆论哗然,居然20%的孩子希望能成为爸爸的手机。因为爸爸在家总是抱着手机工作还或游戏,但很少与自己一起交流玩耍。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酸的调研。但却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现状,我们反复抱怨,教导孩子们不能长时间的玩手机,但自己却在无时无刻的盯着手机。因为只是用嘴告诉孩子是不够的,这种方式过于抽象,而更适用于孩子的方式应该是“展示-模仿-再现”。

作者菲奥娜·默登提出:“父母通常不按自己说的去做,而镜映思维会加深孩子的理解,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诲会不起作用。”

作为父母,必须自己先展示出来这个行为的真实状态,而不是停留在话语中,想像中的一个场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依葫芦画瓢”的看到、理解并模仿这个场景或状态。当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才能调用镜像神经元重现出来。

例如:笔者在面对儿子在幼儿园屡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不再去责备他是个“坏小孩”,也停止了唠叨的说教。而是开始真正实践遇见冲突时的解决方案。比如:当爸爸与孩子产生冲突时,妈妈出面协调。而不是让爸爸用权威去压制孩子服从。孩子才能学会在幼儿园不用暴力去让同学服从,学会用协商化解冲突。

02 鸡娃不如鸡自己:为孩子找到一个正面的“角色楷模”

首先父母要理解“镜像系统”的运作原理,这样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自然会产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即“鸡娃不如鸡自己”。

如果你要成为你孩子的正面角色楷模,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信念,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展现出什么样的姿态与心态来面对人、事、物……这更加提醒了我们:养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与陷阱,深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养育一个三观正,真善雅的孩子还能游刃有余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家长还要学会在不同阶段给孩子树立不同的“角色楷模”,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比如,在托马斯小火车身上学会友爱与合作;在年长的玩伴中学会担当与谦让;在体育明星身上学会逆境与拼搏……

作者也介绍了寻找角色楷模的三种类型:个人化角色楷模、情景化角色楷模和理想化角色楷模。

我们可以看到,角色楷模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只要孩子们在符合自己年龄段里有一个适合的参考标的,他就不会轻易的建立起负面的角色楷模,陷入糟糕的行为与团体中去。

03 科技仅仅是工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性的“社交环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通过分析4万多名2岁至17岁美国儿童的电子设备使用数据,发现:

屏幕时间更长的学龄前儿童经常发脾气的频率是较低者的两倍,并且46%的人更容易在兴奋时无法平静下来;每天看屏幕超11个小时的人中,大约10%的人对学习新事物并不感到好奇或兴趣。

这再一次验证了“镜像系统”作为大脑的一种高级运作模式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在与人产生交往连接时,才能刺激镜像神经元发挥作用,学习到社交、情感这些更高级的技能。

但科技的出现,让生活节奏变快,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反而让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变少了,扼杀了我们的镜像系统,让我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与人产生交往连接,而不是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我们可以多主动的邀约朋友一起遛娃,鼓励孩子主动邀约同学一起活动,带孩子去观看一场现场比赛,让孩子能够更多的在日常交流与沟通中获得满足感和学习的动力。

比如:我儿子刚刚满2岁时,还只会喊爸爸妈妈。一天,闺蜜带他3岁的儿子从外地来看望我们,仅仅一天时间,我儿子就学会了粤语的“哥哥”,英语的“爹地”、“妈咪”等词,那一天词汇量的爆发,让我啧啧惊叹。

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就是“镜映系统”在“工作”啊!

《镜映思维》:一本当代育儿启示录

菲奥娜·默登《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书,但我却更愿意把它当作一本育儿启示录,因为它一针见血的揭示了育儿的诸多真相,让准父母们汗颜,甚至寒毛卓坚。因为如果我们在育儿这条道路上一开始努力的方向就是错的,那么,一切都会是一场灾难。

而这样的灾难时时刻刻都在上演,如同开篇提到的“孙子打奶奶”新闻。当孩子出现不好行为时,我们恐怕就不会再陷入对孩子无用的责备和愤怒情绪中,而是会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眼前的一切。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在视频的开端是奶奶先动得手,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这究竟是选择性忽略还是一种缺乏底层思辨逻辑的惯性。

千万别忘了,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如何对待世界。

而这也是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的重要原因。因为它真的给予了我一种察觉亲子关系的底层思辨逻辑,也让我在育儿生活中拥有了内心的安定和一种理性的力量。

希望这种力量可以传递给更多的人。

#阅读的温度#

#2022育儿季#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孩子   孙子   神经元   楷模   奶奶   爸爸   角色   父母   方向   自我   努力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