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顿饭,平民六年粮:清朝皇室到底有多能吃?

清朝内务府下设“御膳茶房”,负责管理宫廷饮食。从残存的《御膳茶房》档案中,能看到乾隆、道光、光绪等皇帝及其后妃的膳食情况。此外,鄂尔泰、张廷玉等编纂的《国朝宫史》及《钦定大清会典》中,也留有很多相关材料。在清代,皇帝、后妃的每日食材是有定额的,称为“分例”。

皇帝和皇后分例的基本标准如下:(1)皇帝的每日分例: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与胡萝卜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5个(6斤)。葱6斤。玉泉酒4两。酱与清酱各3斤、醋2斤。早、晚随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御茶房配备茶、乳,例用乳牛50头。(注:当时以16两为1斤,下同)(2)皇后的每日分例:盘肉16斤、菜肉10斤、鸡、鸭各1只。白菜、香菜、芹菜共20斤13两。水萝卜、胡萝卜20个。冬瓜1个。干闭蕹菜5个。葱2斤、酱1斤8两、清酱2斤、醋1斤。早、晚随膳饽饽4盘,每盘30个。御茶房配备茶、乳,例用乳牛25头。

除了这些,每天都有一些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比如,皇后的“分例”当中,副食部分包括:新粳米一升八合、黄老米一升三合五勺、高丽江米一升五合、粳米粉一斤八两、白面七斤八两、麦子粉八两、豌豆折三合、白糖一斤、盆糖四两、蜂蜜四两、核桃仁二两、松仁一钱、枸杞二两、晒干枣五两、猪肉九斤、猪油一斤、香油一斤六两、鸡蛋十个、面筋十二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一斤、甜酱一斤六两五钱、清酱一两、醋二两五钱、鲜菜十五斤、茄子二十斤、王瓜二十条。日用品部分包括:白蜡五枝(内一枝重三两、四枝各重一两五钱)、黄蜡四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蜡十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更蜡一枝(夏重五两、冬重十两)、红箩炭(夏十斤、冬二十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分例”实际上只是每天的最低供给,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添加。

比如,雍正四年十月十七日,皇帝就在自己的“分例”之外,增加了如下项目:

十七日,万岁分例以外,添鹅一只、鸭五只、鸡三只、笋鸡二只一次。赏信郡王饭桌,添猪肉十六斤、小猪一口、鹅一只、鸭四只、鸡三只、笋鸡二只、文蹄二个一次。四阿哥、五阿哥往海子里去,添猪肉二斤、五十斤猪半口一次。跟随太监三十三名,添猪肉十六斤八两一次。(因为是)亥日,减万岁分例之内,减五十斤猪一口一次。狗四条,常添牛肉二斤八两,今日添起。据档案统计,这一天,雍正在食物方面共计消耗了:“五十斤猪七口半、猪肉一百八十二斤六两、小猪七口、鹅二只、鸭二十八只半、鸡八十二只、笋鸡十九只、文蹄二个、牛肉一百五十六斤七两”。

也就是说,他一天就吃掉了14.5口猪、28.5只鸭子、101只鸡、2只鹅、182斤猪肉、156斤牛肉。此外,他还给自己养的四条狗,制定了每狗每日二斤八两牛肉的基本狗粮标准。

乾隆在饮食方面比雍正更加奢华。按照乾隆的惯例,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吃两顿饭,剩下的时候,他会叫人送来点心。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八日,乾隆南巡,住在涿州行宫。他当天的早饭,是在清晨6点左右。据档案记载,菜品如下:正月十八日卯正,请驾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卯正二刻,涿州行宫进早膳,用折叠膳桌摆:皇太后赐炒鸡大炒肉炖酸菜热锅一品、燕窝锅烧鸭子一品、猪肉馅侉包子一品。燕窝肥鸡挂炉鸭子野意热锅一品、厢子豆腐一品、羊肉片一品、羊乌又烧羊肚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一品。上传叫冯鼎做:鸭丝肉丝粳米面膳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

合计一共是十四道菜。皇帝一人,自然是吃不了这么多的油腻食物。于是,“上进毕,赏用”,将吃剩下的菜品,赏赐给了身边的亲信大臣,以示恩典(后妃的剩菜,则会赐给宫女、太监等)。

然后是晚饭,时间大约是下午两点:未正,上至宫门升座,茶膳房大人福隆安送上奶茶,赏奶茶毕,传膳。进晚膳用折叠膳桌摆:莲子八宝鸭子热锅一品、肥鸡火熏炖白菜一品、羊肉他他士一品、莲子猪肚一品、青笋香蕈炖肉一品、水晶丸子一品、奶酥油野鸭子一品。后送:青笋爆炒鸡一品、摊鸡蛋一品、蒸肥鸡炸羊羔攒盘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荤素馅包子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咸肉一品。

随送:粳米膳一品、村鸡汤一品;额食六桌——饽饽奶子十二品一桌、内管领炉食八品一桌、盘肉二桌,每桌八品、羊肉四方二桌。上要饽饽二品、二号黄碗菜二品一盒。按一品为一道菜,合计共是六十三道菜。档案中没有提及“赏用”一类的字眼,显见这些食物,在摆完排场之后,绝大部分被浪费掉了。

