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一研究成果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夏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日前,由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王炜教授自2018年第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以来,牵头获得的又一项重磅科研奖励。

据悉,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交通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权威奖项,对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科技进步、融合创新,促进行业发展、人才培养、技术普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交通工程学科博士,王炜教授带领团队深耕交通系统交通分析与仿真领域数十年,在交通系统集成仿真的基础数据、关键模型、系统软件、虚拟仿真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整套面向城市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的理论方法、核心模型、实用技术与系统软件。

王炜教授团队为解决我国综合交通系统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的有效性问题,创建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完全自主的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体系。以项目技术开发的核心成果“交运之星—TranStar”虚拟仿真平台软件为例,城市交通版具有城市土地开发、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控制、公交运营组织、交通政策制定等交通应用场景的方案设计与定量化、精细化、可视化虚拟仿真分析功能。综合交通版能实现综合交通网络及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专项网络的“多网融合”协同仿真分析。

据介绍,《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目前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河北等省(区),以及重庆、南京、宁波等城市推广应用。其中,在新冠疫情期间项目在重庆集中应用,主城区“16桥4隧道”错峰通行方案实施后,重庆市中心城区干路网平均机动车车速提升6.8%,地面公交车速提升5.2%,机动车出行时耗缩短7.5%,车辆尾气污染排放量减少3%,社会效益显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交运   中国青年报   仿真技术   重庆   车速   研究成果   中国   东南大学   教授   团队   协会   交通   项目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