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靶向药期间做好这3件事,提高靶向治疗疗效

最近有癌友咨询,说自己马上要开始靶向治疗了,心里没底,想知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小编整理了靶向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3件事,一起了解一下吧~

1.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1-3]

也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根据医生开具的医嘱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凭感觉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突然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会使血药浓度产生波动,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会导致更早的出现耐药性。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的服用靶向药,才能够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最大程度的发挥靶向药物的疗效。

有癌友可能会问,那如果漏服了怎么办?可以补上吗?

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漏服靶向药的情况,可以想一些办法提醒自己按时吃药,比如设定闹钟提醒自己吃药,把药物放置在固定的、显眼的地方,或是让家属每天按时提醒自己服药等。

靶向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偶尔发生了一次漏服靶向药的情况,一般影响不会很大,不建议自己补服。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每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等都是经过反复研究计算的。如果前一天漏服,隔天一次性吃双倍剂量的药物,很可能会因药物毒性叠加而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12小时,那么就不建议补服了,也不能下次服药时加倍服用。

总而言之,不同的药物补服原则不同,如果偶尔发生了漏服靶向药的情况,建议第一时间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服,应该如何补服。为了安全着想,请勿自行补服药物。

除漏服外,靶向药的服用时间也是很多患者存在疑虑的问题。

食物可通过影响胃肠血流、胃排空、肠蠕动等来影响靶向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不同药物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有一些药物所受影响较为显著,而有些药物所受影响并不大。

对于所受影响不大的药物,服药时可不考虑进餐的影响,也就是空腹吃或者和食物同时吃都可以,比如达沙替尼、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阿昔替尼、阿帕替尼、舒尼替尼、乐伐替尼、达克替尼等。

但对于会受到较为显著影响的药物,为了用药的安全性,则需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比如尼洛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索拉非尼等药物的推荐服用时间为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需要强调的是,规定的服药时间都是经过探索后得出的最佳服药时间,医嘱中也会有详细的服药方法和时间,建议遵医嘱服用靶向药。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建议先和医生沟通,不要自行随意更改服药时间。

2.这些避免与靶向药同服[4]

一些药物和靶向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果在服用靶向药时服用了这些药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吉非替尼与CYP3A4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利福平等)同时应用,会降低吉非替尼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这些CYP3A4诱导剂会诱导产生CYP3A4酶(CYP3A4酶是大多数口服靶向药代谢的关键物质),而过多的CYP3A4酶会加速靶向药物的代谢,可能会使靶向药还来不及发挥疗效就被代谢掉了,降低了疗效。

为了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服用靶向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在吃哪些药,服用靶向药期间,在吃其他药物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服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口服靶向药期间应避免吃西柚、石榴、杨桃,因为这些水果中的呋喃香豆素等成分对CYP3A4酶有抑制用,可能会使体内靶向药的代谢变慢,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3.关注不良反应[4]

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皮疹、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间质性肺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这些不良反应会对肿瘤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治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迫使治疗中断,影响疗效,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所以,在靶向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变化,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同时也要遵医嘱定期随诊复查。

当发生了靶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应遵医嘱进行干预处理,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积极应对。对于靶向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肺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皮疹、手足综合征、干燥症、瘙痒症、甲沟炎等皮肤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既往我们已经深入的聊过了,可以参考以往的文章。

关于靶向治疗期间癌友们可能遇到的其他的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小编后续也会与大家分享,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靶向治疗期间癌友们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抗肿瘤。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扫文末二维码/私信留言加入患友交流群,诸多入群福利,等您来拿~

参考文献:

[1]李进.李进医生团队.靶向药漏服了怎么办?

[2]张子楠.关于服用靶向药,你不了解的那些事[J].人人健康,2021(23):42-43.

[3]赵德华,楚明明,陈静,等. 食物对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J]. 医药导报,2019,38(6):796-799. DOI:10.3870/j.issn.1004-0781.2019.06.025.

[4]黄薇,戴助. 恶性肿瘤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及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2018,16(8):1115-1120. DOI:10.7539/j.issn.1672-2981.2018.08.023.

封面及插图:视觉中国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靶向   疗效   诱导剂   医嘱   可能会   剂量   药物   医生   建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