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形势下生态精品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探索“赤水旅游+农业生态化精品化、标准化、品牌化、金融化、电商化发展的生态精品农业现代化的“丹青赤水”模式,加快县域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有效推进“1+N”资源整合,全力构建赤水及周边区域农特产品资源+涉旅资源的融合发展,快速融入成渝经济带,构建旅游产业链、农业企业产业链的品牌和销售平台。


农产品大数据精准分析

一、确定目标,精准识别发力。赤水凭借特征鲜明的生态资源禀赋,红色旅游胜地,重点瞄准农业和旅游,农业上明确“生态精品”,打造“丹青赤水”品牌;旅游上确定“全域景区化 ”的发展方向,创建“丹青赤水”品牌。为旅游城市、旅游特色农产品和民宿做背书。丹青赤水品牌的相联,是赤水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动力,也是赤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新路径、新高地。目标精准的定位、市场需求的精准发力,跳出赤水看赤水资源,跳出赤水“卖”赤水特色产品。一是“公益先行,企业身份,市场运作”。“丹青赤水”要扮演的共有三个身份:一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即市长和市场之间的“中介”;二是“助推精品旅游、精品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为市场提供服务,市场缺什么就做什么;三是“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红色旅游+农业企业”,通过市场运过市场营、品牌打造、电商拓展壮大自身。解决在“商务领域+行政农业等行政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让市场来配置资源,由市场来推动”。

产业链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完整性

丹青赤水品牌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到强,选人用人第一位,选优材,配置高,企业才能有为,有未,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壮大。

“丹青赤水农产品”定位六大转变:一是全面实现传统初级农产品向生态精品农产品的转变;二是农产品低价竞争向品牌战略竞争的转变;三是粗放型销售模式向精品农产品包装储运配送的转变;四是农业企业个体、单品类销售向平台式全品类抱团销售的综合体转变;五是帮助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担忧疑虑向农产品放心信任的转变;六是农产品的资源性受益向服务性受益转变。

二、摸清全市特色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现代化大数据库。在顶层设计中,把特色细分十大类别:即:白酒、竹笋、茗茶、山菌、渔业、粮油、中药材、禽畜、非遗产工艺、纸业;目前全市生产加工制造规模性企业45家,分别是:(一)晒醋类企业(5家)1.赤水市曾氏晒醋有限公司2.贵州赤水古法酱香晒醋有限责任公司3.贵州黔老翁晒醋有限公司4.赤水补作莼食品有限公司5.赤水市之江晒醋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二)非遗工艺品企业(2家)1.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2.赤水市石沓沓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三)石斛生产类企业(5家)1.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2.贵州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4.贵州赤水国礼金钗石斛发展有限公司5.赤水市永斛源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四)禽畜类生产企业(2家)1.贵州奇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贵州竹乡鸡养殖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五)竹笋加工生产企业(2家)1.贵州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2.赤水市明桂土特产加工厂(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六)酒类生产企业(2家)1.泸州巴蜀液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赤水市贵福酒业开发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七)纸制品企业(4家)1.赤水市汇美佳源纸业有限公司2.赤水升翔纸业有限公司3.贵州竹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4.赤水市天月纸业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八)竹(木)家俱生产企业(3家)1.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2.贵州赤水竹韵贸易有限公司3.贵州赤竹神雕竹艺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九)腊制品生产企业(5家)1.赤水川黔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2.赤水市情乡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3.赤水詹腊坊贸易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十)中药村企业(3家)1.贵州省德贵福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赤水市丙安镇佛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3.赤水佳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十一)其它特色产业(7家)1.赤水清溪沟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2.赤水市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3.赤水市赤香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赤水红大同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5.赤水东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贵州宝之源水业有限公司7.香水莲花(香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8.西南家俱产业园。全市规模以上89家生产性企业。(分析生产产品属性、市场占有份额,略)

