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5、宋徽宗有才无德

#头条群星9月榜#

宋哲宗英年早逝的时候,没有确定继承人。于是,朝廷围绕谁当皇帝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这个时候,宋神宗的皇后向氏,被尊为皇太后,在皇室辈份最高。于是,向太后便召集宰相们,商议立皇帝之事。

向太后哭泣着说:“国家遭遇不幸,哲宗没有儿子,天不可一日无主,要早点确定下来。”

宰相章惇首先发言,他高声说:“按照礼制法规,应该立哲宗同母弟简王。”简王名叫赵似,是宋神宗的十三子,时年十八岁。

向太后心里其实早有人选,赶紧说:“在神宗各个儿子当中,应该按长幼顺序继承。申王年长,但他眼睛有病,不合适,接下来就是端王了。” 端王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时年十九岁。

章惇听了,明确表示反对,而且直言不讳地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可是,向太后主意已定,大臣曾布等人都赞同向太后的意见。曾布还呵斥章惇说:“要听从太后安排”。于是,便确定由赵佶继位,被称为宋徽宗。

章惇说得没错,宋徽宗确实轻佻。他长于深宫,从小养尊处优,养成了浪荡好玩的性格,喜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游乐,也喜欢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和美女,完全是一副花花公子的派头。

也许向太后正是看中了宋徽宗的轻佻,以利于控制,才让他当皇帝的。果然,宋徽宗即位以后,恳请向太后处理军国大事,朝廷事务均由向太后裁决,自己只顾吃喝玩乐。

向太后倾向保守派,又把变法翻了过来,重新重用被贬逐的保守派官员,压制改革派,并对王安石、司马光重新进行评价。章惇自然又被逐出朝廷,贬为地方团练副使,不久病逝,终年七十一岁。好在向太后掌权一年多就死了,终年五十六岁。

向太后死后,宋徽宗只好自己亲政。可是,他的兴趣并不在治国理政上,也没有治国才能。宋徽宗的才能,全都表现在艺术上。

宋徽宗是公认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有作品流传后世,成为珍宝。宋徽宗成立了宫廷画院,画家的地位空前提高。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诞生在宋徽宗时期。

宋徽宗在书法上也造诣很深,他独树一帜,创造了“瘦金体”。“瘦金体”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为后人竞相仿效,开创了书法一大流派。

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到处搜集抢夺珍奇之物,北宋便有了花石纲这个名词。花石纲是奇花异石和珍宝之物的通称。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的百姓,深受花石纲之苦。方腊起义,就是由花石纲引发的。

宋徽宗更喜欢美女,尤其偏爱妓女。皇宫中美女无数,宋徽宗仍然不满足,经常去逛妓院,寻求不同感觉的刺激。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宋代野史笔记中,记载了宋徽宗许多寻花问柳的故事,李师师就是其中之一。

宋徽宗热衷艺术,迷恋声色犬马,不爱治国理政,就委托大臣们去处理朝政。可是,宋徽宗不识贤良,而是喜欢阿谀之辈,重用了一批奸臣。比较出名的奸臣有:蔡京、童贯、王甫、梁师成、朱勔、李彦,史称“六贼”。《水浒传》中的奸臣高俅,还排不上名次。

蔡京是六贼之首,他是福建莆田人,进士出身。蔡京心术不正,为人奸诈,善于投机。他起初是改革派,得到提拔重用,后又附合司马光,左右逢源。宋徽宗即位以后,任用蔡京为宰相,主理朝政。

蔡京大权在握,便为所欲为。他重用奸佞,排挤忠良,增税加赋,搜刮民财,欺压良民,卖官鬻爵,公开受贿,简直无恶不作。

蔡京擅长书画,得到宋徽宗的赏识,他又会溜须拍马,哄得宋徽宗团团转。蔡京当宰 相长达十七年,搞得天怒人怨,声名狼籍。宋徽宗儿子宋钦宗继位以后,才将蔡京罢相流放,蔡京死于途中。

宋徽宗有才无德,偏偏他在位时间挺长,当了二十六年皇帝。在此期间,奸臣当道,朝纲混乱,政治黑暗,税赋繁重,民不聊生,怨声沸腾,大宋江山基本上被败坏完了。

宋徽宗时期,天下骚动,暴动不断。人民活不下去,只能铤而走险,比较著名的,是北方的宋江起义和南方的方腊起义,大宋王朝处于崩溃的边缘。请看下一集,真实的宋江和方腊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神宗   瘦金体   改革派   奸臣   轻佻   宰相   太后   朝廷   皇帝   儿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