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孕妇一吃东西,就会有胎动现象发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胎动,应该说是妈妈们在怀孕期间最为惊喜的时刻了,在胎动的时候我们能够明显感知到胎儿的生命状态。而到了孕中晚期的时候,胎动也成为了孕妈们每天都必做的事情。

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胎儿出现胎动的时间和习惯都不一样,有的孕妇其他时候都是比较安静的,但在吃东西的时候,肚子里的小家伙也会非常的活跃,整一个就是吃货的模样。那么,为什么有些孕妇一吃东西,就会有胎动的现象发生呢?


关于胎动的情况,只要不是异常的胎动迹象,这都是没问题的,孕妈们对此不用过分紧张,而且吃东西的时候会有胎动,小编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种原因:

1、食物消化带来的血液循环加速,刺激到了宝宝

随着食物的摄取,妈妈身体的血糖也会逐渐升高,血液循环加速,整个体内的状态都是非常活跃的,这个时候小宝宝受到了妈妈体内变化的影响,也会被“唤醒”变得活跃起来。


2、妈妈吃饭的动静吸引到了胎儿的注意力

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在外界的一些动作产生的声音都会直接传递给宝宝,比如妈妈说话、吃东西的时候,安静的胎儿就很容易受到这些动静的影响。对于小宝宝来说,妈妈咀嚼、吞咽的声音也许是他们活跃的声音频率,因此就会有胎动的产生。

不同的宝宝,胎动活跃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宝宝胎动比较活跃的主要时间点主要就有以下几个:


a.早上起床时

经过了一晚上的睡眠休息,妈妈醒来之后宝宝也会随之醒来,并且这个时候的小宝宝心情也非常不错。在听到安静了一晚上的妈妈有动静之后,宝宝也会非常积极地活跃起来,和妈妈做一做“早安互动”!


b.晚上睡觉前

有的小宝宝在晚上睡觉前会表现得非常活跃,而且精神状态也非常良好,因为这个时候妈妈的状态非常的轻松,宝宝也会受到妈妈的情绪影响。并且,夜间的环境比较安静,妈妈也能更清楚地感受到宝宝的胎动迹象。

c.进食之后

孕妈们吃完饭之后,血糖的水平会升高不少,小宝宝也通过血液的循环而获得了满满的能量,就处于一个“吃饱喝足”的状态。宝宝有了力气,自然也就变得活跃起来,等妈妈的血糖下来之后,宝宝又会回归平静的状态。


d.父母互动的时候

如果父母们在和宝宝进行互动聊天或者做胎教的时候,小宝宝受到外界父母声音的吸引,也会开始活跃起来。宝宝会尝试通过胎动来回应父母的互动,传递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而我们经常说观察宝宝的胎动,主要是看其“规律不规律”,那这所谓的“规律”到底是指什么呢?孕妈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两点来进行参考:


其一,活动时间点是否规律:每个宝宝都会有自己日常的作息习惯,因此他们的胎动的时间点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模式。比如在一天里的几个固定的时间点,小宝宝会比较的活跃,这就是一种规律的状态,如果在固定时间点以外的话,就有可能是异常情况。


其二,活动的次数是否规律:宝宝一天的胎动次数也会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正常胎动每小时大约会在为3~5次之间,每两小时不小于10次。如果宝宝的胎动次数突然下降或者增多,也就意味着存在胎动异常的问题。

重要提示:妈妈吃饭的时候宝宝受到血糖升高以及妈妈进食动静的影响,会变得活跃起来,胎动也就比较的明显。在一天中,妈妈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前、吃饭后以及父母互动这几个时间点胎动会比较的活跃,关于宝宝的胎动我们需要关注其时间点及次数上是否规律。


今日话题:怀孕的时候,你都会和小宝宝进行哪些互动胎教呢?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血糖   小宝宝   胎儿   孕妇   活跃   规律   父母   现象   状态   发生   妈妈   宝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