健全数据链

三、全市涉农微型商贸平台公司(7家)1.赤水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以线上与线下平台相结合运行,季度销售额20万元以上,线上集中使用平台:拼多多、淘宝、832、一码贵州,通过以定期或不定期宣传,进行扫码或联接网站进行采卖。线下依托赤水政企资源力量,主对外开展业务,集中于对外展示、大宗采购、定向精准采购、推广式采购,服务于全国)2.赤水市***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线下实体进行推广,季度销售额300万元以上参加各类展销节、会、推广发布会)4.赤水***有限公司(主要以线上与线下平台相结合运行,季度销售额10万元以上线上集中组织在利用成熟平台:拼多多、淘宝、一码贵州,通过以定期或不定期宣传,进行扫码或联接网站进行采卖。线下依托赤水政企资源力量,集中于对外推广,服务于全国)5.赤水***有限公司6.赤水****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营金钗石斛鲜、干,主体是以实体化运营,季度销售额10万元以上,主攻方向成渝经济带,通过以定期或不定期宣传线下依托成都药材市场作为出口、定向推广采购、服务于全国)

四、摸清物流底数,构建流通运输大脉。分析物流运营成本;主要分析全市物流基本情况,针对SF,三通一达,EMS邮政,遍布在全市有网点量,呈上启下摸清楚运行货物的费用结算情况,摸清物流在一件代发,大宗转运的价格,同时制订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

五、建立采购数据资源库,资源结对市场支撑体系;整合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优质农产品上游资源与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大型电商平台及各大中型城市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的下游平台做良好的对接,从而促进生态精品农业的转变。组织架构分为运营中心、数据中心、加工储运中心、采购中心、体验基地,具体推进实施“三化”。

农旅一体化建设

五、平台组织进程。一是注册丹青赤水公众号、微视频号,形成宣传合力窗口;二是完善特许食品销售相关证照,提前准入门口;三是完善电子商务各类平台建设;四是完善产品类别的美工设计导入。

六、精准分析、梳理运营渠道,重点发力。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全市行政力量办农旅电商。重点以商务局产销对接大数据信息中心为主,以市扶贫办东西部协作为轴线、强化驻成渝办、广深办、上海办,驻京办信息网络,联通成都商会、重庆商会、北京商会、广州商会、上海商会、贵阳商会、辽宁商会,发动商会业态经济活力,建立资源共享共建资源库;紧盯成、渝经济信息圈,紧密东西部协作成效,做好消费扶贫,农旅一体化发展,同步北方市场开发;二是梳理本市市场开发方向,分类做客户开发档案电子档案。分别有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预对接安排时间,当完成第一阶段梳理后,分别引入周边县区域资源入库,重点以泸州、合江、遵义,桐子、仁怀、习水、古蔺、叙永,形成周边红旅、文旅、农旅“三位一体化”深度合作;梳理赤水生产性企业资源,针对“十百千万”是我市的主导产业结构,以金钗石斛、晒醋、竹笋、酒、腊制品、干货等配套景区门票、酒店、餐饮等涉旅服务的产品定位,突出子产品序列形成巨矩形态。分类建立企业数据库,产品目录库、摸清生产企业底数,培育微型企业规模化,重点解决在资源比例、培育、引导等形成长效机制,完善“企+企”合作高效模式,并形成资源整合链,重点解决生产产品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方向,共建共享市场红利,让微型企业有盼着,有想头、有跟头。三是建立完善的溯源平台,打造生态农业精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旨在对我市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过程实现全透明和可追溯化的管理。通过溯源平台以“三级九类”(“三级”即市、乡、企业三级联动监管,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体、产业分类、责任明晰的市级平台。待溯源平台正式上线之后,进出电商中心的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过程均接入赤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依托检测平台公司,对生产主体的农业环境、土壤肥力以及农业投入品等进行评估,对产出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以保证出入物流配送中心各生产主体农产品的品质安全。从而实现生鲜配送中心的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的监管体系,达到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的目的。

