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路-老丁沟步道东线–西猫岔–红砂岭–碾盘沟–老丁沟–花海

王先生因为曾经在长岭附近的窄门峡谷中见到过鸡头参,于是“鸡头参”便成了他的执念,屡次说要去长岭挖鸡头参,奈何上山的公路全被封控,若要徒步走山路,似乎体能又达不到,所以一边做罢,一边不甘。为排遣此种不甘,我们商定徒步走一次听说过却未曾走过的山路:沿老丁沟步道东线下山,然后顺着老丁沟村对面的水泥公路上行,据说可以到达猫岔。

猫岔曾经去过两次,在通往西猫岔方向的公路西侧新修一条上山柏油路,坡陡弯急。初春去时,这条公路正在施工,听现场施工人员讲这条路似乎可通向老丁沟和红砂岭;初夏再去,道路已完工,当时我本欲沿此路返程,却又担心途中坡度陡急,单车闸线不耐受,所以只好放弃,但这条路的走向也终是心中一疑,今日一探也算了了一桩疑问。

​老丁沟村对面的水泥公路平日并不繁忙,如今更是不见一车来往,前瞻后顾,倾耳细听,除了山林里时而传来的鸟鸣,似乎这条路上只有我们二人。走至洪河路口,终于见到三位长者,凭其袖上佩戴的标志,知其是护林员。王先生向其打听路线并结合卫星定位,我们在前方不远处的岔路口靠右前方去往猫岔。此段路由于年久失修,路况较差,不过视野开阔,放眼四望,路边、崖上、坡上的山菊花正开得灿烂,较之前几日的疏疏落落,现今已连成一片,行走在路上,不时会被那些纤小明丽的一片片黄色牵绊住脚步,伏下身去轻嗅那特别的芬芳。

​在下一岔路口右转踏上新修的柏油路,潜意识里感觉这正是自猫岔新修上山的那条公路,于是我们沿着公路快速前行,当看到坡下的景致时,便印证了心中猜想。因特殊时期,我们决定不再去东猫岔,直接奔往废弃的西猫岔。可当沿着急弯陡坡下行时,王先生犯了嘀咕:“现在下坡容易,待会儿回来时可难上得很啊!”我答道“那就慢慢上,只要你不停下来,总是走一步少一步,离目标就会近一步。”

坡底直接左转,我们踏上了去往西猫岔的公路。暮秋时节的山已显落寞,山寒木瘦,落叶满地,橙黄的柿子疏落地挂在高枝,挑逗着你的味蕾。也许上帝感念到了我们的一路辛苦,当我们正在遗憾之际,转过弯儿,便看到路边崖岸上有三、四颗矮柿树,红彤彤的小火罐缀满树枝,伸手可摘。于是我们快速走上崖岸,立于树下,尽情享用着“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的美味。临走时,王先生问是否摘些带回去,我玩笑着回道:“此本鸟粮,你我吃些即可,怎能将人家家底给抄了?”

​重回公路,这时山谷里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心中纳闷,于是加快步伐朝公路尽头的游园走去。游园的路旁是一对年近七旬的老年夫妻,旁边停着一辆老年代步车,妻子坐在音箱旁边的凳子上,手拿麦克风正在演唱一首老歌,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并冲着他们鼓了鼓掌,这时我看到了妻子的笑容铺满眉眼,从眼角堆起的皱纹里直往外漾。穿过游园,绕到山后,歌声传来,先是女声,后是男声,再后是合声,余音袅袅,飘荡山谷。我想,这才是幸福该有的模样吧,不用装模作样地总是把三字表白挂在嘴上,而是把爱的真谛融化入日常朴素的行为上。

​西猫岔处在山谷中的一处宽阔谷岸上,通往村中的小路早已被野蛮生长的荒草掩尽了容颜。沿着荒草被践踏过的曲曲弯弯的痕迹以及系在木枝上的红布条可到达这个废弃的村落。村中石屋露顶,残垣断壁,破败不堪,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村中最大的三棵皂角树并矗在村头,冠盖交蓬,荫天蔽日。许是造访的人多了,来访者在树下置了石几石凳。时已过午,我们便坐下拿出带来的干粮开吃,我边吃边观察四周,发现初春时尚不能辨认的灌木,如今已露出庐山真面目,我戏谑地对王先生道:“这一片全是荆树,你回头放个蜂箱在这里养些野蜂,待明年冬天来此收蜜,绝对是100%的荆花蜜,省得你老说如今买不到真蜜了。”

​休整过后,王先生又激起冲天豪气,非要穿过村落继续往山上探个究竟。我们从奶奶庙后开始上山。山路掩映在一片灌木丛中,蜿蜒着沿山脊向远处延伸,上至半山腰,回望来处,几欲与远山平齐,小村也消失在丛林中了,我心中忐忑,再次向王先生确认前行是否能出山,王先生先是肯定,后又觉得心虚,于是坐一石上打开手机定位,凭借卫星定位确认了大概位置:走出去的位置大概是赵庄方向。

​沿着山脊一路上高,王先生嘴里不停地叨叨着“马上到最高顶了”,然而却总是“只觉眼前山最高,翻过更有一山高”。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踏上了另一条熟悉的山路——被列入南太行国家健身步道的红砂岭至窄门段,位置正对赵庄方向。

踏上熟悉的山路,忐忑不安的心放松下来,便对山间的美景敏感起来,不时地停下来指点江山,摄景入镜。

近红砂岭处,左侧一条岔路又映入眼帘,王先生好奇心又起,沿岔路盘旋至谷底,方晓得这是老丁沟的山谷尽头。沿着谷边小路将近碾盘沟时,耳中传来“咩咩”的羊叫声和领头羊脖子上铃铛的“叮呤呤”声,两个牧羊人卷起舌头吐噜出的牧羊音此起彼伏,尤如练习俄语发音一般,王先生笑言:“两人学的还是同一门语言哩”。

​穿过碾盘沟,到达老丁沟游园,寻一石块坐下休息,旁边草地上一株格桑花在风中摇曳,格外清灵明丽;眼前空地上一只秋后的蚂蚱在与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对于逐渐靠近的镜头毫不理会;崖壁上,鸟儿选择深情相对的两棵杨树筑巢,比邻而栖,是要将这份深情延伸吧?吊挂在另一棵树上的精致圆形蜂巢是土蜂的小窝,世间生灵各有归宿。

历时七个小时,下午四点多回到停车点“花海”。回想这一天的历程,有忐忑、有劳累,然而收获更多的是成就与喜悦。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是治愈,是滋养,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听鸟啼虫鸣,看花开花谢,叶生叶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碾盘   步道   长岭   鸡头   柏油路   东线   山脊   花海   山谷   山路   路上   公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