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屠呦呦的母校到底有多牛?《档案》特别节目为您揭秘

自1912年成立以来,110年间,北京大学医学部培养了以屠呦呦、钟南山、王忠诚、胡亚美、顾方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大家和国之大医,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晚21:5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继续为您讲述北大医学部110年的奋进之路。

一封珍贵书信首次公开!

医者“厚道”风骨薪火相传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派出四批428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累计救治339名危重症患者。吴超就是其中一名援鄂医生,他和同事们曾代表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90后”的战“疫”决心。

这封信写了什么内容?总书记在回信中又是如何寄语青年的?今晚节目中,这封写给总书记的信将在电视媒体中首次公开!

其实,这样的疫情并非首次。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东北的一场鼠疫曾让整个国家陷入恐慌之中。医学教育家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一线。为了隔绝病毒,他设计出一款棉纱做的简易加厚口罩,采取了设置隔离病房等一系列措施。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仅用67天就消灭疫情,被誉为“鼠疫斗士”!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也是中国现代防疫学的开端。那么,伍连德和北医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大爱无疆守护人民安康

雪域之巅书写使命担当

1949年5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妓女改造运动展开。当时,全北京200余个妓院被封闭,解放妓女1200多名。北京市政府还请来医生来给她们免费治病,领队人正是北医的老院长中国著名的皮肤科专家胡传揆。他发现,确诊性病的患者高达96.7%,并以梅毒、淋病患者居多。

据统计,1949年前中国性病患者高达1000万。为根除梅毒这一社会痼疾,胡传揆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的学生又将如何回忆恩师的传奇故事?

百十年来,北医人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 的医者本心。2018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隽参加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雪域高原开启了生命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援藏记忆。

他回忆道,有位环卫工人身患肝包虫病合并十二指肠肿瘤,他和同事们采用“三术叠加,一次进行”的方式开展手术。当时,这种术式国内未曾开展过,世界也未曾报道过。重重风险之下,他们如何顺利完成手术?一批批北大医学的援藏医疗队员们在雪域高原上取得了哪些开创性的成就?

练就“绝技”服务冬奥

冰雪之上筑起“白色护线”

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了骄人成绩。奥运比赛的背后,也有北大医学人的默默奉献。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曾接力为徐梦桃做过四次手术,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

我国的运动医学目前正蓬勃发展,然而起步时比国际整整落后了三十年!谈及中国运动医学发展的秘诀,不得不提到中国运动医学创始人曲绵域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下队”。什么是“下队”呢?它为何成为了北大运动医学保留至今的优良传统?

北大医学部为冬奥医疗保障也贡献了一份积极力量。“雪游龙”是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垂直落差超40层楼。在光滑如镜的倾斜冰面上,如何在4分钟内赶到任意一个点位展开救援?

为此,北医的医生们准备了将近三年,学会穿“冰爪”让自己稳站于冰面,背负15公斤的急救包,穿戴各类防护用具,翻墙钻洞跨栏杆,用担架把高大魁梧的伤员抬出赛道……反复模拟演练,生生用双脚丈量出一张救援地图,练就了“能翻墙、会钻跑、善钻爬”的“绝技”。

一世纪济世为民,百十载厚道相传。今晚21:5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推出北大医学部110周年系列特别节目下集,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医学部   医疗队   鼠疫   医者   梅毒   特别节目   赛道   武汉   疫情   雪域   总书记   母校   中国   南山   北大   患者   今晚   医学   档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