赤水晒醋

七、工作部暑与措施。一是“丹青赤水”品牌产品包装设计的开发。急需解决“丹青赤水”区域公用品牌龙头引领作用,结合我市人文、旅游、传统农耕文化等特色,按照“品牌化、便携化、创意化”的要求,加快“丹青赤水”系列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及组合产品的包装设计。二是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的开发。急需解决“丹青赤水”区域公用品牌功能作用,依托金钗石斛、竹笋、禽畜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引导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委托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制作与赤水地域特点、产业特色、民俗传统和1800年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开展全市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培训,提升创意包装设计意识,举办全市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擂台赛,评选出代表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系列包装设计。三是培育合作品牌产品。急需解决“丹青赤水”区域公用品牌法律作用,鼓励、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等,并积极培育加入“丹青赤水”合作开发产品体系,实现“丹青赤水”与我市农业生产主体母子品牌商标运作模式,形成生产供应主体与市场销售为一体,努力将赤水优质农产品打造成消费者喜爱的旅游地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培育产品合作基地。急需解决“丹青赤水”区域公用品牌基地作用,结合实施赤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个十百千万”工程,提升金钗石斛、白酒、菌、晒醋、药、畜牧、笋竹、渔业、纸制品、家俱产品、非遗工艺产品等产业基地建设,对符合“丹青赤水”品牌体系标准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基地,指导优化其产品结构、品种结构和经营体系,发挥生态特色优势,积极培育成“丹青赤水”产品合作基地。(一是对生产有一定规模,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注册商标的,每个商标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对生产有一定规模、产品已通过“三品”认证或SC认证、新加入“丹青赤水”母子品牌运作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每家一次性“以奖代补”的政策支持)。五是培育合作主体和旅游地商品主体。急需解决“丹青赤水”区域公用品牌市场作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激发涉农、涉旅(国资平台、景区、旅行社等)主体参与“丹青赤水”品牌共建积极性,筛选一批农业主体,加强培训和管理,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吸引市场资本投资农旅,培育一批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

美丽的大瀑布

八、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一是推进营销网点建设。优先组织安排“丹青赤水”合作主体和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全国生态精品农博会、省农博会、(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深博会、渝农交会、成都春交会、旅交会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在景区景点、民宿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区点以及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新建或提升建设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开展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星级评定,在购物网点和宾馆酒店、车站等重点区域和点位配置一批赤水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自动售卖机。举办农产品旅游地商品主体和购物网点及其他民宿农家乐商品对接会,积极推进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进驻展示展销。二是推进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农产品贮运标准与物流标准配箱为基础,培育A级物流企业,加强网络销售终端建设和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主要针对赤水竹笋、禽畜大宗产品)建立由农产品基地到城市主干道再到全省主要城市的物流网络,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推进线上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对接“丹青赤水”品牌农产品天猫店、京东商城、1号店、832平台,国铁商城、微商、拼多多、抖音视频号等电商店铺,推进区域平台建设,支持“丹青赤水”和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合作主体驻店运营,鼓励开设农产品网上直销店,引导本地电商和电商平台纳入“丹青赤水”品牌体系建设。

九、探索农旅结合是两山转化的新路径。一是优化“丹青赤水”品牌营销模式,多渠道推广。加强“丹青赤水”全媒体宣传推广,重点聚焦新华社、农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电台、本地媒体等传统媒体,辅以新兴媒体的活动推广。以农活体验、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为推手,通过网站、线上宣传、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以品牌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为契机,谋划“丹青赤水”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线上以“丹青赤水农集”小程序、微店等为切入口,线下以赤水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公交车、出租出、车站、停运站、售货点、超市销售点、社区智能售货点、城市品牌加盟店等方式推广。 二是文化带动推广。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辅助,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开展品牌宣传,采用NEC系统七发旅游城市“一卡通”,集成全市农旅、农商、农信(金融)的模块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文化底蕴。三是配套项目推广。以赤水市本级新增项目建设为基础,以面向全省的冷链仓储网点为载体,夯实品牌农产品的生产、体验销售配套基础,促进配套项目品牌推广。 四是GOV助力推广。结合农合联“三位一体”试点工作,安排落实必要的资金、人员和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全面发展。

十、发展目标(一)短期目标 :明确丹青赤水品牌培育主体,加快丹青赤水品牌注册保护。健全组织机构,筹备行业人员,摸清底数、做好产品规划、设计、向导、服务前工作。磨合组织人员结构,沉定资源的产品、渠道、市场基础。(二)中长期目标 :构建丹青赤水标准体系。依托公司为轴线,统一规范丹青赤水红色旅游产品、农产品、在生长环境、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贮运操作、文化内涵、销售方式等六大方面的基本要求。形成机构的认证体系管理机制。

走向世界餐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赤水   赤水市   旅游地   贵州   丹青   农产品   主体   农业产业   生态   精品   品牌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