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常 - 世界的感同身受太少,救赎只能靠自己

#秋日生活打卡季#

文/在水一方

最近心思很凌乱,读书读不进心里去,刷短看视频都不能完整的坚持看一个,百无聊赖之时随意翻翻手机,屏幕眼前晃,脑子一片空空白白。

终日凝眸,沉闷压心,无人述说。说了未必懂,听的人只觉矫情。

每日的重复竟然对周边失去了兴趣。我是那么热爱生活的人,爱读书,爱打磨文字,冲杯咖啡在美好的午后感受暖暖阳光的人,能在白开水里品出味道的人。然而,最近,我很焦虑、浮躁……

经历了什么,疫情,四十多天的一线坚守,我的情绪和身心靠才疏学浅的自我调节已经很难回到“柳荷风淡淡,花圃月溶溶”的闲情雅致,我就是浮躁,烦忧……

一、世界的感同身受太少,救赎只能靠自己

尽管外界嘈杂,但我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声音。再艰难,再无望,人总要勇敢的走下去。自己救赎是一条路,自愈会快。

身处抗疫一线,衣服是几月美美的秋装,鞋子亦是。现在已立冬,寒冷来袭,工装的棉服披上,煞是一线人员。昨晚温度已零下,好容易买到的香蕉居然在车上冻黑了。

哦!真正的冬日来了。

每天忙碌到麻木,夜晚是身心疲惫的山高水远的荒凉,明日依然一样的工作,每日新增的数据,此时我心是空的,再多的书也填不满,无尽头的深渊,无尽荒凉……

尽管为了充实内心,赶走疲乏,驱走内心的荒凉混沌,抗疫这四十天内,我已经用深夜的时间读完了两本书,一本是鲁迅的《朝花夕拾》,一本是亦舒的《流金岁月》。看完之后还找不到往日的感觉!

我们在抗击疫情,自己的心灵时时被冲击,时时在拯救,麻木的思维,机械的重复工作,身体撑不撑得下去是一回事儿,重要的是心灵和精神撑不撑下去……

自己在反问?我能吗?答:不知道,尽量吧

苦涩,想哭,又哭不出来,心里却翻江倒海,海啸风明,压抑感来袭,深夜一次次的来袭,繁忙中的空虚,空虚中的无望。

比病毒更厉害的就是心里不舒服了,这种困惑没有良药,没有指导老师,只能自愈……

十一月的冬,冷也冷不清醒,思维就是宇宙混沌……

依然在自我治愈,心里依然迷茫,依然苦涩……

二、餐食单一,精神亦不丰满,人比黄花瘦

终日都在忙碌,从早上到晚上,我不挑剔餐食,因为餐食每日如一,北方菜,味道天天统一,为了抵抗力,为了不饿死,每日都坚持吃饭。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需要美好的食物悦自己的胃,需要茶香带来生活的气息,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朋友们的聚餐小酌……然而这些都成了奢望,之后,我们活的单纯,活的了无生趣,为了活着必须吃单一的餐食,为了抵抗力我要天天喝牛奶。

一日三餐,我减成了两餐。吃饭需要心境。每日有位小妹妹同事一起吃饭,今天她临时有事儿,我午饭也没有食欲。我们已经很习惯一起吃饭。

在最艰难的时期,人需要报团取暖,但是能报团取暖的人又不是一直都有,寥寥无几,听得懂你的,你听得懂的人不懂,你明白的,别人未必明白,报团取暖,得人心合拍才可。不挑剔饭菜,我挑剔吃饭的人。

精神的迷茫,心灵的倦怠,连吃饭都是仅仅为了活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时候不想说话,说多了都是泪;有时候大声抱怨,但是何尝不是空洞的表达,心灵是荒凉的。

絮絮叨叨写了很多,只是表达一种心境……当然有看懂的读者欢迎留言!

心里尽量怀揣希望,盼望一切如常……

我们曾经追求华丽,现在在才发现“一切如常”才是福!

欢迎关注@我叫在水一方​

写走心文字,做温暖的文艺女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感同身受   疫情   抵抗力   终日   荒凉   混沌   挑剔   浮躁   内心   心灵   精神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