下午五六点钟左右,乾隆又吃了一顿有五道菜的点心——附带一提,乾隆晚饭期间专门要了“饽饽二品、二号黄碗菜二品一盒”,说明皇帝并不隐讳自己的饮食偏好,“皇帝吃任何一道菜都不超过三匙,以防止喜好被人侦知”之类的说法,只是民间的无稽之谈。这些南巡途中的菜品,相对于安居宫中,其实已经“朴素”许多。

据乾隆四十七年正月《膳底档》的统计,在这个月的二十八天之中,仅猪肉一项,皇帝与他的皇后、嫔妃们就共计消耗掉了:猪肉1.9万余斤(相当于一天要吃掉/浪费掉680斤猪肉)、猪蹄1009个、猪肚320个、猪心肺144个、猪油155斤有余、猪大肠107.5根、猪小肠164.5根、猪腰子42个、管子(可能是指猪喉管)81根。此外还有肥鸡128.5只、肥鸭174.5只、菜鸭268只、菜鸡397只,当年鸡14只。这样的排场,远远超出了同时代底层民众的想象。

大约70年后,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高层在永安封王。清廷方面刺探到的情报是:“伪官虽贵为王侯,并无常俸,惟食肉有制,伪天王日给肉十斤,以次递减,至总制半斤,以下无与焉。”这些底层出身的造反者,显然没有见识过紫禁城内肉食者们的排场。所以他们给自己制定的最高吃肉标准,只是可怜的每天10斤——当然,这种“可怜”,也只是相对紫禁城而言。

太平天国“总制”之下的监军,大体相当于清朝的七品知县,这些人已经分不到肉吃,更底层的士兵与平民,其境况可想而知,“三月不知肉味”是寻常事。进入晚清,在慈禧的躬亲示范下,清朝宫廷的饮食排场未减反增。

据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一书披露,慈禧的“每日分例”如下:每日用盘肉五十斤(即猪肘子)、猪一口、羊一只、鸡鸭二只。新细米二升、黄老米(即紫米)五合、江米三升、粳米面三斤、白面十五斤,荞麦面一斤、麦子粉一斤、豌豆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两五钱、盆糖八两、蜂蜜八两。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干枣十两。香油三斤十两、鸡蛋二十个、面筋一斤八两、豆腐二斤;粉锅渣一斤、甜酱二斤十二两、清酱二两、醋五两、鲜菜十五斤。秋季,要备茄子二十个、黄瓜二十条。

这一“分例”自然也只是一个最低供应标准,慈禧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时给自己加料。以果品一项为例,按照“分例”,慈禧每天的供应标准是“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干枣十两”,但实际供应情况,往往是该标准的十倍、百倍。据档案记载,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二十八日,长春宫的太监共给慈禧传用了如下果品:

平均下来,慈禧每天的果品供应是:25个苹果、3.7斤片枣、2.5斤山里红,1斤桃仁、红黑枣各1.7两,栗子3.3两,核桃13.3个。这么多果品,慈禧自然是吃不完的,剩下的或赐给身边的宫女太监,或直接就浪费掉了。

光绪元年的慈禧,相对而言还处在“比较节俭”的人生阶段。越往后,她的权柄越稳固,奢靡也就越严重。光绪二十三年的一张清单显示,慈禧与光绪皇帝、隆裕皇后等人,在鲜果方面的消耗如下: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柿子2275个、文官果2400个、石榴310个、甜桃4344.5筐、酸桃302.5筐、樱桃429筐、李子920筐、杏694筐、沙果491筐、槟子770筐、葡萄16385斤、鲜山楂16663斤。⑥15.8万余个苹果,11万余个秋梨,7.7万余个棠梨,5.3万个红肖梨,4000多筐甜桃,300多筐酸桃,400多筐樱桃……

自太后而下至最低级的妃嫔常在,无论怎么吃,也吃不完十分之一。吃不完的部分哪里去了?

自然是小部分赏赐左右,大部分浪费掉了——这张清单还记录了部分干果消耗,“核桃、栗子、红枣、黑枣、白果、榛子、晒山梨、英俄瓣共计2356石7斗7升5合7勺”,但它并不完整,该年宫中还消耗了大量的柑橘、龙眼、荔枝、西瓜等,这些并未出现在清单当中。

按乾隆时代的旧例,太后每日的膳食费是六十两白银(皇帝每日是五十两白银),慈禧所耗,自然早已超过了六十两。光绪二十五年,湖北的平均米价是2.14两每石,清代1石约为150斤,六十两白银大约可以购到4200斤大米。制度规定,慈禧每天吃两顿正餐,加不定次数的点心。按她每顿饭耗银30两计算,这笔钱可以购买2100斤大米。

一个普通的晚清成年人,每天大约吃1斤大米,一年要吃365斤(事实上绝大部分晚清民众达不到这个标准)。也就是说,慈禧最低标准的一顿饭,大约是晚清成年小民的六年口粮!

这种奢靡,养活了许多以腐败划扣为生的官员。在宫中做过太监的信修明如此感慨道:“皇上和太后仅一个人,何以食用如此巨量的物品。殊不知仰食于皇家的人,还要超过这个数目很多倍。仅以鸡蛋一项而论,原来额数是每月二十个,而买办处每日交进的必须是五百个,其他可想而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光绪   慈禧   乾隆   茶房   粳米   饽饽   皇室   清朝   太监   猪肉   平民   皇帝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